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663|回复: 3
 水梦家园 发表于: 2015-12-15 10:53:37|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 TCL乐视“恋爱”四个月后联姻 目标是国际化

 [复制链接]
源自:一财网
OcP5-fxmpnqi6537558.jpg
12月14日,TCL集团董事长兼CEO李东生乐视董事长兼CEO贾跃亭的手握在了一起──34岁的TCL集团与11岁的乐视网联姻,在2015年年底是智能电视行业整合爆出的彩蛋。
  根据乐视网(300104.SZ)此前发布的公告,乐视网旗下“超级电视”产品子公司乐视致新以6.5港元每股的价格认购TCL多媒体新股3.49亿股,交易完成之后,乐视致新将持有20%的股份,成为TCL媒体的第二大股东。
  李东生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合作的谈判从今年8、9月份开始,这意味着双方的“恋爱”谈了四个月。而更多合作细节,还需要双方进一步敲定与落地。
  以乐视电视为主业的乐视致新也在酝酿单独上市的计划,TCL多媒体是否会反过来参股乐视致新?乐视战略管理副总裁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下称“阿不”)向本报记者说,今天是战略发布会,“资本的事不说”。

先“结婚”后“恋爱”?
  在TCL集团总裁、TCL多媒体CEO薄连明看来,双方是先“结婚”后谈“恋爱”。
  薄连明告诉本报记者,最早双方是商谈业务合作,但发现如果离开资本合作,双方在业务层面还是会分彼此,所以后来决定通过资本纽带,来捆绑双方的利益,再谈具体的业务合作。因此,TCL多媒体是先由投资部门与乐视先谈的,TCL多媒体的业务部门是12月14日上午才正式与乐视对接。“我们是今天上午才进洞房的。”薄连明打比方说。
  李东生坦言,TCL对互联网应用很重视,6年前成立了欢网,搭建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已渗透3200万个电视终端。“虽然我们意识早,我总感觉,建立互联网应用这种基因,对传统企业来说难度大。我们一直寻找有效方式,加快转型。乐视是成长最快的互联网公司,非常高兴,这次与贾总合作。”
  “在两人见面前,我在研究乐视对传统电视冲击的原因。后来,我们有共识,与其做竞争对手,不如成为合作伙伴。我们希望,通过合作,把乐视智能电视应用服务、商业模式的优势,与TCL在电视上的产业能力进行嫁接,建立互利双赢的模式。同时,通过合作建立新的商业模式,所谓生态链的商业模式,成为下一轮电视产业应用服务有突破意义的案例。”李东生说,“之前,我们谈得更多的是中国互联网电视应用和服务。最近,乐视开始布局海外,去年TCL有47%的收入来自海外,未来我们的合作一定会从中国扩展到全球,价值更大。”
  贾跃亭也赞赏地说:“TCL是中国唯一一个在彩电硬件产业上彻底打通的企业。”乐视通过几年努力,形成开放闭环的生态系统。与TCL合作,是乐视生态开放的举措,乐视会借力TCL上游的液晶面板资源、全球运营能力;同时乐视生态开放给TCL,包括乐视网上商城、广告运营平台及电影、电视、体育、音乐、动漫等内容库和UI系统,给双方用户带来价值。

