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589|回复: 0
 Apr 发表于: 2009-12-23 17:40:59|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 “专家”不识真古玉 以“琀玉有一刀缺痕”为假

 [复制链接]
  收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有的人心态却浮躁起来了。有的藏友才花了几年时间,手里有一块清代中期子冈牌、清代一件法轮佩,就敢自诩“玉器专家”。其实,像这样的“专家”在收藏爱好者中大有人在。

一天,我们七位藏友相聚在茶馆里,每人带几件玉器相互赏玩,其中有几位逢人自诩的“专家”。一位藏友带来两件玉器,其中一枚器型较大的圆雕玉蝉,长5.8厘米,宽2.8厘米,厚1.6厘米,无孔,侧身有一周凹槽,眼部突出,槽内残留14粒比米小的白、红透明金刚砂,身上一翼留有一厘米刀削痕。其二是一个戴冠形似汉俑扁圆形小玉人,圆雕,长6.3厘米,宽2厘米。两件均是白玉质地,似半生坑,带有沁色,小玉人身上留有2厘米刀削痕。他们几位“专家”表态:是现代仿品。我说是高古玉,是殉葬之器,竟无人相信。无孔的玉蝉即琀玉,有一刀之缺痕的器物应是殉葬之物。古人治玉用金刚砂,现代治玉用钻石粉,这两点,那些“专家”闻所未闻。我只好从包里拿出南方出版社1999年出版罗自立编著的《古玉》一书让他们看。

该书在琀玉之有缺痕一节中说:“琀玉有一刀之缺痕,皆玉人用刀削之,以记其为殉葬物也。今人皆知其为三代器,而不知夏商之琀玉,皆完全无缺痕。至周时始分,日用之物,皆完整,琀殓之物,故意刻之,使其缺陷,以别之耳。秦汉以后,无玉人之职,均属匠作,故无论日用与殉葬之器,皆取完整。”

读了这段话之后,他们几位“专家”才承认不知道有这个典故,才认可这两件玉器是真古玉,也知道了金刚砂是啥样子。我调侃说:“专家”不识真古玉。我劝他们少称“专家”多读书,那样才有益于搞收藏。

后来,其中有一位自诩“玉器专家”,曾花1.8万元买了一件良渚时期的三角形玉琮,经过多次鉴定为现代仿品。之后,他再也不好意思到茶馆里喝茶了。(信息来源:人民政协报 王家年)
20091223144950.jpg

玉蝉 良渚文化 资料图片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pr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Apr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13:19,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