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联想服务22年后,为联想PC的发展做出不可替代贡献的杨元庆,也终于熬成主人,他将有权力将自己持有的股份的一部分授予其他人(就像一个真正的企业家那样),其中甚至可能包括外籍高管。不过这些高管首先必须对联想有充分的信心,因为他们得像他一样掏钱购买。他的这一表信心行动,显然是柳传志不久前决定将公司完全交给他的重要原因。目前联想集团市值约566 亿港元,杨元庆增持的8% 已经增值近50%。 还有越来越多的少壮领军人物浮出水面: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他在主持联想集团与神州数码拆分过程中的公允和有条不紊得到了柳的赏识),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在加入联想之前曾在美国多家投资机构担任重要职务,是联想控股的国际金融通),融科智地总裁陈国栋,陈绍鹏以及刘军等等。 柳传志念着这些名字,就像一个农民数着刚刚卖粮所得的钱,除了已经出现在前台的,他还可以为你说出一长串位于幕后的名字。如果你当面问这些人,他们每个人都可以说出不止一个如何被柳传志所发现、打磨的故事。 “柳总总是鼓励我们进步,并给我们提供一切可能的机会。”联想控股旗下联想之星孵化器投资部副总经理周自强说。2004年联想集团宣布并购IBM PC业务前夕,他以柳传志全职翻译的身份加盟联想控股,但他告诉柳传志他还想试试其他工作,于是2009年他获得了现在的这份工作。 实际上,只要你符合下列条件,就有机会成为联想控股某个业务的领军人物:有很高的追求,有坚韧的毅力,把企业利益放到第一位,情商比较好,胸怀比较大,能积极帮助公司寻找更好更优秀的人才,学习能力很强。满足这些要求的人凤毛麟角,但柳传志坚持宁缺勿滥,而一旦认准一个人,他就不会轻易动摇,且会想方设法为其提供一个独立的舞台,并帮助其成为这个舞台的主人。 “在2000年之前由于企业文化没有很好建立起来,领军人才选拔和培养成功率非常低,但现在我每选择十个人,中间会有五个人能出来,另外五个人虽然不能领军一方,也能做到不错。”他不无得意地说。这也羡煞了其他商界人士,HTC掌门人王雪红就对《福布斯》中文版表示,“柳传志先生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个人,不但把企业做得很好,还让很多员工都有一个非常好的舞台,这方面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不过除杨元庆和郭为外的其他领军人物和潜在领军人物尚无法完全“主人”化。目前这些人中的部分在上次联想控股职工持股计划实施时拥有了部分股份,比如朱立南拥有约1%股份,但柳传志的“主人”标准是每个领军人必须在其所负责的业务中拥有可以发生重大影响的股份数量。柳传志原本计划让各个业务单独上市,但现在改变了主意,这些人只能等到联想控股整体上市时完成其“主人”礼了。不过一些伏笔已经埋下,比如此前在为农业、房地产等部门确定注册资本金时,他都采取了保守的数字,因为他认为这样可以确保领军人们在将来购买公司股份时只需支付更少的价格。 于是,问题又回到:二级火箭能否顺利起飞?迄今,联想控股在实业领域的成功仅局限于PC相关领域。尽管公司曾在2000年前后试图在互联网领域有所作为,但并没有成功。进入手机领域也有一些年,但也不能算成功。现在,公司能否在如此多、而且完全不同的新领域取得成功?一方面,柳传志寄希望于他选中的领军人物们的能力和联想的管理功底,“我们从一开始就对企业管理的基础建设看得很重”,不过他同时又敦促“一定要压住阵脚,到2014 年形成第一级火箭就不错了”。另一方面,他则对他称之为“三军联动”的模式充满信心,即在新业务、投资业务和联想集团之间形成互动。 具体来说,农业、化工材料、物流等领域的业务整体上都由联想控股自己直接运营,除了在产业链的个别环节上采取外部合作的方式,包括与国外公司合作;但直接运营的业务并非意味着全部由其从零开始培育出来,他们可以是联想投资和弘毅投资所投的企业,退出时由联想控股接盘,形成三赢的局面。