目标是国际化
  今年TCL多媒体的电视出货量将达1700万台,明年冲击2000万台;而乐视电视今年销量将达300万台,明年目标600万台。阿不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明年双方共有2600万台电视销量,而且因为有互联网因素,都将是可以运营的用户,以5~8年回收思路来做市场。而三星、LG还是硬件产业链的思维,所以,“两者的结合,打的一定是全球市场,而不只是中国市场。”
  阿不说,全球化战略是2016年乐视的第一大战略,生态开放战略也是2016年乐视的重点战略,大量会员用户运营将与外部资源嫁接。
  薄连明也表示,“两个企业的共同战略,都很重视国际化。TCL的国际化经营了十多年,海外销售台数、销售收入占了TCL多媒体的半壁江山,是国内企业国际化走得比较有深度的,乐视在国际化过程中也看到TCL的海外布局。乐视在拓展海外时,它的供应链网络(海外工厂和研发机构)就不需要再布局,它可以借助TCL供应链的平台;同时,乐视拥有一些海外市场的内容版权,它对TCL推动海外市场也有好处,双方能找到契合点。”
  双方联姻对同行的影响,阿不大胆地预测说,目前彩电市场上有三类“玩家”,一是中国传统彩电厂;二是全球电视品牌;三是互联网新军。对全球电视品牌来说,可能会低估这次合作,这是它们难以转变的思维,也是乐视、TCL联手开拓全球市场的绝佳窗口。对中国传统电视厂商,乐视突破硬件短板,TCL提升互联网运营能力,这种合作是一个忧虑。对互联网新军,将逐步被“马太效应”挤出市场,未来是生态的竞争,它们明年会被挤出去不少。

1+1能否大于2?
  去年年底,小米以约12.66亿元入股美的集团1.29%,曾轰动一时。但一年过去,“美米”联姻的成果似乎没有想象那么大,除了小米手机可遥控美的智能空调留下了一些印象。如今,乐视网旗下的“乐视致新”以近19亿元入股TCL多媒体约20%,如何实现“1+1大于2”的效果呢?毕竟,在彩电终端市场,TCL与乐视两个品牌之间还是存在竞争关系的。
  李东生认为,乐视战略入股TCL多媒体的金额、股比,都比小米与美的的合作要高。
  TCL多媒体副总裁梁铁航也认为,从智能电视的用户看,目前乐视400万用户与TCL的1100万用户不同,所以用户运营没有竞争,反而TCL的服务可以放入乐视电视,乐视的内容服务也可以放入TCL电视,而且双方叠加后1500万用户一起运营,能产生更大的收益。从电视终端看,全球电视市场的容量足够大,乐视主要盯着国内14家其他互联网品牌,我们主要盯着三星、LG、创维和海信。”未来,双方还会尝试联合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
  但之前,TCL多媒体在内容上,已经与腾讯、爱奇艺有合作,这次与乐视联姻会影响以前的合作吗?梁铁航表示,TCL多媒体会在保持传统内容合作优势的同时,增加乐视内容差异化的优势。
  而乐视控股销售副总裁张志伟表示,TCL已经发布了O2O战略,从线下往线上探索,因原来已在线下有庞大的销售体系,关键是如何与互联网、电商结合。乐视的O2O战略,则是从线上到线下,已熟悉互联网用户、电商的营销方式,因此双方在O2O方面有契合点。未来,TCL和乐视有互动营销的合作机会。另外,乐视线下的LePar店与TCL线下部分优质渠道也可以合作,实现1+1>2的效果。
  “我们在售后上没有积累,主要整合社会资源,与TCL合作会给乐视带来帮助。一是硬件售后服务一致性;二是TCL使用我们的软件和UI,双方软件一致性。双方服务标准都会提升。物流方面,我们B2C物流覆盖800个城市,TCL的B2B物流体系强大,双方有共享机会。信息系统方面,乐视有一定积淀,双方也可共享。”张志伟说。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水梦家园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水梦家园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水梦家园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水梦家园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水梦家园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水梦家园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阿宝 发表于: 2015-12-15 10:59:01|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2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TCLeTV:开放模式下的入口重估

源自:中国企业家
xrVT-fxmpnqf9795298.jpg
  入股只是开始,交叉持股才是王道。目测乐视网下一次定向增发,TCL入股将是大概率事件。
⊙ 记者:黄燕

