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25353|回复: 14
 九流 发表于: 2015-10-5 18:59:01|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屠呦呦获颁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复制链接]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
  当地时间10月5日11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美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提名理由
  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她的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今年获得医学科学领域重要的大奖──拉斯克奖。
  简介: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药学家。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带领课题组人员发现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奖的临床医学研究奖。
  言论:“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屠呦呦是谁?
⊙ 作者:苌清

  2011年9月23日,纽约。本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被安排在一个酒会上举行,在这个轻松的西式社交场合,屠呦呦的些许拘谨看起来反而别有风度。捧起奖杯,面带微笑地让记者拍照,然后照着讲稿发表获奖感言,“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这位80岁的女科学家声音清脆,带着浓浓的江浙口音,“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从1600多年前的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屠呦呦最初的发现,让青蒿素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拉斯克基金会为此奖励她25万美元的奖金。

沉默
  作为一个有66年历史的科学大奖,拉斯克奖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名声。然而,“诺贝尔奖的风向标”这个说法却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不难理解,在拉斯克奖颁奖之后,屠呦呦的名字在中国很快就广为人知,人们都对这个“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人”充满期待。再后来,她又被形容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人”。
  屠呦呦对自己的突然出名似乎做好了准备,她对公众随之而来的强烈关注保持着超乎寻常的顽强抵抗。在纽约领奖之后,她一直坚持对媒体一言不发,唯一的一次露面,是11月15日在她所在单位举办的“2011年科技工作大会”上。这个听起来稀松平常的会议,其实只有一个主题──表彰屠呦呦。会上授予她“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并奖励给她所领导的青蒿素研究团队100万元人民币。
  “青蒿素的成绩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这也是标志着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的讲话始终保持一致的“腔调”,在纽约的颁奖典礼上和在北京的表彰大会上,她都是这么说的。
  然而对于屠呦呦的“低调”,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她从来没有承认过别人的工作,现在的致谢被认为是缺乏诚意的。”不论是面对如今的“火爆”,还是多年以来同行之间的争议,屠呦呦都只做一件事──沉默。
  对屠呦呦而言,迟来的拉斯克奖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它另一个意义也许更重要──为她坚守了几十年的沉默做一个注脚。即使如此,在获奖之后,屠呦呦仍然一如既往地用沉默来回应一切。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仅有的一次与她的电话交谈中,屠呦呦并不正面回答任何问题。她说去看她的那本书就够了,“这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化工出版社出版,绿皮的,吴阶平作序,宋健题词。”
  《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科学家的屠呦呦,只愿意用这本260页厚的学术著作来与世界对话,对于更多其他的,她似乎无话可说。
  屠呦呦的名字本身并不“沉默”,呦呦,是鹿鸣的声音,典出《诗经》。打开《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第一页就是那句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个名字和这种植物,两千多年前就以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为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增添了几分令人遐想的诗意。然而,这个故事的开始,却与战争有关。

攻关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69年,各项科研工作都已停顿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参加一个代号为“523”的战备项目。当时正值越南战争,耐药的恶性疟在越南流行,引起双方部队严重的非战斗性减员,中国在越共的请求下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并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代号“523办公室”)。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又有从事中医药研究工作的经验,当时在大多数学术权威都被打倒的情况下,38岁的她被委任为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耗时3个月,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选出的胡椒“虽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的抑杀作用并不理想”;而“曾经出现过68%抑制疟原虫效果”的青蒿,在复筛中因为结果并不好而被放弃。
  其后,屠呦呦在重新复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她由此悟及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可能是“有忌高温破坏药物效果”。据此,她“改用低沸点溶剂,果然药效明显提高”。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分离获得的第191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100%抑制率的令人惊喜的结果”。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要说知识产权了,即使以个人的名义发表研究的结果也是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1972年3月,按照523办公室的安排,屠呦呦以研究小组代表的身份报告了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实验结果,她报告的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当时全场振奋。在其后的临床观察中,屠呦呦不仅带头试服,还亲自携药去海南昌江疟区现场,验证治疗效果。在她报告了“30例青蒿抗疟全部有效”的疗效总结后,掀起了全国对青蒿抗疟研究的高潮。
  屠呦呦所在的中药研究所继续进行青蒿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最终分离提纯出抗疟有效单体,并命名为青蒿素。在此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青蒿提取物中,由云南药物研究所用汽油从当地的青蒿变种大头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在临床试验中展示了极好的抗疟疗效。之后,上海无机化学所的周维善研究小组测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并发现了其抗疟机理。
  在《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中,有一页印制粗糙的新药证书复印件,那是中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这份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申报获批的证书上,并没有屠呦呦的名字。

争议
  拉斯克奖引发的疑问是:为什么青蒿素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
  科学界主流的答案是:没法确定奖项的归属。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然而后来的几十年中却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早在拉斯克奖颁发之前就高度评价过屠呦呦的研究工作。他提到:“我们作为无争议方试图和屠呦呦交流也有一定困难,不理解她把中医研究院的原始材料至少有段时间收藏在自己家,不愿给我们看。”但查过一些相关的非公开资料后,他还是得出结论: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证实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
  《科学》杂志的网络报道称,“拉斯克奖重新点燃了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的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
  在拉斯克奖颁奖期间陪同屠呦呦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疟疾研究室研究员苏新专认为,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组织,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
  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

简历: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荣誉: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2015年10月,诺贝尔医学奖。

☆ 相关报道
  研究员屠呦呦:召唤科学精神
源自:南风窗)

  屠呦呦研究员的事迹,已如人们所知。40年前,在抗疟疾药物的国家重大攻关课题研究中,她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促使人们通过现代分子技术从传统中药材中提取到青蒿素—一种人类医药史上全新的、起效最快的抗疟药。这项成果已在全球医学界临床运用,每一年,要挽救数以百万疟疾患者的性命。这一成就在今年才为举世所瞩目。
  “在抗疟疾药物研究的最关键时刻,是中医古代文献给我以灵感和启示。”屠呦呦说,“青蒿素的发现,是现代科学与传统医药相结合的成果,是中国传统医学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我坚信传统医药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或有观点说,这不过是一名医学工作者的本职工作,取得成果是理所当然的。但很显然,有些人所致力于的本职工作,是能够改变历史的,当然前提是他们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无疑达到了这样一个高度。
  这个时代向后来者们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没有一项医学成果可以一劳永逸,疟原虫的耐药性问题已经出现,很多疑难恶性疾病依然让人束手无策,犹待他们去奋勇攻克。
  卫生部部长陈竺曾如此评价屠呦呦等人:要想做出真正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工作,需要切切实实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过于重视短期论文的发表或过于强调短期的应用而轻视基础研究,都是不行的。
  值得正视的是,当前中国科学家面临一种普遍的创造力匮乏现象,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至今连续7年出现空缺,说明我们社会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明显在衰退。表现在生物医药界更是如此。30年来,中国医药研制主要围绕着仿制的目标展开,重点引进国外专利过期药品,97%以上的国产药为仿制药,创新药的市场份额不足30%。这导致一些问题积重难返,其一,科学家个体的价值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掘,反而逐日退化;其二,整个科技界的原创能力、动力枯竭与丧失;其三,中国科技界自身的现代科学文化系统无法建立,还有可能滑向一种自我不认同的反面。
  这其中当然存在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但人的因素也是不容忽略的。老一辈科学工作者的勤勉尽责、一丝不苟等科学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被年轻一代的科学家们当作一种值得珍视的品质一代又一代沿袭下来。科技工作者不安于本位醉心名利偷懒讨巧的风气,在科技界是人所共知的现实。屠呦呦等人取得的成就,对此理应产生触动。在他们那一代科学家所处的物质条件极度贫乏的年代里,尚且可以取得如此骄人的突破,而在今天这样一个人力物力财力都已充分具备的阶段(“十二五”期间,国家会拿出100多亿元来支持重大新药创制,平均每个新药将获得500万~1000万元的项目资金),却不能取得更深入的进展。无疑地,在今天这已经变成一个需要集体反思的现象:要求医学工作者纯粹站在“治病救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投身科研事业,是否很困难?
  我们希望屠呦呦的召唤会有用,“我呼吁生命科学工作者,不要忘记中医药这一宝库,深入发掘和研究,使中医药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我希望生命科学同行们继续求真务实,勇于探索创新,团结协作,淡泊名利,为我国医学科技的进步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 相关链接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九流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九流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九流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九流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九流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九流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阿宝 发表于: 2015-12-11 09:59:11|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2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屠呦呦获颁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源自:京华时报
i8jb-fxmpnqi6299324.jpg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亲自为屠呦呦颁奖。图/东方IC
  北京时间昨晚11点30分左右,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隆重举行。今天凌晨零点12分,屠呦呦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当天,包括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内的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经济学奖得主共10人获颁各自奖项。