目前,联想控股旗下的神州租车就采取了这种方法,联想控股目前持有该公司的股份超过51%。 在投资业务和联想集团之间的联动则包括:如果联想集团希望购买某些高科技公司,但一时又看不清楚时,联想投资可能先以风险资本的方式投入,在时机成熟时再卖给联想集团;如果联想集团内部一些有能力的人愿意离开公司建立某一领域的技术型公司,联想集团可以以技术占一部分股份,联想投资和弘毅投资也可以投资一部分资金,目前类似的联动案例已经发生多起。最后,他还会亮出自己的“核武器”,即二十多年的创业和管理经历。“这个行业更喜欢乔布斯、比尔 盖茨这样的,(他们)带出光辉产品,带出一条道。我更多的是研究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律,怎么让这个企业做扎实,做稳。我拿这个规律,在弘毅投资、联想投资的企业里面做了大量的实验。”他认为如果将这些经验与资本、领军人的能力相结合,就能在很多领域形成壁垒。 实际上,他的这些经验已经成为联想大家族文化的一部分,渗入到每一个领军人物和员工的骨髓,并对新业务产生积极影响。以弘毅投资为例,和同行不同,该公司成立了一个强大的管理咨询部门,以帮助被其投资的公司。该部门的负责人原是刘军手下的一员大将,在金融危机最严重时,其中的一家企业出现现金流问题,是该部门派出的人担任CEO帮助扭转局面。 联想之星则是柳传志输出自己理念和价值观的另一个平台。2008年前后,为了帮助老东家中科院解决技术产业化难题,他成立了“联想之星”项目,亲自担任讲师,对中科院体系的创业公司提供一年制的免费培训──虽然起初这并不为内部人所看好,它让联想控股每年多开支数百万元。 现在人们发现该项目是一举数得。迄今该项目已经培养了超过200名创业家,并且培训的对象不再局限于中科院体系,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推荐所在地方的高科技园的创业家,并推出了短期班。为了更好帮助学员,公司成立了一个4亿元的天使基金,目前已经向19个成员企业投资了1.5亿元,这些项目中的一些有可能成为联想投资和弘毅投资的投资对象。不过,柳传志似乎并不想成为像巴菲特那样的纯粹投资家,虽然他对巴菲特将继承人名单提前公布出来、三年一调整的做法非常赞赏。他打算在公司上市后再等两年就退休,但他已经决定不把公司交给自己的子女,目前最热门的接班人是联想投资掌门人朱立南。 相比巴菲特,柳传志似乎更喜欢做个实业家。“我还是有一种实业情结,希望将从投资上赚到的钱,最终返回到实业上。”即便是投资,他也喜欢积极地介入被投资企业的具体运营,就像一个创业导师一样。他将联想控股定位为“制造卓越企业的公司”,而他自己毫无疑问就是那个制造卓越企业家的人。但也有人担心,他是否会将自己的这种“实业”情结与“投资”业务需要的完全不同的决策体系搞混──那可能会很危险,据说在朱立南创建联想投资业务时,就曾提出过类似的问题,他承诺不用实业思维妨碍投资决策。将这两个领域兼顾的想法,一直都对中国企业家们产生无穷诱惑力,但成功者却很少,更多的是两者最终都不精。 不过如果柳传志的新计划成功,将可能意味着中国公司中迄今人数规模最大的造富行动。“我们的富豪,永远不会是上浮。布斯富豪榜的那种富豪,一两个亿就行了,几十个几百个这样的富豪是应该的,几十个一百个人财富在一亿元以上,经过努力肯定是可以做到。”他放言预测。至于自己的财富,他似乎并不在乎──尽管那可能是一个大得多的数字。“再多的财富对我有意义吗?就在要不要给家里请一个厨师这样的事情上,我太太也得合计半天。”他半开玩笑地说道。他太太是个数码迷,他主要通过她了解苹果等公司的新产品使用情况,而他自己则只使用联想的产品。 在一定程度上,他将自己的幸福感建立在了联想这个“大家庭”的兴衰上,而为此他也开始更多的关心这个国家的兴衰(典型的中国传统中“家国天下”思想)。