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95|回复: 0
 美洲鹤 发表于: 2021-12-29 10:19:00|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21年] 印度半夜查税!小米、OPPO等中资企业“中招”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家电网

原文标题:印度半夜查税!小米、OPPO等中资企业“中招”

源自:第一财经

  印度财税人员罕见加班加点,在全国掀起一场特殊的“查税风暴”。
  12月21日晚间,印度财政部税收局的执法人员一致扑向全印度20多个地方查税──针对的企业都跟中资沾边儿。
  这些地点遍布全印度:从首都德里,到经济中心孟买,再到印度科技中心班加罗尔,无一例外。
  小米、OPPO、一加等一系列中资企业在这场突袭中“中招”,这些都是在印度耳熟能详的手机品牌。根据近期市场调查数据,在印度每三台智能手机中至少有两台是中国品牌。一些与上述品牌有合作的印度企业也遭到了调查。
  如此一致且大规模的行动,就连印度媒体也不难总结出,这是对中国手机供应商的“一场围剿”。
  不过,盈科律师事务所印度投资服务中心联合创始人沙俊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事实上,印度政府部门对于中资企业的税务调查,近期一直没有间断过。上述统一行动,因为规模大又涉及“大厂”,因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中国手机企业被“查水表”
  首先遭到搜查的是小米、OPPO和富士康位于印度第四大城市金奈的斯克里伯鲁布德工业园(Sriperumbudur)附近的几个办公室。
  事实上,其他手机制造商在斯克里伯鲁布德也有过惨痛的经历。
  这里曾是诺基亚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基地之一。在2014年,同样因为税务纠纷,当地政府查抄了诺基亚在工业园的资产。诺基亚被迫停产,解雇遣散当地工人。
  在金奈的查税行动后,德里、孟买、班加罗尔、加尔各答和古瓦哈提等二十多地也先后被突袭。据知情人士透露,上述公司的工厂、仓库、办公室以及一些公司高管住所,还有这些公司的一些分销商,都在突击搜查范围之内。部分公司在印度的高管也受到了讯问。
  突击搜查行动持续了一天一夜,直到22日夜里暂告一段落时,税收局才对外透露了这一行动。
  小米、OPPO的印度分支机构在当天先后发表了声明,表示将配合印方调查,同时强调自己“非常重视遵守印度法律”。
  小米在印度的发言人表示:“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公司,我们非常重视确保我们遵守印度的所有法律。作为印度的投资伙伴,我们正全力配合印度相关部门,以确保他们获得所需的所有信息。”
  OPPO则在声明中表示,“作为在印度的投资伙伴,我们高度尊重并遵守印度的法律。我们将继续按照程序与有关部门全面合作。”
  对于查税的原因,据印度财政部消息人士向媒体透露,是因为该部门收到“可靠情报”表明,上述企业涉嫌做假账逃税。不过,在搜查过去6天后,印度相关部门尚没有公布他们到底找到了什么样的“切实证据”。
  沙俊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此前接触到的一个个案是,印度税务机构在调查后,指出相关中资企业在进口货品时适用税率错误,涉嫌逃税。但沙俊表示,相关企业长期以这种税率向海关报关,海关也从未指出其中有任何的问题。相关企业最多是“无心之过”,并无故意逃税的动机。
  而事实上,考虑到印度复杂的税收和法律体系,不同地方、不同部门对于税收的解释常常不同,他们之间也没有协调一致。在这种背景下,税务部门查出一些所谓的“问题”并不难。
  据悉,这并不是中国手机通信企业在印度第一次遭遇这样的突击搜查。
  今年8月,中兴通讯在印度的办事处就遭到突击搜查。其公司的办公室、公司高管住所和包括公司财务人员在内的工作人员住所,都在突击搜查的范围之内。
  一家在印度的中资手机配件企业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由于下游的中资企业被查,他们在11月份也受到了税务调查,并在12月收到了书面通知,要求递交从2020年1月1日开始的进出口明细,以及产品供应情况。在近日又被告知在2022年1月,到所在邦的印度税收情报局接受听证。
  中国品牌的手机因为性价比高在印度广受欢迎,市场根基深厚且本地化程度高。
  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市场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品牌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高达74%。市占率前五名中,除第二名被三星夺得,其余均来自中资品牌,分别为小米、vivo、Realme和OPPO。
  印度投资环境的变数
  对于印度税务部门调查中国企业这一行动,中国驻印度使馆发言人随即在23日表示,我们注意到上述情况,并对此表示关切,“中方希望印方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提供开放、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冠疫情暴发后,加剧了印度本已高涨的经济民族主义心态。
  印度政府首先收紧了有关外国投资的规定,针对中国企业和投资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特别是在2020年6月中印边境冲突之后,印度方面在经贸领域的动作更加频繁和明显。
  在此背景下,印度执法部门刻意加强针对中企的合规性调查,除了税务借口外,印度还以“安全”“诈骗”等理由针对中国企业,甚至以“涉恐”等为由抓扣中资企业主和员工。
  如从2020年6月起,印度政府就以数据安全和隐私为由,对267款中国应用程序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行动。这其中包括在印度非常热门的TikTok,以及中印之间沟通时十分必要的微信等。
  据悉,印度政府已向vivo、OPPO、小米和一加等中国主要企业发出通知,要求其提供有关其手机中使用的数据和组件的详细信息。
  沙俊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不少原先在印度投资的中资企业,有的已经因为失望而退出了印度市场,转而在当前热门的东南亚市场寻找机会。
  他说,而留在印度的企业,熬过了之前的艰难困苦,在今年整体营收数据回暖。但对他们来说,非经济风险依然像一把利剑悬在空中,而此次对于中国手机厂商的突袭更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今年1~6月,中国企业对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419万美元,同比下降67.5%。
  虽然在印度的中国厂商日子不好过,但互补性强的中印贸易今年逆势增长。去年由于双边政治军事摩擦升级,全年贸易总额下降至875.8亿美元。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1~10月,中印双边贸易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022.9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47.8%。这一数据已打破中印全年贸易额的历史纪录。
  而印度财政部税收局近期接连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铝压延产品等多种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为期均为5年。自1995年1月1日修订“反倾销法”到2019年,印度一共发起972次反倾销调查,位居全球榜首。其中,针对中国232次,在印度反倾销调查名单上“独占鳌头”。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小雪表示,想要与中国经济保持距离,印度要么能够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自己的生产体系与能力,并能保证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要么就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找到能够取代中国的供应商,但这两个选择都不容易。
  中国与印度同为新兴经济体,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在当前大环境下双边经贸活动依然活跃。
  正如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12月6日在会见印度离任驻华大使唐勇胜时所说的,中印两国要“彼此成就,不要相互消耗。双方在涉及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大目标上,可以也应该继续站在一起”。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美洲鹤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美洲鹤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美洲鹤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美洲鹤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美洲鹤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美洲鹤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05:09,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