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850|回复: 0
 Apr 发表于: 2009-7-28 11:57:43|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 浪花淘尽英雄仍留三国遗风 “大三国志展”

 [复制链接]
      三国时的名车模型铜车马仪仗

曹操亲笔书法“衮雪”拓片

曹嵩的丧葬殓服银缕玉衣

普遍使用的利器连发诸葛弩

吉祥的饰品摇钱树

东汉的交往刘秀赐日本的金印

三国美女穿什么陶持镜女坐俑

      曹操之父曹嵩墓中出土的银缕玉衣,由2464片美玉玉片和银丝编缀而成;曹操手书“衮雪”隶书;1969年甘肃出土的铜车马仪仗队展示了东汉末年军队的风貌……这是目前正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的《千古英雄──“大三国志展”》的一部分。

该展览由中日两国专家筹备,历时3年,在国内35个文博单位遴选精品文物138件(组),先后在东京、名古屋等7个城市巡展后回国展览。

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湖北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王纪潮,请他介绍其中的部分文物珍品。
  三国时的名车模型铜车马仪仗

这组青铜仪仗俑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的一座东汉晚期大型砖石墓。王纪潮说,其中持戟铜骑士俑(东汉,25~220)通高55厘米、长33厘米。车辆做工精巧,马匹姿态神骏,最重要的是:排场大,气魄非凡。从其骑兵装备可以看出,当时骑兵还没有装备马镫,跟战国时期差不多。到了晋代,马镫的发明导致骑兵作战有了巨大的变化。

这组东汉青铜器与著名的马踏飞燕一起,从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其规格很高。它是从东汉末到三国时期的军事装备代表之物,这一时期战乱频仍,兵马俑骑士造型的青铜器出土很少,所以更显珍贵。

曹操亲笔书法“衮雪”拓片

三国人物的亲笔书法没留下几件。陕西省汉中市博物馆的藏品“衮雪”是至今发现的唯一一件经考证的曹操亲笔书法。王纪潮告诉记者,这两个字在1970年确认时,刻在陕西汉中褒河水中一块巨石上。据传,曹操晚年领兵出征,与刘备争夺汉中,途中见河水冲击石块水花四散溅出,犹如滚动之雪浪,便题字刻于河中礁石上。随从问缘何略去三点水,曹操答曰:“江中之水甚矣,何须画蛇添足?”心中的诗意和自信溢于言表,也显现在这两个肥壮大字的一笔一画之间。可惜接下来曹军战况不利,“鸡肋”为号,惨淡收兵,只剩“衮雪”能让我们记起英雄的当年豪情。清代罗秀书评价此字:“今见其书如此,如见其人矣。”

此件书法让我们看到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之外的曹操,显示了从汉隶到魏碑过渡阶段的书法。此件发现于清末,上世纪70年代考古确认。

曹嵩的丧葬殓服银缕玉衣

银缕玉衣又称玉匣,整个玉衣共用2464片大小不等的玉片和银丝编缀而成。这件银缕玉衣(附玉枕)在1973年安徽省亳州市(曹操的老家)董园村二号墓出土,据考证该墓为曹操之父曹嵩之墓。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汉代皇帝死时穿“金缕玉衣”(帝王级)、“银缕玉衣”(诸侯王级)、“铜缕玉衣”(公侯级)。有人说曹嵩官居太尉,但不够级别穿银缕玉衣,可能是曹操为了抬高规格后来给他制作的。但王纪潮主任说,当时曹嵩已经位列三公,可以享受诸侯王“银缕玉衣”的待遇。另外,当时曹操为缓解民力,反对厚葬之风,提倡薄葬,不可能为曹嵩再造“银缕玉衣”,这也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普遍使用的利器连发诸葛弩

南京市博物馆收藏诸葛亮发明的连发弩(复制品)高21厘米、长98厘米、宽90厘米,既可单兵使用,又可作为车载或船载火力。

王纪潮说,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切史料证明这种强大的武器是诸葛亮的原创,但国际上已经将诸葛弩视为中国冷兵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军工杰作。这一方面得益于诸葛亮的名声,另一方面则由于宋代连发弩的再次大量使用。其实早在战国中期就有连发弩了,到三国时期,在工艺上经过改进已经能连发10支弩了。其实不仅诸葛亮所在蜀国有,当时的魏国、吴国都有此类兵器。

吉祥的饰品摇钱树

据介绍,在参展物品中还有一件让大家感兴趣的文物──四川省广汉市文管所收藏的摇钱树。这棵摇钱树1983年8月在四川省广汉市万福狮象村出土。树座为红陶绿釉,上塑“天禄”、“辟邪”二神兽,树身为青铜质,树干分六节,上挂大小叶片64片。小叶片分别插在大叶片两侧,大叶片分三种造型:一是桑叶状,上铸“五铢”9枚;二是松柏状叶片,上铸“五铢”5枚;三是小叶片,上铸“五铢”3枚。该树造型精美,工艺精湛。这么吉祥如意的装饰品,放到现在也会有很多人愿意在家里摆上一个。

东汉的交往刘秀赐日本的金印

王纪潮还介绍了展出中的六方金印,东汉末期的战乱导致经济衰退,金印非常少见,这些金印如同普通印章般大小,长宽各约2.2厘米,表现了古代中央政府对诸侯和少数民族政权的控制。其中包括东汉光武帝刘秀赐给日本人的金印。

南朝人范晔撰《后汉书·倭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即公元57年,也是东汉光武帝在位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光武帝接见倭国使者,向倭人“赐以印绶”之事。此事的可信度,一直受到一些史家的质疑。然而,1784年阴历初春二月二十三日,在日本九州,这枚中国东汉时期的金印被发现了,这是一枚蛇钮金印,这说明早在公元57年时,日本列岛已经有国家向中国汉朝奉贡朝贺了。另外,展出的还有一件刻有“滇王之印”的蛇钮金印。从印钮来讲,诸侯王为驼钮,列侯为龟钮,将军为虎钮,蛮夷则为虺钮。从材质来讲,汉代天子是玉印,诸王和宰相是金印,九卿是银印。

三国美女穿什么陶持镜女坐俑

三国时期的女性也像现代人一样追求时髦,就像我们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文物管理所所藏陶持镜女坐俑上看到的。该文物于1979年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马家山崖墓出土。俑成跪姿,外施红陶衣,帽上插花二朵,面容清秀,左手执镜贴于胸前。此俑制作精美,保存完好,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多亏了有这一类精细的陶俑流传于世,我们才能在电影里看到最贴近史实的女性服饰造型。

此外,展品中还有被列入历史教科书的那件国宝“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这件国宝原本是成都天回山崖墓里的陪葬之物,在悬崖之上安置了1000多年之后被人发现。陶俑的彩绘已脱落,但让人惊叹的是,陶俑整体保存完好,呈蹲坐状,右腿扬起,左臂下挟有一圆形扁鼓,右手执鼓槌作敲击状,开怀大笑,仿佛正进行到说唱表演中的精彩之处,代表了三国民间艺术的最高成就。(信息来源:齐鲁晚报 张向阳)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pr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Apr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4 23:01, Processed in 0.1092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