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晚间消息,“两会”期间,政协委员、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建言,中国应培育国际性跨国零售连锁企业,带动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走向国际。 目前,低成本是“中国制造”在国际竞争中的主要武器。随着全球原材料、能源和土地的涨价、劳动力成本和环保成本增加,出口税收优惠减少,中国制造面临巨大挑战。 张近东认为,在当前“流通决定生产”、“订单就是一切”的背景下,培育中国的跨国零售连锁企业有多重意义: 首先,可通过跨国零售连锁企业的采购订单,逐步推动“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从低端的中国加工、中国劳动到高端的中国发明、中国技术、中国设计;从OEM(贴牌加工)到ODM(委托设计生产)再到OBM(自主品牌营销)。 第二,可借助跨国零售连锁的优势,架设中国制造通向全球市场的大通道,结合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建立“全球市场与大制造”的“协同~集成~管控”机制,实现“消费力与制造力”的跨时空的深度结合。 第三,跨国零售连锁可按照产业规律与消费规律,创新商业模式和市场规则,形成新的竞争格局,拉动制造业遵循“新的游戏规则”,真正推动专业化分工和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最后,跨国零售连锁企业与“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在战略层面形成竞合关系,全维度的“协同~集成~增值”,成为全球价值链的主导者,使中国制造摆脱目前“全球价值链末端”的不利地位,最终在其牵引下,中国制造将实现产业升级,走出高消耗、高污染、高成本、低利润、廉价出口的困境,参与全球产业深度分工,抢占全球市场制高点,整合全球资源,推动中国从“世界制造中心”向“世界创造中心”转变。 张近东认为,跨国零售连锁企业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载者,也是国家经济的主要竞争力,涉及到国家经济的创新、变革与转型。因此,培育国际性零售连锁企业是一项国家经济战略工程,首先应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进行规划。 他还建言,政府应积极发挥扶植作用,可借助国家关系、政府关系、外交关系、经贸关系等,采取财政扶持、金融支持、外海投资政策、法律援助等,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开展跨国的投资、兼并、重组、收购等活动,培养跨国零售连锁企业。 ●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