  市场什么的都是浮云,资本才是决定命运的那只手。12月11日晚上,TCL和乐视双双发布公告,宣布乐视网通过控股子公司乐视致新入股TCL多媒体,以22.68亿港元持股后者20%股份,成为TCL多媒体第二大股东。TCL多媒体此前股价4港币左右,乐视此次认购每股作价6.5港币,溢价50%,一向钱紧的乐视这次出手倒挺大方。
  12月14日,TCL董事长李东生和乐视董事长贾跃亭在深圳握手言欢。李东生说:“我一直在找一种方式加速推进TCL转型。”过去一年里,TCL一直在向互联网转型,从产品中心转向用户中心。显然,李老板对转型速度并不满意。当机体过于庞大、难以克服自身惯性时,引入外界刺激是个好办法,乐视就是那条鲶鱼。
  从对立走向合作,这是李老板的高明之处。未来彩电业的竞争一定是生态竞争,单打独斗已经OUT于时代。其实除了TCL之外,所有彩电厂商都接到了乐视的接洽要求,就连卖空调的乐视都找了,但最终答应贾跃亭的只有李东生。因为李老板想开了:“我们和乐视有共识,与其做竞争对手不如做合作伙伴。”
  2015年TCL年轻一代管理层相继出走,韩青、郝义、王激扬纷纷离开,转型关键期却面临无人可用的尴尬。李东生在此时引入乐视,以退为进。反正第一大股东的位置稳固,谁来做收益都是李老板的,这不是产业思维,这是资本思维的高明之处。
  未来两年将是彩电圈决定命运的关键期,战略结盟将使双方的推进速度指数级提升。但仅有业务层面的合作很难走下去,过去的经验已经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点,必须以资本为纽带深度捆绑。
  不管结果如何,TCL和乐视的合作打破了思维定势,这就是进步。乐视能从电视做到手机,华为即将从手机做到电视,彩电企业几十年原地踏步,不肯付出试错成本,以至于错失良机。李东生自己也承认,TCL早在2000年就开始酝酿互联网电视,结果却是起了大早赶了晚集,坐等乐视做大。
  一旦开放成为行业常态,更大的入口肯定会创造更多机会,会有更多玩家进场,大屏上的乔布斯也不一定就是贾跃亭。

重估入口价值
  过去几年里资本市场对内容和硬件的估值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很多人不服气。TCL多媒体市值90亿港币,2015年国内市场电视销量800万台,乐视今年彩电销量300万台,乐视网市值已过千亿。两家企业的市场地位和估值完全倒挂。
  这次乐视溢价50%,砸18亿入股TCL多媒体,至少证明了电视机作为入口依然有价值,内容再牛B也需要终端引流。彩电企业千万级的销量和用户数终于得到了合理估值。
  过去资本市场总觉得彩电企业不懂互联网,不会经营用户,入口价值大打折扣。TCL、海信、长虹明明既有电视又有手机,多年来却始终没做起来,让乐视靠着内容生态在短时间内成了气候。
  可一旦开放,情况将完全不同。通过与用户运营企业的合作,彩电企业将重新获得议价能力。以海信和创维的销量地位,如果肯开放,别说华为了,和BAT合作也不是没有可能。既然自己搞不好,为什么不让别人来搞?
  彩电作为入口的价值绝不亚于手机,现在中间的屏幕都在衰落,电脑和PAD半死不活,手机和电视才是未来的方向。大屏和小屏的互动是必然趋势。乐视能从大屏顺利延伸到小屏,肯定给华为很大刺激,既然乐视能从电视到手机,为什么华为不能从手机做到电视?荣耀要布局智能家居,绝不可能放弃电视。华为做电视,很可能成为第二个乐视。
  为什么TCL和乐视这次合作用TCL多媒体和乐视致新,而非TCL集团和乐视网?我觉得是为下一步交叉持股留有余地。乐视对资金的饥渴度一直有增无减,除了电视已经步入正轨,贾跃亭明年要重点发力的手机、汽车,哪个不是烧钱大户?掏出18亿之后贾跃亭肯定会拿回来更多,坐等乐视网下轮定增。

