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爱范儿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快来新浪众测,体验各领域最前沿、最有趣、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从 Windows 笔记本转投 MacBook多年,一直有一个疑惑困扰着我──为什么大多数 Windows 笔记本的触控板都那么难用?
对于 MacBook 用户来说,优秀的触控板体验经常被列为无法割舍的重要原因。而对于 Windows 用户来说,糟糕的触控板体验让鼠标依然占据着笔记本最佳拍档的位置。
Windows 笔记本的触控板究竟难用在哪里
我们先从触控板的基本动作上来说。在日常使用中,用户使用触控板的动作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种。
触控板的按压操作。图片来自:Expert Reviews
Windows 笔记本触控板为什么难用,按压点击的糟糕体验难辞其咎。如果你经常使用 Windows 笔记本的触控板,会很神奇的发现它的按压反馈并非所有区域都是一致的,而是从顶部到底部呈现一个很明显的线性变化──顶部几乎按压不动,越靠近底部则越容易被按下去。
这就是导致我们最高频的操作,移动后按压这个‘经典 Combo’出现了体验断层,如果你向上移动比如找到最上角的窗口关闭按钮进行按压点击,经常会发现触控板按不动,而向下移动到任务栏在按压点按则简单得多,这种分裂的体验会让触控板的体验急剧下降,‘难用’的评价随之而来。
但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
好的触控板是怎么做的
不少人都知道 2015年以后使用了 Force Touch 的 MacBook 触控板体验出色,而大多数 Windows 笔记本的触控板到今天使用体验依然差劲。问题在哪里?就在结构设计。
更高的精度与更大面积
除了按压点击的手感之外,凡是好好用过 Windows 笔记本和 MacBook 的人也能感受到,在光标移动上,大多数 Windows 笔记本的手感总是感觉更‘飘’一些,精度没有 MacBook 的触控板那么高。
这个感觉同样没错,就像 iOS 的跟手性碾压了 Android多年一样,MacBook 的触控板在精度和跟手性上都远远比大多数 Windows 笔记本更好,并且还有多点触控为基础的多指操作手势进行操作辅助。
Windows 的‘精确式触控板’。图片来自:嘉年不过尔尔
如今较新的 Windows 笔记本比如微软的 Surface 系列,戴尔的 XPS 系列都提供了更优秀的触控板体验,精度更好,同时也能支持多指手势。只是在按压操作上依然和精妙的 Force Touch 无法相比。
而对于那些较老的 Windows 笔记本来说并非没有改善的机会。之前微软联合英特尔、义隆电子和新思科技提出了‘精确式触控板’解决方案,并且由微软带头直接在 Windows 系统里进行控制。
只要是 Elan/Synaptics 的触控方案,更新驱动之后就能获得近似于新式‘精确式触控板’的体验,对于部分老款笔记本可以说是一个焕发新生的更新。
当然,如果要让一块好的触控板能够物尽其用,在优秀的硬件基础上还需要操作系统和第三方 App 都花费些心思去配合,Windows 系统在这方面来说还需要慢慢来打磨。
最后一点影响触控板使用体验的因素则是单纯的面积大小。触控板说到底也是通过用户的手指来进行操作,手指的可移动范围和用户操作密切相关,当触控板面积不够大时,光标移动就需要手指频繁的抬起落下。
更大的触控板是这几年 MacBook 的趋势之一,2016 款的 MacBook Pro 相比 2015 款,触控板一下子大了一圈。今年刚更新的 2020 款 MacBook Air 也把触控板的面积增大了 20%,在手指移动范围上会更宽广,更多元素变得一次滑动就能够到。
至于触控板空间不足的情况则可以参考 iPad Pro 的妙控键盘配件,受限于整体的体积,它的触控板面积一定是不够的,真正长时间使用会比 MacBook Pro 痛苦很多。
你的笔记本触控板为什么难用,关于这个问题现在应该已经得出了答案。但受限于 Windows 阵营的局限性,我们很难在更多的笔记本品牌上看到华为这样愿意付出更高成本去提供更好的触控体验。
我想看到这次华为能起到一个带头作用,让更多人意识到,一块好的触控板带来的体验是多么让人身心愉悦。即便你认为鼠标才和 Windows 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但好的触控板体验与鼠标操作并不冲突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