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1146|回复: 0
 周欢 发表于: 2020-6-13 08:51:59|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新款] 手机NFC的4大应用 除了刷公交还收割羡慕眼神

 [复制链接]
源自:中关村在线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快来新浪众测,体验各领域最前沿、最有趣、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如今中高档手机都在力推NFC功能,根据厂商在发布会上的宣传,NFC能够让大家的生活更为便捷。那么大家对于NFC这项技术有多少了解呢?NFC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未来NFC还会被赋予什么功能?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
75b3-iuvaazp8275725.jpg
  01 NFC技术是什么?
  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简称,中文译名为“近场通信”,这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讯技术,有效传输距离不超过10厘米,手机通过内置NFC线圈实现对NFC功能的支持。智能手机上的NFC模块一般包括非接前端模块、射频天线和安全区域等,拆解带有NFC功能的智能手机后,最醒目的是NFC线圈。
233b-iuvaazp8275726.jpg
  红框内为手机NFC线圈
  手机NFC模块的工作原理是将传输的信息通过NFC线圈转化为电信号,让NFC读取端读取出对应的信息。手机内置NFC一般会有三种模式,分别是NFC点对点通信模式、读写器模式和NFC卡模拟模式。
c22e-iuvaazp8275753.jpg

  华为“一碰传音”基于NFC点对点通信模式实现
  NFC点对点通信模式。这种模式是两个具有NFC功能的设备通过NFC功能连接后交换数据。这种模式主要用于不同设备之间的“认证”,让两个设备更快的建立蓝牙或者无线连接(华为“一碰传音”基于NFC点对点通信模式实现)。
deb3-iuvaazp8275752.jpg

  Android Beam基于NFC读写器模式实现的
  读卡器模式。NFC模块的读卡器模式,就是可以让手机通过NFC功能实现数据交换,或者读取其他IC卡内的数据。例如手机和相机之间可以利用NFC功能传输图片,安卓手机之间使用“Android Beam”功能通过NFC功能传输数据,都是基于NFC点对点通信模式实现的。
  卡模拟模式:支持该模式的NFC通常会被称为“全功能NFC”,这种模式是将带有NFC模块的手机模拟成门禁卡、银行卡等功能。
  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手机NFC常用的应用。
  02 NFC现在的应用是什么?
  当前NFC在手机上的应用主要是电子支付、交通卡、门禁、eID四大类。我们以vivo手机为例展示这四种功能。
  电子支付
c79b-iuvaazp8275778.jpg
  NFC电子支付设置简图
  NFC电子支付是通过利用手机NFC功能模拟银行卡、绑定支付宝微信等功能实现的,相比大家习惯使用的扫码支付,优点在于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不高、支付过程在NFC的碰触过程中即可结束,使用过程更为便捷。
  交通卡
f0e4-iuvaazp8275779.jpg
  NFC交通卡
  NFC交通卡实现原理是利用手机NFC功能模拟“交通联合卡”,“交通联合卡”在国内已经覆盖超过300多个城市,对于不支持“交通联合卡”的城市,手机厂商也实现了诸如“长安通”“合肥通”“武汉通”等地方交通卡的支持。
  门禁卡
2499-iuvaazp8275804.jpg
  很多的小区为了便捷业主的操作,使用NFC门禁卡来简化开门流程。但NFC门禁卡和要是一样会存在“忘带”的问题,手机NFC功能通过模拟门禁卡,出门不用带门禁卡,使用手机就可以轻松开门,相较于独立的NFC门禁卡,手机更为安全可靠。
  eID
90a4-iuvaazp8275805.jpg
  现在很多带有NFC功能的手机已经实现了对于eID的支持。eID全程为“electronic IDentity”,中文全程为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给公民的网络电子身份标识,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
c025-iuvaazp8275834.jpg
  简言之,eID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身份证在线下的使用,如深圳北京的一些酒店已经实现了eID登记入住的功能。此外eID还能够实现在线身份验证、线下身份验证等功能。eID技术在保障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带来了更为便捷的身份验证方式,深化了智能手机在5G时代“智慧中枢”的定位。
  除了以上的功能外,NFC在发展过程中被赋予了全新的功能。
  03 NFC未来将何去何从?
  NFC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集成无线充电功能。
  NFC线圈以前只用于传输信息,负责制定NFC规范的NFC论坛在不久前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WLC无线充电规范(Wireless Charging Specification),这种规范可以让NFC模块的线圈也能较小的智能设备提供1W的无线充电功率。
6215-iuvaazp8275833.jpg
  WLC规范的NFC线圈可为小型智能设备无线充电
  简言之,NFC的WLC规范带来的是一种“反向无线充电功能”,这种功能可以上手机通过NFC线圈给智能手表、智能耳机等小型智能设备充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用户对于小型智能设备的充电需求。
  另外,我们观察一下带有NFC功能和无线充电功能的小米10 Pro。
9cde-iuvaazp8275860.jpg
图片来自官方拆解视频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NFC线圈和无线充电线圈在结构设计上有一定相似之处,而WLC规范的落地并不会带来过多的成本负担。另外需要了解的是,现阶段的无线充电技术基础技术为电磁感应,而NFC线圈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要和无线充电线圈合二为一,进一步降低手机内部的空间占用。
  简言之,现阶段的NFC功能已经解决了对于小型智能设备的“反向无线充电”功能,而NFC线圈对手机无线充电功能的支持已经在路上。

■ 结束语
bc20-iuvaazp8275863.jpg
  阅读本文以后不难发现,NFC作为一种近距离通讯技术,以安全可靠的方式实现了高度私人化、准确化的信息传输,同时NFC功能因为操作简单的特性会在未来的IoT生态中会起到越来越多“牵线搭桥”的作用,而无线充电功能会随着技术发展将会以NFC线圈的形式得以呈现。届时,我们能看到更多的创意功能通过NFC功能实现。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周欢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周欢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周欢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周欢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周欢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周欢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4-30 22:33,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