竞争对手如何互补?
  目前看来,这次合作乐视占的便宜更大。对乐视来说,前期可以依靠内容和电商迅速上量,但要在完成从300万到600万甚至1000万的跨越,硬件能力和渠道短板必须补上。自己做不是不可以,2015年乐Par线下体验店已经超过3000家,但要损失宝贵的时间窗口。
  但这毕竟是入股不是收购,协同的难度不亚于整合。
  从产业链层面看,乐视入股TCL确实加强了供应链能力,但还谈不上垂直整合。华星光电与TCL多媒体同为TCL集团旗下子公司,虽然TCL多媒体CEO薄连明此前是华星光电董事长,但他也多次强调,华星对多媒体和对其他厂商完全一视同仁。来自上下游的判断都认为,面板的供过于求将从2015年持续到2016年,乐视没钱,更没必要做这么重的投入。
  TCL的代工客户不只乐视一家,乐视的代工合作方也不只TCL,如果入股之后双方能够在软硬结合上有更多创新,开发贴近用户需求的产品,而不只是停留在型号合作上,那才是资本合作的意义。
  内容合作其实不难,智能终端和云端的出现已经改变了竞争模式,内容可以在多个平台的多个终端落地。TCL多媒体副总裁梁铁航说,双方正在沟通把芈月传、英超等乐视独家内容引入TCL。未来乐视影业的电影也可以在TCL旗下的全球播落地,这是全新的增量市场。全球播今年收入有8000万,空间很可观。
  真正难的是用户资源,之前所有彩电企业和互联网公司合作,都在“用户是谁的”这个问题纠结得不行,一拍两散。乐视有乐视网、乐视影业、花儿影视,TCL有欢网、全球播、游戏、在线教育,各有各的用户而且重合度很低。既然大家都认为用户背后的大数据才是沉睡的黄金,我为什么要把黄金拱手送人?
  这次入股之后,最现实、压力最大的是销售。TCL当年就是以强大的分销渠道起家的,自家的销售、物流和服务系统非常成熟,而乐视的销售一直以电商渠道为主,虽然2015年乐视在全国狂推乐par体验店,但和TCL没法比。双方在市场、渠道、服务等体系上差异巨大,而且存在直接竞争关系,怎么合作?

以小博大的难度
  传统制造业巨头与互联网企业牵手,这不是第一次。前有美的和小米,后有苏宁和阿里,现在又添了TCL和乐视。动机无非是想用互联网赋能,四两拨千斤,但最终效果差强人意。
  美的和小米合作虎头蛇尾,i青春空调之后再无动静。小米本来就没什么核心技术,除了手机,小米没有一样产品拿得出手,小米手机2015年面临着华为的巨大压力。美的董事长方洪波一直强调产品至上,2015年波哥多次给互联网思维泼冷水,已经很说明问题。
  苏宁引入阿里更像是卖身,张近东烧钱无数后终于发现,易购已无可能赶上京东和阿里,卖身成为最佳选择。苏宁凭借线下扎实的门店和物流系统,专心当好阿里的搬运工。既然前台边缘化无法避免,退到后台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TCL和乐视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从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到商业模式,两家公司完全不同。乐视代表的创业公司文化遇到TCL 30年积攒的传统文化,能发挥多大的赋能作用?贾跃亭再怎么蒙眼狂奔,遇到大企业恐怕也得撞上看不见的墙。
  大方向定了,后续执行层面上还面临很多困难。TCL多媒体CEO薄连明说,12月14日上午双方的业务团队刚刚第一次碰面,他出任战略合作推进小组组长,“乐视会派两名董事进入董事会,话语权不是问题。关键看心态,我们能不能向互联网企业一样转过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九流 发表于: 2015-12-15 10:59:01|显示全部楼层