◆ 点评
  - 诺贝尔奖为何授予屠呦呦?</b>

诺奖评委:她的经历独一无二
  为何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秘书长沃尔本·林达勒表示,据统计,全球97个国家与地区的33亿人口仍在遭遇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危区域,这些区域的患病率有可能高于1/1000。90%的疟疾死亡病例发生在重灾区非洲,70%的非洲疟疾患者应用青蒿素复方药物治疗。当这些数据展现在诺奖评委会委员面前的时候,屠呦呦毫无悬念地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我们对每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工作都会认真详细地研究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在学术上我们‘认识’很久了。屠呦呦不论是从学术上还是生活上都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作为获奖人,她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林达勒说。

推荐人:青蒿素所有国家都在用
  屠呦呦推荐人之一、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资深研究员苏新专博士表示,一个重要原因是青蒿素被世界上其他国家从认识到应用还没有很久。直到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才决定抗疟药要用青蒿素。这时青蒿素才引起世界重视,从此推向全世界。现在大家知道青蒿素是治疗疟疾最有效的药物,也就是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用,所以青蒿素的发现就显得更加重要。
  苏新专说,“中药对青蒿素的发现的帮助作用事实就在那里。屠呦呦是从那里得到启发,这个毫无疑问。因此我觉得我们现在中医药的医生跟传统的中医还是有差别的。因此我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信中医的,可以继续挖掘。”

☆ 相关报道
屠呦呦排第几领奖?
医学奖排在第三位颁发

  根据目前公布的颁奖流程,首先颁发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随后依次为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等奖项。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将上台领奖。
  斯塔芬·诺马克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前任常务秘书长,参与筹办过二十几次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他说,为了10日这一天的颁奖典礼和之后的晚宴,1000多名工作人员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准备。准备工作包括邀请出席嘉宾、确定坐席、晚宴菜品、宴会音乐排练等等。

何人能参加颁奖礼?
诺奖得主每人可带19名家属

  今年出席颁奖典礼的嘉宾达到1570人,那么哪些人能得到邀请函呢?
  诺马克说,参加颁奖典礼嘉宾中一大部分来自诺贝尔奖的四大评奖机构──瑞典皇家科学院、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瑞典文学院以及诺贝尔基金会的推荐名单。
  诺马克称有很多科学家想去,但不是所有都能去,如果是和诺贝尔奖得主同领域的科学家,会有更高的机会受邀。
  另外每个诺奖得主可以最多携带19名家属参加;瑞典皇室成员每年都受邀参加,并由他们来邀请驻外使节。最后剩下的名额留给媒体、社会活动人士和学生。

嘉宾着装什么要求?
女士礼服长度要到鞋面

  主办方对参加诺贝尔颁奖典礼嘉宾的着装,也有着明确要求。
  斯塔芬·诺马克称,男士要穿正装,燕尾服并且要佩戴白色的领结,女士要穿长礼服,长到鞋面。
  诺马克说,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最大的看点当然是见证屠呦呦女士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奖牌和证书。另外,观众还会在台上看到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瑞典皇室成员。
  综合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九流 发表于: 2015-10-8 15:59:07|显示全部楼层

外媒:方舟子称屠呦呦"夸大自己成就"

源自:参考消息网
0QWM-fxirmpy1383040.jpg
包括屠呦呦在内的科学家在上世纪70年代研究青蒿素药物,40年后屠呦呦得到了诺奖的认可
  中国科普作家方舟子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刚刚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在发表研究成果时忽略了他人的贡献。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0月7日报道,84岁的药学家屠呦呦在10月5日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名获奖者之一,她在从植物药中成功提取青蒿素的研究中起了主要的作用。
  报道称,中国人首次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引起中国媒体广泛讨论。
  “屠呦呦的成果发表过程中确存在拔高自己、贬低他人、忽略别人贡献的缺点,”方舟子在接受采访时说。
  方舟子称,屠呦呦在发表专著时可能未严格按照学术规范署名。
  “她因此备受其同事、同行诟病,也是她三次选院士都没能选上的因素之一,”方舟子说,“成果的署名起码应该做到尊重事实,不夸大自己的成就,不忽略同事的贡献。”
  屠呦呦与另外9名科学家一起在1996年获得中国“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而在2011年,她个人则同样因青蒿素的研究成功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报道称,包括屠呦呦在内的科学家在上世纪70年代受到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的号召,研究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药物,研究成功后过去超过40年,屠呦呦获得到诺贝尔奖的认可。
  今年在《科学学研究》上的一篇论文曾称,在青蒿素发现前,“其他项目组成员做了累积性的、试错和探索性的贡献”,多个单位及科研人员的贡献“不容忽视和否认”。
  宣告获得诺奖后,中国媒体对屠呦呦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却取得诺贝尔奖成就的现象进行了议论:《人民日报》对中国大陆学术界的院士评选制度提出了质疑,另一些媒体则就青蒿素提取是否属于中医药领域的科研成果产生了争议。
  诺奖委员会委员、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教授汉斯·弗斯伯格(Hans Forssberg)在颁奖礼的发言中表示:“我们不是把本届诺奖颁给了传统医学,而是把奖项颁给了被传统医学‘启发’而创造出新药的研究者。”
  方舟子则表示:“青蒿素是在对数千种中草药进行复查的基础上发现的,仅仅在这个意义上,它和中医药有一点点关系,而实际上它的发现和中医药没有太大的关系。”他在2011年曾发表文章评论青蒿素的发现,指青蒿素是采用化学方法提取的植物药,灵感来自中医药典,但“其实青蒿素不是中药”。
 阿宝 发表于: 2015-10-8 11:59:15|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生漫画阐释“屠呦呦与青蒿素”受热捧