2006年他成立了非营利性组织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会员几乎囊括了中国当今最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他称“想和民营企业里面做得很大、比较正派的人一起弘扬商业正气”。 半个月前,他带领俱乐部的37名企业家考察了纽约、华盛顿、新泽西、费城和旧金山的政经界,与他们会见的人包括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美国副国务卿霍马茨、Facebook的扎克伯格等人。“中国民营企业声誉一直不是太好,比如质量、知识产权等,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希望能借此行亮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风采和态度。”而在之前的另外一个场合,他则提醒俱乐部的企业家们“不要忘记自己是谁”。
人民币问题绝对不是美国根本问题,但要美国解决劳动力成本,也没办法。美国的问题是劳动力成本过高,发展高科技可以使政府收入提高,但解决不了就业,美国有大量蓝领,我们计算过,他们的蓝领工资比我们高八倍,中国北京一个蓝领月收入为两千多人民币,折合成美元300 多。在美国一个家庭每年五六万美元才差不多。联想在美国有三千多员工,没解聘这些人是因为我们有其他方法降低成本,很多小公司去美国自然要减少这个成本。美国人必须自己认真考虑,让年轻人再学习,美国和中国有很相同的地方,华尔街等地方政府都在从战略角度考虑问题,欧洲政府考虑很少,至少没有系统的去考虑怎么办。 欧洲的问题总体来讲竞争能力对于一些像西班牙,希腊这样的小国是个问题,衰退的关键是过度的福利政策,努力不努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回报,中国和印度都起来了,他们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中国人一天工作多少小时,他们一天工作多少小时?
IT行业有几个大的发展空间。PC业务本身产品形式会有很大改变,比如台式机改为笔记本,今后手机、平板电脑,还有电视、个人云等,但由于现代化建设,今后无论什么都离不开它,它永远会充满活力;中国制造能力很强,不管毛利率多低,只要量大;核心的操作系统和CPU还是以国际公司为主,中国实力够了也会做,但光靠研究所做肯定不行。联想第一款乐Phone不太成功,完全是联想研究院脱离产品部门自己做出来的,现在我们成立了MIDH部门,从研究、产品开发、供应链等结合一起,新的乐Phone2比iPhone差在哪里?乐Phone不太好,我们推倒重来,现在乐Phone2很大好处是语音输入,比如“今天晚上我们家吃饭是蟹粉狮子头”,一个字都不差,这部P70,1,400多块钱,性能也非常好。关键是把组织架构调整好,在中国光是研究院所做有问题,必须和企业联系起来,联想在能力够,品牌够时,会挑战更高领域。 其次是应用领域,比如网上采购,网上各种服务,有高潮低潮,都在往前。将来传感器做好后,对物联网的发展也会有大的推动,如无锡太湖蓝藻监控。还有病人看病的,我投资了一个做医院检验系统的公司,医院不用自己做检测,即便三甲大医院,有些病是很少人得的,建一个这样的系统不划算,这家公司的系统和美国医院连接起来,由那边帮助诊断。电脑的应用将变化无穷,又比如电视,将来可能会有不戴眼镜的3D电视。这些是美国的强项,中国比较差,不是光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差,与我们的教育有关,关键是民营企业太短,国有企业当官的自己都做不了主,根本没把心思放在这方面。我在这方面努力很多,但等我们积累够,我已经老了,必须让下一代来实现。但时间久了,总是会去做研发的。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