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66|回复: 0
 wind315 发表于: 2020-12-17 08:33:00|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20年] 广发资管:有多少周期股的爱可以重来?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广发资产管理,作者廖凌(金麒麟分析师)
  首席声音 | 有多少周期股的爱可以重来?
  严格来说,周期股的内涵和以往已有千差万别:竞争格局稳定的周期,如机械、重卡,可以是低波动的;受益于地产竣工逻辑的后周期,可以是高成长的;印象中和周期股风马牛不相及的电子股(芯片等),也可以是强周期的。
  对于投资者而言,大家心目中的周期股通常是传统的,包括中上游资源品、中游投资品、金融地产等;也往往是低成长的,和“1年三倍/三年十倍”的长期优质赛道搭不上边。行情来时,最不吝啬的褒奖至多是“逆袭”或者“反弹”,投资者对周期股的持股耐心通常也是极低的。
  11月份以来,盈利修复和复苏交易预期之下,周期股的Beta效应压过了赛道股的Alpha。但是相比以往,传统意义上周期股的行情似乎更难把握,眼花缭乱的产品涨价信息并不一定等价于股价的上涨。如何看待当前的周期股行情及其持续性?
本期【首席声音】,我们尝试从买方的角度出发,回答当前市场对于周期股的几点疑问。

  Part 1
  顺周期≠周期;周期≠涨价
  11月份以来的A股市场,估值的影响开始让位于盈利基本面,顺周期的中上游原材料、金融、可选消费等板块显著跑赢必选、医药、TMT等“赛道股”。在一个“盈利上、政策稳、利率高”的宏观组合里,年末风格发生一定程度的切换实为情理之中,尽管并不是“完全体”的风格切换

ed95-kffctcc8802545.jpg
  顺周期是否都是周期股?
广义而言,两者意思极为接近,但不完全等价。比如可选消费中的白电、轻工家居本质上属于地产后周期,并且因其格局不断优化变得更加弱周期;再比如银行,其资产质量、盈利增长略滞后于经济周期。
  周期股是否意味着涨价行情?
投资者所熟知的周期股行情类似于2010年下半年的“煤飞色舞”、2017的“供改周期”,多数体现为涨价驱动。Q4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PPI上行,同样让人联想到过去两轮周期的经验。但本轮涨价周期由更多复杂因素交织形成,既有疫苗交易的短期脉冲,也有全球流动性宽松的滞后效应,也有工业品补库存的宏观驱动。周期虽来得汹猛,但不确定性更强,价格的波动性更高。
  因此,考虑到结构性因素,如果需要配置传统周期股,也要区分大类板块,并且寻找中观驱动的差异。
  Part 2
  从地产基建周期,到出口及制造业周期
  从中观维度出发,第一个确定性的结构变化来自于增长引擎的转变,决定了几股周期力量的孰强孰弱。疫情仍是影响周期走向的出发点──疫苗接种、政策正常化,使得货币和财政更敏感的地产、基建周期力量被削弱;而全球经济修复、国内补库存,让出口及制造业周期的趋势更加绵长。
  回顾疫后的国内政策,是一个典型的“稳增长”组合:
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3.6%以上的赤字率、3.75万亿专项债、1万亿特别国债;社融增速持续冲高、货币政策基调偏松,即使下半年有所收紧但远未转向。“双宽”的政策组合无疑更利于地产和基建修复,起到了经济“压舱石”的作用。
  但进入2021年,疫情后的全球经济修复、非常规政策“正常化”将是大概率事件。就周期股投资而言,需要重视不同链条上景气趋势的结构性变化:
  01
  信用收紧、地产融资监管,使得地产、基建周期的力量以“低斜率”弱化。
  社融冲顶压制基建投资弹性,地产“三道红线”监管压制开发商拿地,进而传导至开工、投资端增长,预计2021年地产、基建面临的逆风更多;但政策退出不会是“急刹车”,下行斜率大概率偏缓和。
  02
  中上游价格弹性“西风压过东风”,全球定价的原材料涨价力度更大。
  可能的原因包括海外经济对疫苗的弹性更高、欧美宽松政策延续时间更长等。不同品种之间的价格弹性差异较大,波动性也会千差万别。
  03
  出口链从“有韧性的增长”到“全球需求复苏拉动的增长”。
  2020年的国内出口超预期,主要受到防疫用品、电子、机电设备等品类的支撑,体现出中国制造在疫情下的绝对比较优势;2021年的出口仍将保持强势,更多力量来自于全球需求共振修复的拉动。
  04
  PPI反弹、制造业补库存,资本开支意愿上行。
  从宏观视角来看,PPI上行、PMI新订单-库存增速高位,意味着制造业补库存的动力增强;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来看,中游投资品(剔除石化)库存自低位反弹、在建工程/构建各类资产支付现金增速上行,可能预示着资本开支和产能周期的启动。
fbbf-kffctcc8802524.jpg
  Part 3
  竞争格局、ROE仍然是周期选股之道
  有多少周期股的爱可以重来?
对于买方机构而言,配置和选股更重于宏观判断,周期股亦然。模棱两可的周期判断是超额收益的大敌,且大多数投资者并不具备精准择时的能力;加上周期股短期波动剧烈,倘若把目光放在供需格局、竞争地位、盈利持续性等中长期驱动因素上,似乎更有可能起到穿越周期的功效。
  我们通过几个“穿越周期”的公司案例,从微观维度观察周期股投资之道:
  公司1:
某聚氨酯龙头,强周期、ROE及业绩下滑,但未来涨价预期强烈,本轮Beta表现强势;
  公司2:
某地产开发龙头,受政策周期压制、ROE稳定、业绩低波动,但20年以来股价持续疲弱;
  公司3:
某工程机械龙头,龙头地位稳固、17年后ROE稳定、业绩高增长,本轮周期既有Alpha,又有Beta;
  公司4:
某防水材料龙头,地产后周期、ROE及业绩趋势回升,但未来增长放缓,Q3之后滞涨。
77bf-kffctcc8802559.jpg
16ba-kffctcc8802912.jpg
  中长期来看,竞争格局、ROE仍然是周期选股之道,稳定性Alpha的价值胜过高波动Beta。
无论是强周期、地产后周期,还是周期成长,股价的“长牛”来自于基本面穿越周期的持续稳定增长,“万变不离其宗”。对于这一类历史上证明过自己的周期白马龙头,短期股价的剧烈波动反而给投资者提供逆向投资的机会。
  阶段性来看,周期白马的表现可能趋于分化。
  1)强周期的涨价龙头可能受益于再通胀预期的升温,体现出更强的Beta属性;
  2)地产龙头基本面边际下行,但估值隐含了政策的悲观预期,股价取决于“基本面和估值的赛跑”;
  3)制造龙头估值不算便宜,但行业景气高、格局优化、盈利偏强,仍具配置性价比;
  4)地产后周期的成长类标的可能受制于地产销售下滑,加上估值中枢相对偏高,后续的波动性可能增强。
  最后,关于2021年的A股和港股市场,市场的共识和分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大家对于顺周期板块的持续性是否存在疑问?类似的问题,留给读者思考,欢迎讨论。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wind315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wind315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wind315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wind315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wind315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wind315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10:53, Processed in 0.0936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