源自:中国新闻网
usyG-fxirmpy1374174.jpg

  中新网长沙10月7日电(记者:刘柱 通讯员:李玲 张秀瑞)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85岁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抗疟疾药物研究方面的贡献。10月7日,两幅关于屠呦呦的漫画在网上流传开来,利用可爱的漫画形式对屠呦呦、疟疾以及青蒿素进行了通俗易懂的阐释。
  这两幅漫画分别名为《漫话医聊丨“青蒿素大师”屠呦呦新技能get√》、《漫话医聊丨一张图读懂呦呦抗疟记》,率先在“湖南医聊”微信公众号上首发,便引起众多网友的点赞热捧和转发。
  中新网记者第一时间@“湖南医聊”获悉,这两幅漫画出自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两位同学之手:临床医学(八年制)14年级殷悦和临床医学(五年制)15年级李清扬。
  殷悦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屠呦呦获奖消息一出来,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就被身边的同学刷屏了,但他发现自己身边很多朋友,尤其是非医学生的朋友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对屠呦呦在疟疾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还不能完全深刻领会,“作为一名医学生,平时又喜欢画画,于是萌发出用绘画方式为大家更科学地解读屠呦呦获诺奖的想法”。
  据介绍,湘雅医学院对绘画感兴趣的医学生于一年前自发组织成立了“漫画工作坊”,通过漫画的形式,向社会传播医学科普知识。
  现任坊主殷悦向漫工坊成员提出解读屠呦呦获得诺奖的想法后,很快得到了李清扬的响应。他们利用国庆黄金周的假期,第一时间推出了这两幅漫画。
  “画漫画最难的其实是文字的内容,怎样把趣味性和科学性有机结合。”对于创作过程,李清扬说,“作为一名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还没有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因此在画漫画前,花了很多时间在网上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还翻看了相关专业书籍。”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落花 发表于: 2015-10-8 09:37:04|显示全部楼层

屠呦呦宁波旧居要卖1.5亿 或将辟为公共场所

源自:北京晨报
321000599.jpg
2843775445.jpg
  屠呦呦宁波旧居要卖1.5亿
  近日,宁波市区开明街26号姚宅门口,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在拍照。宁波籍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奖,一夜之间,她儿时住过的姚宅被大家重新关注起来。

市民姚宅前拍照留念
  宁波海曙区开明街26号姚宅是屠呦呦旧居,是一座民国建筑。从前天起,这里时不时有市民前来合影。管理姚宅的物业公司加强了保安力量,要求保安24小时巡逻。
  这不禁让人想起,作家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山东高密老家的遭遇。从莫言获奖第二天起,慕名前去高密东北乡参观莫言旧居的游客络绎不绝,据说“墙角的砖头遭人挖走,墙皮还被抠掉了一块”。
  不过,姚宅大门紧闭。目前,这座老宅不属于文保点,而是“莲桥第”楼盘的其中一座宅子,其产权属于一家开发商。开发商一名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一些原因,目前不便对外开放。

大宅门走出女科学家
  姚宅是开明街上仅存的传统建筑,建于民国初年,目前保存完好。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由前厅、大厅、正楼、后屋组成。前厅和大厅为面阔三间二弄的二层楼房,饰车木栏杆,廊楼板端面有卷草纹雕饰。正楼为面阔三间一弄、进深五柱的高平屋,五脊马头山墙。后屋为三间一弄硬山式高平屋。
  这宅院走出过两位名人。一位是著名经济学家姚庆三(1911年~1989年),另一位就是屠呦呦。姚庆三是屠呦呦的舅舅。
  宅子是姚庆三父亲姚咏白所建,姚咏白是甬总商会代表,曾任上海法学院、复旦大学、大厦大学教授。
  屠呦呦小时候住在外婆家,在姚宅生活到上大学。住在姚宅时,屠呦呦就在附近的效实中学和宁波中学读书。
  1951年春,屠呦呦从宁波中学高中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一个在当时比较冷门的专业──生物药学,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
  屠呦呦和老伴李廷钊是中学同窗,1963年结婚,育有两女。1969年屠呦呦加入“523”项目时,在冶金行业工作的李廷钊也同样忙碌,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咬牙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
  “大女儿当年接回来的时候都不愿叫爸妈,小女儿更是前两年才把户口从宁波迁回北京。”李廷钊说。

区长表示要保护旧居
  姚宅一直没有开放,但2014年7月,电视剧《我的媳妇是女王》曾在姚宅取景。电视剧里,姚宅是男主角父母家,庭院深深,书香世家。
  在明清时期,士大夫第、卢氏支祠、毛家大院等建筑都建于莲桥第。姚宅的隔壁,就是中国邮票大师孙传哲、宁波帮巨子李镜第的故居。
  2009年,包括姚宅在内的“莲桥第”街区相关项目,被宁波城投系统旗下的宁波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接手。
  有介绍称,公司以文化内涵为依托,结合现代商业,统一规划打造宁波最原汁原味的人文艺术院落街区。
  莲桥第位于宁波老城区的东南隅,东靠小沙泥街住宅小区,南至灵桥路,西临开明街、解放南路,北至大沙泥街,由37栋古建院落构成。区域内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点2处,历史建筑18处,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屠呦呦获奖后,海曙区区长吴胜武也为宁波能走出这样优秀的科学家感到自豪,他表示,在学习她追求科学强国、造福人类精神同时,海曙将进一步保护好她的旧居。

3个院落合售1.5亿
  昨天,记者拨打了“莲桥第”的售楼处电话。销售人员表示,这两天,姚宅一下子火了起来,来询问的人很多。
  据介绍,姚宅院落面积2200平方米左右,现在被分割为3个单独的院落,分别为900平方米左右、600平方米左右、600平方米左右。一个600平方米的院落售价近4000万元,整个姚宅售价是1.5亿元。
  销售人员说,姚宅属于商业地块,如果买走,装修不能随意改变墙体等结构,还是需要符合一定的保护要求的。
  宁波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微信号显示,今年7月,莲桥第区域杨氏故居,以超过2800万价格售出,成为当年宁波最贵豪宅,而杨氏故居距离姚宅不远。
  莲桥第的老宅之所以卖这么贵,开发商自有理由。“宁房公司”微信上说,“因为古宅修缮的特殊性,莲桥第也许是宁波迄今为止造得最慢的项目,也是工程造价超乎想象的房子。”
  “光修缮时一块青石砖的雕花就需要老工匠花掉一两天工时,光一个雕花门头就需要经验成熟工匠花费1个多月,更别提对那些旧瓦片、老柱子、古树的努力保留,标记分拣,重归旧位,这些都不知需要花怎样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达成如今的成果。”
  据《都市快报》

☆ 相关报道
有关人士:或将辟为公共场所

  “这两天,好多人都来问,能不能进宅子看看。”保安说,老宅是被莲桥第区域保护起来的,日常不对外开放。
  “2010年,刚接手姚宅时,残旧不堪。经过5年的修缮,已恢复到七八成建成时的模样。”一名莲桥第区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修缮,已是对古宅建筑的最大保护。为了维持建筑的面貌,就谢绝游人参观。
  与旧时的资料照片对比,老宅将原本木建筑的厨房用青砖重砌,增添了些许中西合璧的韵味,也使老宅在古朴的同时符合了当代建筑的意境。
  随着屠呦呦的获奖,姚宅的未来肯定有重大变化。一位相关房地产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姚宅以后有很大的可能,会和其他文保单位一样成为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供市民游客参观。
 楼主|九流 发表于: 2015-10-7 19:59:02|显示全部楼层

