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963|回复: 0
 Apr 发表于: 2010-3-22 21:08:07|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字画] 十里洋场展才华 留得丹青誉画坛:谢之光不朽

 [复制链接]
  今年是著名画家谢之光诞辰110周年纪念日。缅怀谢之光的灿烂业绩,一生富有传奇的经历在今天仍为海上画坛所津津乐道。他的热情与率真;他的艺术与人生;他的奔放往往出人意料,这是奠定谢之光地位与其同时代画家少有的气质是相关联的。

  十里洋场展才华

  素有画坛怪才之称的谢之光,少年即师从清末名家吴友如的学生周慕桥学习人物画,后追随张聿光学习西画。从上海美专毕业后,一脚踏进十里洋场,开始从事商业广告和舞台布景画,随即进入“月份牌”年画创作。这一步对谢之光来讲,几乎确立了他一生美术创作的艺术走向。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经济在纷乱时世中慢慢恢复,使之成为真正的冒险家乐园,各种商业品牌浩荡开进来,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谢之光凭借一技之长,成为名噪一时的画坛第一代“月份牌”画家,这里有相当一部分重要因素,就是他身处海派画坛的成熟期。恰逢清末民初转型,海上画坛由任伯年、吴昌硕等等领军人物带动下,经过长期历练,无论是艺术理念还是绘画创作日臻成熟,形成了一个逐渐清晰的画派,就是如今称谓的海派。谢之光的才情显露,十分震动刚成雏形的“月份牌”。它是融中西结合的画种,对画家的要求是在形准的基础上,发挥绘画天赋,谢之光笔下的人物故事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深得各方追捧。直至今日,海内外拍卖市场上,如发现谢之光那时代创作的“月份牌”年画依旧是藏家追逐的对象,可见他的艺术成就和魅力影响深远。不仅如此,谢之光民国时期创作的仕女画,别开生面清气扑面,那一通通秀色可人温婉典雅的画作,倾倒了多少读者和收藏家呵!是的,前几年,我去香港,偶尔路过中环的古玩商店,进门便看到谢之光的仕女画,风采过人,满目清秀。心想,这不就是那个民国时期和在画坛有怪才之称的谢之光吗,的确一般聪颖敏捷才思海量的人,他的情趣意念总是超人的,谢之光不就是这样的一位代表呀。你看画面会告诉你一切,还有那时代的风花月夜后的点点滴滴,真是诱人沉思不浅。后来才知道,当时谢之光画“月份牌”的稿费除了养家糊口之外,还有就是用来养“国画”的。画家可有心计,对传统的依恋,却难以忘怀。如何来看待谢之光在那时代的作为,说来是为迫于生计忙碌也罢,我以为能够真正体现一个艺术家胸襟品行的是,一个人只要努力了,那么,其实成功并不遥远了。

  进入画院展新姿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起,谢之光就开始研习中国画,尽管“月份牌”客户的任务忙,他对中国画的向往与追求几乎没有停止过。上溯青藤八大、紧追吴昌硕齐白石不放,与同道钱瘦铁更是相互切磋,会心论艺。五十年代末进入上海中国画院,如找到了组织一样的欣喜若狂,高兴的是,像他这一代人,在气象万千的时代,归宿感尤为重要。谢之光看重这份光荣的职业,中国传统文化将在这里发扬光大,他的才艺也将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从他的许多学生处了解,那个时期的谢之光满面春风,德艺双馨,绘画艺术大踏步向前,真正的风格已经形成,大艺术的美在笔下挥写得淋漓尽致。画院的风气,团队精神促使大家深入生活细心创作,各种画派凝聚起一种精神,为讴歌时代尽心尽力。谢之光的创作为同仁们所称道,他的传统功力有了用武之地。这里详细谈谈《万吨巨人》的创作经过。谢之光是个性情中人,当他看到上海工人阶级自力更生研制成万吨水压机后,深深地为此壮举所震撼,带领学生深入厂区写生构图,同工人弟兄同吃同住,在现场反复画了多幅素描后,仔细推敲,提炼概括,构成定稿,不顾已过花甲之年,完成了堪称奇迹且不同凡响的中国画巨制《万吨巨人》。一代人的创作,影响了整整几代人。单就中国美术馆收藏而言,已经明确了这幅作品的成功要素。的确,当时真有点难为谢之光了,面对庞大复杂的工厂机器设备,想要用传统的中国画线条来表现,难度且不说,所涵盖的内涵色彩冷暖和对比烘染,要画面产生绘画感和感染力,必定生气昂然虚实相济;要既显气势而又出韵味,我们再次赏析此幅作品后,得出的结论是谢之光是用了心的。

