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37|回复: 0
 蓝耳翠鸟 发表于: 2025-4-16 14:19:58|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25年] 华为云技术或终结算力焦虑 自主可控将助力供应链放量

 [复制链接]
  :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邓浩 孙燕 上海报道
  中美贸易摩擦之下,自主可控成为本土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这一轮的AI浪潮,如何赶上并保持第一梯队行业地位尤为重要。
  近日,在华为云生态大会2025上,华为推出了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并宣布已在芜湖数据中心规模上线。
  华为公司副总裁张修征表示,华为云CloudMatrix 384超节点今年上半年将有数万规模的上线,这或将彻底终结算力焦虑。未来,CloudMatrix超节点可以构建超过万片的大集群来提供算力。
  硅基流动创始人袁进辉在前述会上宣布,硅基流动联合华为云基于CloudMatrix 384超节点昇腾云服务和高性能推理框架SiliconLLM,用大规模专家并行最佳实践正式上线DeepSeek-R1。该服务在保证单用户20 TPS水平前提下,单卡Decode吞吐突破1920 Tokens/s,可比肩H100部署性能。
  从产业而言,在英伟达高端芯片如 H100、H20供应受限背景下,华为云CloudMatrix 384的推出,或将为国产AI崛起注入强心剂。
  自主突围
  2022年,美国推出首轮芯片禁令,英伟达被美国政府要求限制向中国出口两款被用于加速人工智能任务的最新两代旗舰GPU计算芯片A100和H100。
  为满足出口管制要求,2023年3月,英伟达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H800。尽管H800性能稍逊于H100,但很快在同年10月面临禁售。在H800基础上,英伟达推出了在计算能力、显存带宽等方面都有较大幅度削减的H20。
  但美国方面又在酝酿新的管制措施。有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曾经考虑加强限制英伟达销售其为中国市场设计的H20芯片,但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前往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出席晚宴后,美国白宫改变了限制英伟达向中国出口H20的计划。
  无论美国出口管制如何反复横跳,在地缘政治波动背景下,国产算力自主崛起,已是必由之路。
  目前,国内已涌现出了寒武纪(688256.SH)、海光信息(688041.SH)等AI算力芯片上市公司,以及沐曦、天数智芯、壁仞科技等非上市AI算力芯片公司,助力解决算力饥渴。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算力芯片集中在推理方面,代表产品如昇腾310、DeepEdge10等。IDC发布的《中国半年度加速计算市场(2024上半年)跟踪》也显示,2024上半年,用于推理的AI芯片占据61%的市场份额。
  而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在规模及推理性能上比肩英伟达NVL72超节点。海通国际研究指出,此前,英伟达NVL72系统最大支持72卡集群,而华为通过“384卡无收敛组网”技术,将单节点规模扩展至384卡,成为全球最大的商用AI算力集群。
  实际测试中,硅基流动基于CloudMatrix 384部署DeepSeek-R1模型,在单用户20TPS负载下实现1920tokens/秒的吞吐量,超越国际主流芯片的1850tokens/秒,且生成精度在知识问答、代码生成等任务中表现更优。
  此外,CloudMatrix 384超节点的出现,也有望在训练端实现本土算力的突破。国泰海通研究指出,CloudMatrix 384超节点高速互联带宽有望加速国产算力卡向训练场景突破。
  拉动上游放量
  超节点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以硬件集成的方式,实现高速互联通信,提高AI模型的训练或推理效率。
  随着以华为为代表的超节点方案量产落地,上游供应链或迎来放量周期。
  公开资料显示,在互联带宽上,华为的超节点网络交换机采用6812个400G光模块,实现2.8Tbps卡间互联带宽。
  据了解,华工科技(000988.SZ)已经布局了从基于各种化合物光芯片到器件、模块、智能终端的全系列产品,400G/800G光模块持续上量。
  东方证券预计,华工科技的1.6T光模块年内实现商用,3.2T硅光模块应用提速。此外,华工科技已在多家头部客户进行400G、800G以及1.6T产品的测试。800G LPO产品已获得明确需求,目前在加紧测试并尽快导入,1.6T产品正加快送样测试,整体进度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光迅科技(002281.SZ)实控人是中国信科,作为老牌光通信厂商,打造了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垂直一体化平台。中国银河证券认为,光迅科技目前是国内少数对光芯片具备战略研发能力的厂商,年产能非常可观,低速光芯片自给率较高,是国内少数量产25G以下DFB芯片的厂商,并持续突破100G和200G光芯片等高端产品。
  除了光模块,由于算力硬件密度提升,如何有效散热成为超节点方案的重点考量。
  以英伟达B200为例,其功耗就超1000W,接近风冷散热上限。国海证券认为,随着“双碳”+“东数西算”等政策对数据中心提出了PUE要求,同时考虑到新建/改造数据中心的TCO成本,液冷方案相较其他散热技术更有优势。
  资料显示,英维克(002837.SZ)是业内领先的精密温控节能解决方案和产品提供商,致力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算力设备等领域提供设备散热解决方案。目前已经成为华为、中兴、腾讯、阿里等大客户供应商。
  国海证券分析称,英维克对冷板、浸没等液冷技术平台长期投入,已推出Coolinside液冷机柜及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2024年上半年,其机房温控节能营业收入8.56亿元、同比增长85.91%。
  德邦证券也认为,风冷难以冷却高密度机架,后续液冷的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其认为申菱环境推出的大液冷系统,融合液冷数据中心风侧散热、液侧散热,简化系统,支持风液同源,适应性更强,可提供一次侧的干冷器或蒸发冷干冷器、管路预制、二次侧的CDU、二次侧环网、Manifold等产品。此外,与H公司合作紧密,预期随着H公司的Al算力设备出货量的增加,申菱环境液冷产品的应用会进一步加快。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蓝耳翠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蓝耳翠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蓝耳翠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蓝耳翠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蓝耳翠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蓝耳翠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04:08, Processed in 0.0780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