外媒关注屠呦呦获奖:中国科学家梦圆诺贝尔奖

源自: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10月6日报道 外媒称,来自爱尔兰、日本和中国的3位科学家今天因有助于医生与疟疾和线虫寄生虫导致的疾病作斗争的发现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美联社10月5日报道称,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医学奖评选委员会成员将这一享有盛誉的奖项授予出生于爱尔兰的威廉·坎贝尔、日本的大村智以及屠呦呦──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
  坎贝尔和大村智的获奖理由是,发现了一种有助于降低河盲症和象皮病(两种寄生虫导致的疾病)发病率的药物。
  屠呦呦发现了一种大大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药物。
  坎贝尔是位于美国新泽西州麦迪逊的德鲁大学的一名荣誉退休研究员。80岁的大村智是日本北里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来自位于中部的山梨县。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报道称,这3位获奖者将分享800万瑞典克朗(约96万美元)奖金:一半奖金授予坎贝尔和大村智,另一半授予屠呦呦。
  去年的医学奖授予3位发现了脑内导航系统的科学家。
  法新社10月5日报道称,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会发布声明称,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发现了一种新药阿维菌素,“其衍生物大大降低了河盲症和象皮病的发病率,同时也对越来越多其他寄生生物疾病显示出功效”。
  诺贝尔大会还说,与此同时,84岁的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物大大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的发现是以传统中草药为基础的。
  德新社10月5日报道称,卡罗琳医学院今天发布声明称:“这两项发现为人类与这些每年侵袭数亿人的使人衰弱的疾病作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新手段。”
  卡罗琳医学院还说:“(它们)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轻痛苦方面的影响不可估量。”
  卡罗琳医学院说,作出将这一奖项同时授予线虫疾病研究者和疟疾研究者的决定是为了承认在治疗寄生生物疾病(这类疾病往往侵袭世界上最贫穷人群)方面取得的进展。
  美联社10月5日报道称,诺贝尔奖委员会一位委员说,2015年医学奖得主的工作可能有助于消灭为害34亿人的疾病。
  扬·安德松说,由于这些医学奖得主们的发现,世界卫生组织计划到2025年消灭31个国家流行的盘尾丝虫病(河盲症)。他说,现在有81个国家受象皮病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希望在2020年前使其中61国消灭这种疾病。
  他说,部分由于屠呦呦的发现,疟疾死亡率在过去10年下降了50%,受感染人数减少了40%。安德松说,世界卫生组织现在希望到2035年消灭35个国家的疟疾。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九流 发表于: 2015-10-7 11:59:01|显示全部楼层

屠呦呦为了不影响科研 曾寄养4岁女儿

源自:新华网
j66c-fximeyy6330671.jpg

  10月6日,屠呦呦在北京的家中。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没有预告,没有通知,北京时间5日晚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在家中通过电视得知自己摘取诺奖的消息。
  6日上午,一直不愿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但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
  从5日晚间获奖消息传来,屠呦呦家中的电话就响个不停,祝贺的、采访的,她的老伴儿李廷钊一边帮着招呼记者落座,一边忙不迭地接着持续响起的电话。
-Zfo-fximeyy6330675.jpg

  10月6日,屠呦呦在北京的家中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个很高的荣誉。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也标志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 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这段获奖感言,屠呦呦写在一张纸上,一字一句地向记者念出来。她的声音清脆,口音夹带着浓浓 的宁波味道。
  秋日的阳光透过阳台照进客厅,把米黄色的沙发照得很亮。年过八旬的屠呦呦身着紫红色飘带领衬衫,外披一件驼色勾花针织开衫,整洁利落的卷发全部梳向脑后。由于听力原因,她向记者的方向前倾身体,专注地望着记者的眼睛。
  “我确实没什么好讲的,科研成果是团队成绩,我个人的情况在这两本书里都讲得很清楚了。”与前晚记者在电话中沟通的情况一样,没说两句,屠呦呦又开始回避谈及自己。
FBn--fximeyw9555498.jpg

  茶几上,放着屠呦呦向记者推荐的两本书,一本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另一本是《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前者是她学术研究常用,厚厚的卷册已被翻得起了毛边;后者刚刚从柜子中取出,藏青色的皮质封面蒙了薄薄的尘。
  “当年,全世界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重大课题,必须要有新的抗疟新药来解决老药的抗药性问题,国内外做了大量工作都没有满意成果。”回忆与青蒿素的第一次接触,屠 呦呦的眼神清亮,语气中不乏兴奋和自豪:“文化大革命什么都停滞了,科研攻关的难度相当高,我是北医药学系(现为北大医学部)的,又到中医研究院学习,但 是做来做去很难,后来通过系统查阅古代文献,发现了重新提取青蒿素的办法。”
jJcn-fximeyw9555501.jpg

  这是记者翻拍的工作中的屠呦呦(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上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523”项目,动员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同心协力,寻找新的抗疟疾的药物。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相关领域的学术权威统统靠边站,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急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的组长。
  当时,青蒿素的提取仍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ALs3-fximeyv2821503.jpg

  这是20世纪50年代,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前右)与老师楼之岑副教授一起研究中药。 ●
  “北京的青蒿质量非常不好……我尝试用叶子,事实证明叶子里才有,梗里没有……做完动物实验后发现100%有效,再在我们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我们尝试用 乙醚替代酒精,发现去除毒性很有效……我们又做化学结构,通过改变药物的结构克服原有的耐药性……后来我自己的肝脏也坏了,我的同事们也有很多得了 病……”提起艰苦岁月和付出的牺牲,屠呦呦没有抱怨,反倒是充满怀恋。
  屠呦呦和李廷钊是中学同窗,1963年结婚,育有两女。1969年屠呦呦加入“523”项目时,在冶金行业工作的李廷钊也同样忙碌,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咬牙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
  “大女儿当时接回来的时候都不愿叫爸妈,小女儿更是前两年才把户口从宁波迁回北京。”李廷钊说。
  情非得已。对于今天家中摆满女儿和外孙女照片的屠呦呦而言,当年的她别无选择,因为青蒿素就是党和国家赋予她的使命。
zFy6-fximeyv2821511.jpg