  潜心教学芬芳香

  谢之光在上海美专执教时间并不长,但就是这短暂的日子,他却教授了众多才情学子,包括在画院收的入室弟子,在今日海上画坛游刃有余的大有人在。从一个侧面可以窥探到他的散淡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以情达理,慢慢消化至韵有律。我碰到谢之光的学生徐志文,他满怀感念地忆及老师的种种逸闻趣事,想来人生拜一恩师是幸事呵。当然这也是其他学生的共同感慨。绘画艺术是谢之光终生不渝的心灵直言,我们甚至听闻多少有关他的艺术箴言和漫谈,他对青藤石涛八大青睐这不假,但对学生总讲:“钻进去要出得来,你临得像,不要结壳,要破壳变成自家的面孔,才算有出息。”他的这番话听来言简意赅而落拓无羁,是字字珠玑,令他的学生们揣摩好长时间,是的是的,要在不断实践中去领悟,才有所启迪。谢之光带学生外出写生,不习惯于和名人头儿应酬,画画的人,对景写生抒发情感,见到佳境席地而坐,研墨铺纸当景挥写,激情似火观察深邃,每每有佳作呈现左呼右盼与学生分享。在1972年那个风雨兼程的年代,谢之光接到任务为创作中共“一大会址”率学生数人前往嘉兴南湖体验生活。他不顾年逾古稀,莅临烟雨楼远眺,漫步南湖畔沉思,有时情绪高昂间,对着南湖船苦思冥想,好几次被学生搀扶着进入船舱去回味当时伟人们的革命情怀。回来后,闭门谢客专事创作。待数周后,一幅水墨韵味俱佳、色彩饱满撩拨心绪的《南湖革命纪念船》诞生了。时代真的能够造就人的意志,谢之光将中国画创作中的许多不可能变成现实。那时兴起为工农兵服务,他的情绪高涨,下农村,上工厂,现今我们读到的绘写的万吨轮下水的场面,《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线条安排,看来非谢之光莫属。许多年后,谢之光家属整理出版他的画集,曾委托沈柔坚为之写序。我听沈柔坚讲:“当重新览读谢之光作品后,会感到那种清新朴素的遗韵悠长。”特别强调文革中的一系列主题大创作,谢之光功不可没。由是想到,集体创作风行时,谢之光的救场能力人人皆知,往往调上一碟墨加赭石,用大笔泼彩几下,然后连水和墨倒到画面上,重心被牢牢把握,一张巨制也就大功告成了。坊间传闻,这时的谢之光是最为得意的光景,陶醉在艺术创作中的快乐,乐在其中。

  留得丹青誉画坛

  1976年春,向来身心健康的谢之光突然患病住进中山医院,一种不祥之兆萦绕在他老人家心头,当他迈出“栩栩斋”的瞬间,想得最多的事情还是绘画。谢之光在黎明来到之前走完了坎坷一生,在画坛上游走留下许多佳话。他生活常态是幽默的,处处映现出他对人生的豁达。比如,他是好热闹的,不时走出画斋,静静站在人行道上,也许是感叹人生如同眼前的车水马龙来去匆匆;也许一生清贫铸就了他外柔内刚的性格。有一段插曲:晚年病中妻子想吃鸡蛋,他到门外菜场转转,苦于身无分文,况且那时还要蛋票。而卖蛋姑娘知道他是位老画家,便说可以用画换鸡蛋,他急着回家找二通小册页换回了几个鸡蛋,给妻子打打牙祭。这种事情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朋友们当然见怪不怪了,谢之光却高兴地对友人讲:“我的画值钱了,可以换鸡蛋。”而我们再次听闻这段往事却是内心酸楚连连。十分重要的是,谢之光漫漫艺术人生,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文随世变,他的画艺随时代而循序渐进。像他这一代老先生,从民国时期入行,战乱纷争民不聊生,但终究寻到了归宿,绘画艺术的精髓是人的精神映像。身后三十年,他的艺术天才正被人们所发现所敬仰,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是这句话,画是留给后人看的,几分耕耘几分努力,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显露山水的还是真情永驻,人生远去近观艺术,谢之光留给人们的精神宏大,在这股冷暖人生气息中,能够真正读懂一个真正的谢之光并非易事。那么,除了虔诚之外,静心下来做点事,才是必要的。

  前尘往事成云烟,谢之光留下的艺术光辉绚烂无比。因为一个人好玩,他的人生有趣,作品有厚度,观赏中有一种艺术享受感。回归正题,谢之光为人为艺都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和无边遐思,足矣!(信息来源:解放日报 苏剑秋 )
2010322124515.jpg
2010-03-22_12454092.jpg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pr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Apr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22:38,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