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43|回复: 0
 大米吃小米 发表于: 2019-10-8 11:47:00|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19年] 收藏家兰州展数百件精品砚滴:千年文雅以飨民众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新闻网
fd00-ifrwayw6242085.jpg
  近日,收藏砚滴40余年的李治甲在甘肃兰州将数百件藏品面向公众展出。图为李治甲在展览现场挥毫泼墨。 徐雪 摄
  中新网兰州9月27日电(记者:徐雪)收藏砚滴40余年的李治甲近日在甘肃兰州将藏品面向公众展出,其中距今4000多年的砚滴鼻祖──彩陶神龟砚滴堪称是“精品中的精品”,此外还展出了汉代至清代各朝代百余种砚滴,造型各异,反映出中华传统文人生活方式的无穷风雅。
  甘肃省收藏协会党委书记李治甲向中新网记者介绍,砚滴,也叫水滴、水注,是古人研墨时的注水器。古时,写毛笔字必须研墨,研墨必用砚滴滴水,因而砚滴同笔、墨、纸、砚同样是不可缺的文房用具。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从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到写字先生,再到学童,每天都要用到砚滴。
2995-ifrwayw6242154.jpg
  图为距今4000多年的砚滴鼻祖──彩陶神龟砚滴堪称是“精品中的精品”。 徐雪 摄
  “古人研墨因砚池小,往砚池滴水,往往很难控制水量,于是就改进发明了滴水的器具──砚滴。砚滴和水壶相似,用途是盛水和注水,都有储水腔、进水口和出水口;不同的是砚滴无盖,进水口亦是气孔,一只手指或按或松进水口,即能自如控制出水口流水量。”李治甲说。
  “前人评价砚滴,‘器必有型,型必有意,意必吉祥’。”李治甲称,从材质看,有瓷、陶、紫砂、金、银等各种材质;从制作工艺看,有拉胚、捏塑、雕刻、镶嵌、鏨卯等等;从形制看,世间万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人物、动物、植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应有尽有。
b784-ifrwayw6242188.jpg
  此外还展出了汉代至清代各朝代百余种砚滴,造型各异,反映出中华传统文人生活方式的无穷风雅。 徐雪 摄
  在展馆中,数百件精品砚滴吸引民众驻足欣赏。“80后”兰州市民苏晨曦说,这是第一次近距离欣赏砚滴,没想到古代的文人雅士对于文房用具如此用心,件件都是艺术品。
  痴迷砚滴收藏的李治甲还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如果说笔墨纸砚是古代文人书房中不可缺的实用四宝。而相比之下砚滴的把玩价值却大于它的实用功能,古雅别致,散发着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它寓意美好,题材多样,或构思精巧,或雍容华贵,其拥有对象则往往是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充分显示了豪门望族的审美情趣。他们的情趣和喜好是大师们制作砚滴的标准,因此传承至今的砚滴类作品大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鉴藏价值,备受追捧。”他说。 ●
60c4-ifrwayw6242244.jpg
  图为造型各异的砚滴精品。 徐雪 摄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大米吃小米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大米吃小米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大米吃小米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大米吃小米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大米吃小米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大米吃小米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1 20:54,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