  20世纪80年代初,任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的屠呦呦在进行科研工作。新华发
  此前,中美两国的抗疟研究已经经历多次失败。美国筛选了近30万个化合物而没有结果;中国在1967年组织了全国7省市开展了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研 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屠呦呦和同事们通过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可能对疟 疾治疗有效果的中药药方,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老鼠做试验,但没有发现有效结果。
  “后来,我想 到可能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用乙醚提取。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 醚泡,直到第191次实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经过实验,用乙醚制取的提取物,对鼠虐猴虐的抑制率达到了100%。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 上,大家都愿意试毒。”屠呦呦说。
  “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素,整天不着家,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实验室泡着,回家满身都是酒精味,还得了中毒性肝炎。”老伴儿李廷钊说着,悄悄为屠呦呦递上一杯水:“我心疼她也支持她,那个年代很多人都这样,她从没想得到这些荣誉。”
  今天,荣誉来了,屠呦呦格外怀念当年并肩奋斗的战友,也更加骄傲于当年“523”项目创下的纪录: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 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523”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 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几年后,有机化学家完成了结构测定;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2011年9月23日,屠呦呦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展示奖杯和证书。新华社记者王成云摄
  “没有待过实验室的人不会明白,成百上千次反复的尝试有多么枯燥、寂寞,没有非凡的毅力,不可能战胜那些失败的恐惧和迷茫,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果。”清华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卜鹏滨说。
  2002年,卜鹏滨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化学研究室攻读硕士学位。据他回忆,那时候,尽管屠老师已经退休,身体也不太好,但在实验室经常可以看到她,她特别愿意和年轻人交流。
  “屠老师总是拍着我的肩膀,勉励我:小卜,科研的事业还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你们既然走上了这条道路,就要有一种执着坚持的精神。”
  当年,同样年轻的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正是凭着执着和坚持,在冷僻而又急缺的抗疟药物研制领域开辟了一条新路。现在,掌声和鲜花都在向着这批代号“523”的人群聚拢。
  屠呦呦的书柜中,大大小小的奖状、奖杯、出席证、获奖照片摆满了格架。摆在正中的是2011年赴美接受有“医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拉斯克奖时,老两口与大女儿一家在白宫门前的合影。
  “获不获奖对我来说不那么重要,但是获奖也证明我们的中医药宝库非常丰富,但并不是借来拿来就能用。像青蒿素这样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屠呦呦说。
  图为在屠呦呦家中柜子里摆放的部分个人获得的荣誉证书和奖杯。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相信屠老师的获奖能够极大推动我国乃至世界对传统植物药研究的热情,同时会鼓励更多的青年学者投身于创新药物的研发,向包括艾滋病在内的顽疾挑战。”卜鹏滨说。
  因为身体原因,一个小时的采访过后,屠呦呦面色有些疲倦,但只要提到青蒿素这个字眼,她全然不顾老伴儿的提醒,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因为做了一辈子,希望青蒿素能够物尽其用,也希望有新的激励机制,让中医药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更好地发挥护佑人类健康的作用。”
  青蒿素,用去了屠呦呦大半生时间,她却依然痴迷于此,未曾停歇。她说,“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楼主|九流 发表于: 2015-10-6 13:59:01|显示全部楼层

围绕着刚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 有这么些争议

源自:虎嗅网
VWCo-fximeyy6312605.jpg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和另外两名科学家获奖。一声叫好之后,关于屠呦呦和青蒿素的讨论和争议也随之而来。
  获奖消息揭晓在北京时间17:30,从那时起到现在,短短几小时内,已经有数篇讨论屠呦呦的文章新鲜出炉或被重新搬出来。综合来看,多是跟屠呦呦本人的争议性有关,另外也有关于青蒿素的讨论。本文综合微信公众号生物谷、凤凰探索,以及果壳网和网易新闻等,呈多家之言,请自辨。

关于屠呦呦的争议
  过去几十年,屠呦呦在学界是个话题人物,她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多篇相关文章(多是2011年发表,盖因屠呦呦获得了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指其性格和做事方式有争议性。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早在拉斯克奖颁发之前就高度评价过屠呦呦的研究工作。他提到:“我们作为无争议方试图和屠呦呦交流也有一定困难,不理解她把中医研究院的原始材料至少有段时间收藏在自己家,不愿给我们看。”但查过一些相关的非公开资料后,他还是得出结论: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证实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
  另外,根据香港大学金冬燕教授刊文表示:“屠对发现青蒿素有重大贡献,瑕不掩瑜,还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屠有其科学局限性有其人格缺陷,对此也应直言不讳。”
  另外,对于屠呦呦当初落选中科院院士,该文也给出了三个原因:
  我个人认为,屠当时落选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屠在发现青蒿素过程中的关键性贡献有一定争议,由屠一人将此发现整碗端去确有不妥,而更要命的是屠本人自我介绍也确是言过其实。第二,屠无论在北京或各地同行中特别是当年从事青蒿素研究的同事中声誉不高,得不到有力的支持。第三,屠试图通过行政权力施压受到反弹。
  关于第一条,屠的贡献似在提出乙醚提取方案并在当年的保密会议中介绍,但屠的工作据信是在被调出同事提出的乙醇提取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屠对分离活性单体及结构测定也可能确实没有实质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屠与协作组内其他同事之间也不是师生、指导或从属关系,而是互相比较独立和平等的协作关系。
  尽管如此,我个人认为她对发现青蒿素还是有原创性重大贡献的,但提出乙醇提取的原始思路、独立分离到活性单体及测定结构的同事功劳也不在其下。在当时组织大协作的历史背景下,协作组起到任何个人都起不到的作用。作为个人本应更加积极地肯定其他作出重大贡献者。这方面周维善老师在2008年的访谈中就做得至少要比屠好一些。
  关于第二条,我记得当时领导上是做过认真调查的,但听到的几乎无一例外全是负面的评价,有人指其贪天之功为己有,有人指其压制他人,有人指其愚昧和学识不足。当时领导上得出的结论是选屠作为当年协作组的代表难以服众。从屠最近接受美方采访时的态度和措词,我可以理解她之所以被人诟病的部分原因。
  第三条,屠找国家领导作出详细明确和措词严厉的批示,指出青蒿素的重大贡献并明言屠应当选,结果起了反作用。历年以来控告屠的信件和材料满天飞,查下来还真有一些事得到证实。根据当时中国院士选举的惯常做法,屠也就注定要落选,并非有什么特定的权威人士一定要拉其下马。
  同时,该文也进一步对中国院士选举制度进行了抨击,认为中国院士选举“荒腔走板”:
  由屠的落选可以看到,中国院士选举的一个弊端就是过于注重学术贡献以外的问题,有时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如何将焦点放在学术成就方面,将之作为压倒性的评选标准,应是两院今后的努力方向。人无完人,评院士主要应该评正面的贡献,不应扒粪和揪小辫。评院士的标准不应随心所欲,而要尽量客观。强调学风是对的,但抓住一点小事不放就过分了。
  同样是2011年,根据果壳网上小组的一篇分析《说到青蒿素和屠呦呦,其实争议挺多呢,我讲讲我了解的,大家补充》中也对屠呦呦有些讨论,该文文风相对就比较幽默风趣一些了,在肯定屠呦呦的同时也有对屠性格方面的剖析:
  说来说去,我是支持青蒿素的发现应该归于屠呦呦的。借用饶毅他们论文里的话:由于1)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2)具体分离纯化青蒿素的钟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3)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粗提物高效抗疟作用以后进行的,获得纯化分子也晚于钟裕容,所以,青蒿素的发现被归功于屠呦呦。
  不过查看资料可知,屠呦呦这个人真的非常不得人心,她性格太差,做的很多事情也非常霸道无理,活该受到这么多的质疑和反对,有些质疑确实直中要害,比如屠呦呦名为组长,但在工作中是否是研究小组的PI?她是否霸占组内成员及其他合作者的功劳?是否故意抹杀竞争对手的成就?饶毅说她还私藏了一批中医研究院当年的原始材料,秘不示人,让很多事实无据可查……有人说她之所以没有被评为院士,很大程度上就是性格所累……
  屠呦呦获奖,是否是对中药的一次奖励?
  作为一个“三无教授”,屠呦呦却接连斩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还得了!
  无论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还是屠呦呦一个人的荣誉,国外大奖的评审们总该有自己的判断力吧。
  在今天诺贝尔奖公布后的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屠呦呦获奖,是否是诺奖对中药的一次奖励。诺贝尔奖委员会给出的答案是否定。该委员会称屠呦呦获奖是为了表彰她在受到中药的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
  远在2011年的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被描述为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
  《科学》杂志曾报道称,“拉斯克奖重新点燃了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的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
  尽管争议仍在继续,但是屠呦呦毕竟拿到了中国人第一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相信随后关于她的讨论或争议仍将继续扩大。这是一种中国现象。
  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九流 发表于: 2015-10-6 09:59:05|显示全部楼层

