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64|回复: 0
 江豚 发表于: 2021-12-27 09:59:00|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21年] 中国“互联网原住民”需具备的三项核心数字素养

 [复制链接]
源自:澎湃新闻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未来的栋梁,是社会进步的希望。观察一国青少年群体的思想与行为变化有助于预判该国长远发展趋势。今年9月,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布其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资深中国问题专家李成撰写的文章《互联网原住民──90后一代如何改变中国》(China’s“Digital Natives”:How the Post-90s Generation is Transforming the Country)。该文阐述了互联网普及和数字化变革与中国1990年后出生的青少年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指出这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演变过程。鉴于当前中国在全球经济和地区安全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所有的中国问题研究者都应对此予以关注。
  文章指出,数字化变革几乎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受影响最深的是90后和00后的青少年一代。网络、计算机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一路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使其成为地道的“互联网原住民”。相应地,这个总数约1.75亿人的人群,也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空间和社会联系,还将重塑中国的未来。
  就对社会结构的影响而言,中国的90后和00后已经是当前社交媒体平台最主要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各类数字设备的主力消费者。例如,腾讯公司在2011年推出微信,到2017年就已拥有约9.38亿月度活跃用户,几乎100%渗透到20岁至30岁的中国城市人群中。同时,大约85%的抖音用户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不同于中国传统社会年轻人通常被家长引导的成长模式,90后一代已成为“自己的旗手”,不仅跻身于信息变革最前沿,还引领着父母和祖父母与时俱进。他们不断调整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和观念,以跟上数字世界快速变化的步伐。
  与此同时,社会舆论信息的传播也进一步向虚拟空间扩展。以广受90后欢迎的网络直播为例,作为一种融合了社交网络、新闻评论、游戏体育、电影电视、演艺广播等多种传播方式的新媒体类型,中国网络直播的观众总数已从2017年的3.43亿上升至2020年的5.62亿。78%的网络直播者和超过80%的观众都来自90后年龄段。网络直播以其独特的表达和互动性、低门槛和无等级制度,以及自发性和随机性等特点,令90后成为了一股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年轻人生活和社会交往的中心已经从广场、公园等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空间,转移到更小型的私人空间,且很多时候就是虚拟空间。
  在社会联系方面,互联网不仅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对人际沟通和交往的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人的社交圈较过去扩大了至少10倍。如今,各种利益集团和社会弱势群体时常通过互联网来发声和扩大影响力,而年轻人也常常使用数字化手段对经济不平等、环境恶化、食品与药品安全、妇女权利、儿童保护、动物福利等有争议的话题进行声援或表态。网络上的情绪聚合甚至可能在现实中触发某些抗议事件。与此同时,和前几代人相比,90后获得知识和了解世界的渠道也已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除了互联网,他们还通过旅行和出国留学来获取第一手的国际经验。在新冠大流行之前,约34%的在美留学生来自于中国。中国的年轻一代不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比前几代人更加融入外部世界。
  文章令我们得以一窥庞大的中国互联网原住民人群与其前辈们迥异的生活图景。应当看到,数字和网络技术在令青少年更高效获取信息的同时,也通过多元化的网络虚拟空间重构了他们的学习工作、娱乐消费、社会活动、政治参与等方式。可以说,他们的人生已经与数字化的世界互嵌为一体,不可或缺。正因为如此,在保护青少年网络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其数字素养,帮助这些“未来的主人翁”培育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关键能力,也已成为事关中国今后长远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问题。
  然而,当前的现状却差强人意。根据2020年9月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中国未成年人中的互联网普及率已高达99.2%,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也达到了78%。但是,大部分青少年从未学习过数字素养相关课程,过半数的青少年不具备使用数字工具甄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若长期忽视数字素养培育,广大“互联网原住民”在复杂网络环境下理性观察、明辨是非和抵御不良信息侵蚀的能力将不可避免地趋于弱化,甚至沦为数字暴民、数字愚民。与此同时,由于当代青少年不仅是信息技术的使用者,更是今后全球科技竞争的参与者,数字素养欠缺也将限制他们面向未来的综合发展。
  有鉴于此,中国现在迫切需要发动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力量积极参与到青少年数字素养教育中来,大力培育三项核心素养:第一,数字技能素养,即充分掌握数字产品的使用技能,熟练开展信息获取、交流互动,以及具备使用各种数字化工具从事社会生产的能力和素质;第二,数字认知素养,即个人在数字时代生活、工作、社交时应当具有的基本思维、道德、情感、价值观等,并形成认知底线,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都不做有悖于法律和伦理的事情;第三,数字公民素养。具体是指在数字社会中构建恰当的责任意识,保护隐私和安全,平衡权利和义务,重视社会参与和解决社会问题,从通晓数字技术的“互联网原住民”升华为擅长运用数字能力创造美好生活的合格“数字公民”。
  事实上,中国比美国更加关注新一代“互联网原住民”的发展。提升这一群体的数字素养归根结底还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和保持作为数字公民的丰沛好奇心、同情心、责任感、批判性思维,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令他们以更加从容和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江豚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江豚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江豚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江豚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江豚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江豚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13:29, Processed in 0.4056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