乐视贾跃亭:与TCL联手将创造独一无二的产品

dpbI-fxmpxnx5143465.jpg
TCL董事长兼CEO李东生(左)与乐视董事长兼CEO贾跃亭(右)
  12月14日晚间消息,继12月11日乐视网宣布19亿入股TCL多媒体之后,双方今日在深圳举行发布会,对未来的合作方向作出了详细阐述。乐视董事长兼CEO贾跃亭表示,通过和TCL合作,未来将能够创造很多全世界其他品牌上看不到的产品和服务。
  12月11日晚,TCL集团和乐视网同时发布公告,乐视网通过控股子公司乐视致新投资22.68亿港元(约18.71亿人民币)正式入股TCL集团控股子公司TCL多媒体,持有约20%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双方的合作实际上早有端倪,今年9月份TCL董事长兼CEO李东生就曾公开表示未来不排除将会和乐视合作。乐视致新总裁梁军也在今日采访中提到,在宣布前两家实际上谈了很久,双方先通过资本纽带绑在一起,未来再进一步到业务战略上的合作。
  乐视与TCL在今日发布会上对双方未来的合作方向有了一个更详细的阐述。
  双方宣布,未来将共同探索创新产品的研发、内容和垂直服务领域的用户联合运营、用户价值变现体系;同时在供应链、渠道协同及售后服务方面进行合作。
  乐视将向TCL全面开放包括乐视云以及内容,TCL也将向乐视开放其供应链管控和工业能力、软硬件研发平台及的线下服务体系。另外李东生还提到也会将TCL已经开发的垂直应用业务与乐视融合,比如在线教育。
  对于双方合作的意义,贾跃亭认为未来世界的经济将会进入真正的互联网经济时代,而互联网经济时代最大的机会在中国。他表示通过和TCL合作,未来将能够创造很多全世界其他品牌上看不到的产品和服务。
  李东生提到,双方建立的是一个互补双赢的商业模式。他认为利用这种生态链将有机会超越韩国、超越日本甚至超越美国的企业。
  对于双方合作的驱动,李东生说:“要建立起互联网应用和服务这种基因,对TCL这种传统企业来讲难度比较大。而在交流中我们与乐视建立一个共识,与其成为竞争对手,不如成为合作伙伴。”他表示双方首先会聚焦在智能电视的应用和服务。 ●
 楼主|水梦家园 发表于: 2015-12-15 15:53:05|显示全部楼层

乐视和TCL从价值18亿的牵手中得到什么

  今天,乐视网对外宣布正式入股TCL多媒体。
  乐视网发布公告称,乐视网控股子公司乐视致新与TCL多媒体签订了《股份认购协议》,通过乐视致新在香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致新投资 22.67亿港元(约 18.75亿人民币)。
  不过,我们好奇的并不是这次合作消耗的金额,而是他们分别能从这次牵手中得到什么。

在电视领域,乐视确实需要一个盟友
  根据TechWeb的报道,乐视目前也在面临这产能的瓶颈。他们在 2014 和 2015年的中报中也提及到:
  “超级电视受到产能限制的影响,后续将提升产能。在销量目标明显提升的前提下,对于供应链造成的挑战也无疑更大。”
  乐视的超级电视的放量目前主要是受到产能限制的影响,后续公司将持续全力优化供应链各环节,不断提升产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旺盛购买需求。
gKIA-fxmpxnx5192414.jpg
另一方面,乐视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将遇到更大阻碍的现实。
  乐视这 300万销量对于整个电视行业而言并非大数目。与传统电视厂商,如国外的索尼、三星、LG 以及国内的海信、TCL、康佳、长虹相比,乐视的整体销量尽管亮眼,但所占份额仍然偏低。
  所以,面对传统电视品牌多方面围剿的乐视,是急需一位盟友,一位在硬件生产以及市场占有率方面都有一定优势的盟友。

在互联网内容领域,TCL 同样需要合作伙伴
  凤凰财经在相关的报道中提及到,与乐视大举投入内容不同,TCL 的内容来自合作伙伴,内容联盟也没有那么完善。
TA2r-fxmpnqf9809222.jpg
所以他们也希望通过本次与乐视合作,在战略资源和商业模式方面形成多维度的深度战略合作,挖掘并创造更多的盈利模式。

本次联手,是优势互补导出的结果
  TCL 拥有硬件制造、销售渠道以及品牌都足够的优势,而这些对于乐视来说都是意义重要的点。而乐视在内容方面的积累,对于 TCL 的转型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两者联手,刚好就是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互补,达到双赢的目的。
kJzo-fxmpnqf9809224.jpg
另外,在智能电视全面开花的 2015年,乐视电视强敌环伺。这次联姻能否取得想象中的协同效应仍未可知。但对当前的乐视而言,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有利。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2 22:45,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