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背后的4点疑问

vvLp-fximrxn8218817.jpg

文章来源:“科通社”微信号
  当地时间2015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方法,美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cxEV-fximeyv2797185.jpg

  中文名:屠呦呦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
  出生地:浙江宁波
  出生日期:1930年(庚午年)12月30日
  毕业院校: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主要成就:创制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多次失败后在实验室中屠呦呦终于从青蒿叶子中成功提取青蒿素,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百分之百的抑制率,2011年9月12日获得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奖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舆论对此议论纷纷。为什么诺奖会颁给发明青蒿素这项成果?屠呦呦为什么是青蒿素研究的主要贡献人?这项成果是否应该归功于中医呢?此外,为什么屠呦呦能得诺奖,却还不是院士呢?

为什么诺奖会颁给青蒿素这项成果?
J7uQ-fximeyw9538210.jpg

低温提取实现技术突破,但没有提升到理论高度
  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表示,屠呦呦的发现人道主义意义更加重大。疟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自古以来死于疟疾的人口远远超过死于战争的人口,为征服疟疾各国科学家都在做艰苦的努力,但一直没有攻克。我国科学家屠呦呦通过科学手段从天然材料中提取青蒿素,在攻克疟疾方面做出了了不起的贡献。
  姜韬解释说,青蒿素用水提取的话,活性低溶解性差,屠呦呦的重大突破在于用乙醚在低温下提取青蒿素,既保持了活性,又极大提高了纯度,技术意义很大。如果没有技术上的革新,就得不到高纯度的青蒿素,药物也就达不到疗效。
  科学发展首先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最为宝贵,理论突破意味着我们对世界有了全新的更高认识,所以很多科学家更希望自己在理论上获得更高的成就和认可。物理学奖理论上的突破多一些,比如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和丁肇中。此外技术性诺奖占诺奖比例也相当多,如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尼尔斯·杰尼发展了单克隆抗体技术,给人类带来很多检测手段甚至治疗疾病机会;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的凯利·穆利斯发明PCR技术;以及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桑格合作研发了快速为DNA定序,极大推动了人类对基因和蛋白质的认识。
  屠呦呦获得诺奖是由于技术出现突破而获得了一种新药,其研究也并不是普遍性的技术。当年青蒿素制备出来后对疟原虫有很好的杀伤作用,但是具体的原理是什么,能不能根据这个再涉及更多更好的药物,当时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些问题,没有提升到理论高度,因此屠呦呦获得的是技术性诺奖。

人道主义意义堪比发现青霉素
  尽管历史上技术性诺奖并不鲜见,人道主义意义重大的恐怕还真没有。姜韬说,作为一个科学家,能对人类发展或者解决人类痛苦有巨大贡献是极光荣的事情。尽管对屠呦呦的发现尽管在理论上没有直接的大推动或者提高,但对人类的贡献堪比发现青霉素,区别是发现细节上有所不同。弗莱明通过实验观察到青霉附近的细菌都被抑制了,然后进一步深究,工作相当完整。而且弗莱明开创了人类对于自然微生物的认识--原来自然界微生物间的竞争可以为人类借鉴,这为利用微生物之间制约找到对人类有益的药物提供了一整套科学的系统的方法,开创了一个领域,事实上,此后很多抗微生物的药物源源不断的发现了,人类不再惧怕微生物类的疾病。屠呦呦的发现比较个案一些,借鉴了古书,逐渐深究,进而对于治疗疟疾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未来是否会推动其他领域的研究,还需拭目以待。

青蒿素研究为啥主要贡献人是屠呦呦?
_80K-fximeyw9538227.jpg
中国启动青蒿素的研究,是特殊年代的特殊需求。20世纪60年代初,美越战争期间,疟疾肆意横行,严重影响到战争形势。然而,当时的北越政府缺乏相应的研究机构和科研条件,他们只能转而求助于中国。为了研究出抗疟特效药,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了“523项目”,意在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时的中国众多老科学家、研究人员已经被“斗倒”。1969年1月,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简称“中药所”)的屠呦呦被任命为该研究所参与这项任务的小组组长,时年39岁。
  期初,屠呦呦从一些疟疾单秘验方集中筛选了一些药物,主要集中于胡椒,因效果不够好而放弃。1970年初,屠呦呦因另有任务研究工作中断,其组员余亚纲与军事医学科学院派来协助中药所工作的顾国明一起查阅整理文献,以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汇编的《疟疾专辑》为蓝本并筛选出重点药物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用水煎或乙醇提取,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焦岫卿做鼠疟筛选。
  据顾国明回忆,青蒿出现过60%?80%的抑制率,而根据焦岫卿的回忆,青蒿素当时对鼠疟的抑制率达90%以上。1970年后期,顾国明调回原单位,余亚纲因其他任务调离523小组,于是中药所的“523任务”处于停滞状态。

屠呦呦率先提出青蒿素提取的关键方法
  1971年6月,全国“523领导小组”由原来的国家科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国防科工委、卫生部、化工部、中国科学院6个部门改为由卫生部、总后卫生部、化工部和中国科学院三部一院领导。
  在卫生部领导的敦促下,中药所重新组织力量进行筛选。屠呦呦仍担任组长,并与钟裕蓉等其他组员继续提取了120余种中药,郎林福和刘菊福做动物筛选,未获满意结果。
  屠呦呦提出复筛曾经显示效价较高的中药青蒿,后改用沸点比乙醇低的乙醚提取青蒿,最终在1971年10月4日得到对鼠疟具有100%抑制率的青蒿中性提取物。
  1972年3月8日,屠呦呦作为中药所的代表,在全国“523办公室”主持的南京“中医中药专业组”会议上报告了青蒿乙醚中性粗提物的鼠疟、猴疟抑制率达100%的结果,引起了全体与会者的关注。
  1972年8月,屠呦呦带队在海南岛观察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疗效。组里的其他成员倪慕云、钟裕蓉以及助手崔淑莲在所里进行有效单体的分离,11月8日,分离得到三种结晶,即青蒿素Ⅱ。但很可惜的是,中药所用青蒿素Ⅱ赴海南开展的临床试用效果很不理想。1973年下半年到1974年期间,中药所的青蒿素提取工作一直进展不顺,也未能再提取出青蒿素开展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但与此同时,参加过南京会议的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魏振兴等人借鉴经验,应用乙醚及酒精,于1973年11提取出7种结晶,其中第5号结晶因抗疟有效命名为“黄花蒿素”。而在1973年4月,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的罗泽渊也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并暂时命名为“苦蒿结晶Ⅲ”,后改称为“黄蒿素”。此后,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提供的黄蒿素在临床验证中显示对恶性疟有极佳的疗效。
  可以说,在数十个单位数百余位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青蒿素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发成为一个与以往抗疟药化学结构完全不同的抗疟新药,后来又在多个单位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下开发成功青蒿素衍生物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及其复方等大量有效的一线抗疟药,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这是我国科研团队在当年科研设施落后、资金匮乏的条件下创造出的对世界医学的一项重大贡献。
VoiG-fximeyw9538242.jpg

发现青蒿素的主要贡献者应为屠呦呦
  需要指出的是,“523项目”由中国政府主持,中国中医研究院是其中的37家参与单位之一,屠呦呦是其下属中药研究所任命的参与该项工作的小组组长,最初的小组成员只有2?3人。
  正因为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作战,是全国数家单位共同努力开发出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因此,到底谁是发现青蒿素的主要贡献者也存在一些争议。有些人,在提出提取方法及纯化后,屠呦呦并没有发表文章,而且提取的结晶临床试验结果也很差。据此,云南与山东两个小组认为,是他们首先提纯出抗疟有效单体,而他们获得青蒿素的方法也是独立想出来的。
  对此,著名学术期刊《细胞》曾发表过一篇名为《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的调查文章,详细梳理了“523项目”的过程和细节。该文认为,该项目组织了来自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5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但由于“523项目”具有军事机密的性质,项目的研究结果是不允许向外公布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发表科学论文也是不可能的。这种种原因导致这项工作当时并不被523项目以外的人所知,但课题的研究信息与进展还是以报告的形式在研究人员的内部会议上进行了自由的交流。
  该调查研究证实,1969年1月后,屠呦呦被作为北京中药研究所523课题组的组长,领导了对传统中医药文献和配方的搜寻与整理。1981年10月,屠呦呦在北京代表523项目首次向到访的世界卫生组织研究人员汇报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成果。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长期研究青蒿素的历史,曾撰文详细推介屠呦呦及该项工作。饶毅认为,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此外,具体分离纯化青蒿素的钟裕容,也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而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粗提物高效抗疟作用以后进行的,因此,青蒿素的发现应主要归功于屠呦呦。
  85岁高龄的屠呦呦早已淡出公众的视野,北京科技报联系了其原供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中药所询问并转达了屠呦呦的意见,“屠老师对公众的关注表示感谢”,但如今她年事已高,已经不再接受媒体的采访要求。
  毫无疑问,青蒿素的发现及功劳争议,是中国特殊的科研条件和体制下出现的案例。作为青蒿素研发成果的代表性人物,屠呦呦获得国际科学界的赞誉,这是对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的认可。不过,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些为青蒿素研发做出了贡献的其他科学研究者。

青蒿素研究的功劳属于中医吗?
  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布后的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屠呦呦获奖是否是对中药的一次奖励。诺贝尔奖委员会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该委员会称,屠呦呦获奖是为了表彰她在受到中药的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
  那么,青蒿素跟中医青蒿素、跟中医的古方关系是否紧密呢?
  有机化学有一门学科叫天然产物化学,也就是天然产物的提取和制备,目标是从天然产物中获取对人类可能有用的特别是有治疗作用的化学物质。屠呦呦用的是有机化学的方法,并不是传统中医。提取青蒿素必须用有机溶剂乙醚低温萃取,是传统医学里没有的技术。恰恰相反,如果利用传统中药来煮的话,药物活性就全部破坏掉了。从古书里得到一些启发,用现代的方法从天然产物中获取天然物质,不能说是中医。西方医学和东方传统医学有很大的不同,基于有效成分的不论是合成还是提取都是现代医学的基本方法,而传统中医基于阴阳五行冷热湿寒概念。
  中药研究所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和本草开始,同时收集地方药志,这样涵括了历代医术、地方文献和民间秘方,同时找老中医,汇总了2000余种内服外用方药,从中整理出一本《抗疟单验方集》,里面有640多种草药,其中包括青蒿,另外那些声称有抗疟能耐的药物也都没有拉下,可以说是一次中医抗疟方剂药物的大总结。但是,重点筛选还是没有成功,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还不如胡椒有效。
5k3R-fximeyv2797234.jpg

  1700年前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官方说法则是,首先因为中药青蒿包括两个品种,学名为黄花蒿的具有抗疟作用,而学名为青蒿的作用很弱,中医则用的是青蒿。其次绝大多数中药用煎熬等高温方法配制,青蒿素在温度高于60度时就完全分解了,不可能对疟疾有任何治疗作用。最后屠呦呦在葛洪的《肘后方》中发现是这样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才意识到一直用高温提取,很可能破坏了有效成分,因此改用乙醚提取,于1972年成功地发现了青蒿素。
  方舟子也曾撰文表示,青蒿素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有很多化学药最初都是以植物为原料提取或合成的,例如阿司匹林、达菲,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它们是中药。
  不过屠呦呦“在中药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的传奇经历,相信会对传统中药的研究形成一波较大的推动。

为什么屠呦呦不是院士?
  十几年前的教科书上,青蒿素就被称为中国最接近诺奖的科学成就。而在2011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后,媒体更是把屠称为“中国最接近诺贝尔奖的人”。现在,媒体在提到屠呦呦时都说她是“青蒿素第一发明人”。但在学术圈内,屠呦呦是否可以作为青蒿素发现的代表人物仍有很大争议。
  南方周末2011年的一篇文章则这样写到:
  由于“523”项目是一项庞大的合作研究工作,前后有全国各地不同单位的数以百计的人员参与其中,因而青蒿素的发现在过去很多年里都被强调是集体成果。
  例如,2006年由原全国“523”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剑方主持编写的《迟到的报告》一书,就这样强调:“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但可以断言,从传统医药中,用现代的科技手段研制成功一种新结构类型的新药,发明证书上的6个单位中,无论是哪一个单位,以当时的人才、设备、资金、理论知识和技术,哪一家都不可能独立完成。”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吴毓林2009年亦在一篇回顾文章中表示:“虽然30年后的今天我们也听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从他们的字里行间看不到‘523’项目参加人员的协作奋斗,但是这改变不了青蒿素是团队协作成果的事实……”
  吴毓林所说的“不和谐的声音”,指的是屠呦呦当年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书以及《科学时报》的一篇报道。后者在文中写道:“青蒿是一株救命草。找到它的人,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
  屠呦呦无法当选院士,或许是因为有反对者,青蒿素研究主要归功于集体功劳,屠呦呦不能将功劳独揽。香港大学教授金冬雁曾在科学网博客中分析称,发现青蒿素过程中的关键性贡献有争议,在评选院士过程中,屠呦呦在学术同行中声誉不高屡被举报。
  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说,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
  目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都要经过候选人公示,接受投诉,投票等环节。最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中提到,候选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5周岁。超过65周岁的候选人,获得6位院士提名即为有效,本学部院士不少于4位。年龄超过70周岁的候选人被提名次数仅限1次。
  根据新规,现在84岁的屠呦呦很可能难以当选院士了。
  (本文由北京科技报《科技生活》周刊采编制作,部分内容引自赛先生、澎湃新闻,新媒体编辑/郭圆宇。版权作品,转载须得到授权。合作联系微信:科通社)
 楼主|九流 发表于: 2015-10-5 21:59:02|显示全部楼层

屠呦呦获拉斯克奖曾引争议:集体工作为啥只颁她

源自:中国青年报
  “拉斯克奖评委会很聪明,我觉得太聪明了。”李真真兴奋地有些手舞足蹈。
  这位中科院专事科技政策的研究员指着一篇刚看到的文章,为其中一个细节击节叫好──本年度拉斯克奖评委会问候选人:“如果你获得了这个奖,你认为还有谁应该获奖?”
  候选人不约而同在自己名字后添上了屠呦呦及其他有贡献的人。“这是基于同行认可的选择过程。”李真真说。
  李真真感慨于这一环节设置的智慧,当游戏落幕,屠呦呦一人登上了领奖台。
1dmZ-fximrxn8212749.jpg

  屠呦呦或拉斯克奖。(△科技栏目配图)
  伴随着屠呦呦斩获国际大奖的欢呼,国内的质疑声同样强烈,一时“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无数人纠结于这样一个“悖论”:一边是这样重大的成果往往是一个团队合作的产物,是集体贡献;一边则是重大的国际科技奖项一般都是颁给个人。
  而在李真真看来,屠呦呦争议折射出了中西方评奖文化冲突,其背后,则是我们长期以来对科学家个体原创思想的忽视,而这恰恰是科学创新的本源。
  我们的传统是讲集体主义,西方是突出个体
  “这是集体的工作,为什么给她一个人?”
  “为什么大奖只颁给一个人?我也做了重要贡献。”
  ……
  连日来,在科学界知名网站科学网上,类似的疑问所激起的讨论跟帖络绎不绝,一句“屠呦呦能获得大奖,是一个团队努力多年、经过190次失败的结果”的总结回顾,更是被各方广为引用,这一话题也引起不少大众媒体的关注。
  在李真真看来,出现这些质疑主要是因为大家对西方评奖制度不了解,“我们的传统是讲集体主义,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人,‘成绩是大家的,功劳是集体的’;至今,国内科技评奖依然主要是奖励项目,科学家的名字多是以一个集体的形式呈现。”
  西方的科学传统恰恰与此相反:大多奖项都是突出个体,科学奖励源于对科学发现优先权的承认,这是来自于科学追求独创性的内在逻辑。首先就是奖励“优先权”:即关注在重大的科技成果中,谁第一个提出思想或者方法路径。
  李真真就此阐释,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学科细分,现代重大的科学成就,往往都必须凝聚集体力量和智慧,但西方之所以一直坚持把重大奖项给予个人,“就在于这是对一个基本科学理念的回归,科学的进步缘起于独创性的思想。”
  屠呦呦这次获奖,拉斯克奖评奖委员会的三点评奖依据为此提供了最佳注解:一是谁先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二是谁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三是谁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
  “美国人不会把奖颁给一个具体做事的人,而会颁给告诉你做这件事的人。”在李真真看来,拉斯克奖评委所宣扬的这一理念,国内还有一个熟悉和接受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屠呦呦争议’也提供了一次科普的机会”。
  事实上,获奖引发争议不仅仅出现在中国。
  李真真介绍,这种状态在全球科学界很正常,诺贝尔奖的奖励中也同样出现过不少争议。
  然而,西方更多争议的是“优先权”的认定,到底是谁先提出创新的思想路径。比如日本去年获得的诺贝尔奖也曾引发学术界讨论,其中争议的正是与德国科学家谁来占有“优先权”。
  “世界上从来没有任何一种科学发明完全出自一个人,为什么到了中国,类似的重大奖励就必须摊到每一个参与者身上才算公平?”一位学者撰写的反思文章激起了不少共鸣,“我们仍然对过时的平均主义、平衡观念心向往之,仍然没有树立起成熟的获奖心理。”
  多奖励个人才是国家创新的源泉
  对于个人获奖,一个普遍的忧虑是,太强调个人会导致科学界在研究中不合作不共享?
  李真真的答案直截了当:西方一直强调“优先权”,但事实上,众所周知的是,他们的合作与共享却做得很好,贝尔实验室等一个单位产生若干诺贝尔奖得主早已是科学界的佳话。
  多年来,李真真对国外科学奖励运行模式多有研究,她发现,西方科学界打破这一“怪圈”的秘密就在于:研究中每个人的贡献都得到了承认和回报,比如他们的工作在晋级和薪酬有体现,而相关论文也同样被接受。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别敦荣教授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
  别敦荣教授认为,“屠呦呦获奖引发争议背后,暴露出的是我国多数科研团队中都可能面临的问题。”
  在别敦荣看来,国内的科技大奖获奖署名一般都是多人组成,所以对于核心贡献认定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被包容了,而如果一旦只奖励给一个人,冲突大多就会显现。
  “根源就是‘官学不分’”。别敦荣教授对此一针见血。
  别敦荣教授分析,当下,国内科技界极少数有职有权的专家垄断着大量研究课题和巨额经费的现象早已广为诟病。有高教研究学者就曾向中国青年报披露过一个典型案例:973首席科学家七成头衔带“长”。
  别敦荣教授说,很多成果中,组织者、主持人并不一定是原创思路的设计者和提出者,主持人的思想不足以创新或者他根本没有时间创新,需要由其他参与者来提供,原创性的思想得不到重视,学术至上的氛围难以出现,形成的必然是扭曲的导向机制。
  这也正是不少人担心的问题:强调个体价值,或将成为某些行政领导和学术权威攫取学术资源、学术成果的正当理由。
  一位科学网网友就此留言,我的导师在课题中贡献最大,但是辈分不够,原本可能在国内大奖报奖署名中排在后几位,如果仅仅奖励个人,那只有等待出局的命运。
  “如果不能打破官学不分,简单地照搬个人授奖模式,屠呦呦争议的各类畸变仍将存在。”别敦荣教授说。
  李真真则建议,应该建立制度化的规则来认定谁占有“优先权”,“科学研究必须承认和奖励提出原创思想的科学家,多一些奖励个人的,这才是国家创新的源泉,关键是设定合理规则选出让人信服的那一个。”
  李真真说,谁占有优先权的确认,在国际上有通行的标准,比如奖励需要科学共同体来认可,发表论文的通过论文引证就可以追溯;或者在学术会议上谈论一个思想或者技术路径,都有严密的记录可以查阅。
  她曾对美国建筑师学会评奖进行过专题调研。
  该学会所有奖项中最高级别的是金质奖章,设立于1947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金质奖章每年最多只能有1位获奖者,以奖励对建筑理论和建筑实践有深远影响和贡献的人。
  李真真介绍,在该项评选公开发布的评奖规范中,对于谁提名、谁推荐和谁接收、谁评审,均有着清晰明确的标准、回避制度。对于利益冲突,政策文本甚至包含了这样的细节:推举者不能是被提名者所在公司的雇员或上级。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3-19 10:05, Processed in 1.544403 second(s), 3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