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838|回复: 0
  
 Apr 发表于: 2010-3-27 19:24:43|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 郭庆祥怒揭画界黑幕

 [复制链接]
  日前,中央电视台二套连续五期播出央视主持人王小丫与著名收藏家郭庆祥,著名画家石齐、龙瑞就艺术品市场的诸多热点问题进行的访谈,一时成为行内外热议的话题。这档名为《艺术品市场热点对话》的节目,就近年来文物艺术品市场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节目中,郭庆祥怒揭某些利欲熏心的所谓“当代国画名家”粗制滥造、简单重复、自己造假等欺蒙收藏家血汗钱的卖画黑幕,引来主持人王小丫和石齐、龙瑞的重视。节目播出后,引起艺术界广泛反响和公众关注,一些观点被称搅动了收藏界的“一池春水”。
  某些画家不是为人民画画,而是为人民币画画
  节目中,郭庆祥谈到的一次亲身经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第一次发现某些画家不顾艺术品质量,“不是在为人民画画,而是在为人民币画画”,是在1994年。那时候他刚刚涉足收藏界不久,经荣宝斋的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位画家,当时觉得这位以人物画“见长”的画家名气很大,也对他的创作比较关注,当时预定了这位画家200幅作品,结果不到一个月,画家说有100幅可以交货了,荣宝斋也给装裱好了。郭庆祥觉得很惊讶── 创作速度这么快呀!于是,郭庆祥就和画家相约,到其画室“观摩”了一下,结果发现,这位画家画画的过程,就像工厂生产一样,先把100幅画中人物的形状都勾勒出来,然后再把100幅画中的人物的脑袋画出来,然后再画100个身子……最后还有学生替他盖章……郭庆祥当时就觉得很震惊,以前自己认为很神圣的艺术创作,竟然是这样……
  在与王小丫的对话中,郭庆祥痛批一些所谓艺术家,“他们上了电视言必称唐诗宋词,靠传统装点门面,最多不过算个好教师,绝算不上好艺术家。”指的就是这位“流水线”画家。郭庆祥说,××名气那么大,可他绝对不敢在中国美术馆开个人画展,因为他知道自己展出来的东西都是自我重复。
  但郭庆祥表示不愿意公开××的名字,“提他名字我还抬举他了呢!”
  某些画家卖画不求艺术品质,只讲尺寸大小
  郭庆祥在节目中揭露的第二个黑幕,是某些画家按尺幅卖画,不求艺术品质,只讲尺寸大小的现象。他谈到,曾经找有些所谓的著名的大画家求画,这些画家一接电话,先问要多大的画?要几尺的?感觉就像买布一样,仿佛不是在买画。难道艺术是像买布一样,用尺来衡量价值的吗?
  对郭庆祥的这个观点,许多书画界和收藏界人士都有同感。其实,论尺卖画从古到今一直是中国书画交易的一种主流形式,当然,某些名家力作虽然尺幅小,但依然具有超高的艺术含量,但是,尺幅大的画作更能吸引大众的关注,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画家论尺卖画,本来无可厚非。但是问题在于,当今的某些画家,尤其是某些在市场中炙手可热的大画家、名画家,对创作过于随意,不论内容,不论创作的精细程度,把尺幅大小看做画作价格高低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思维模式,显然背离了艺术市场的正常规律,用一些网友的话说,是“跑偏”了。
  一些收藏者全靠专家鉴定,无异于赌徒
  “我国现在根本没有鉴定家这一职称,但在艺术品市场上却常常出现所谓的鉴定家、鉴定证书,不客气地讲,这就是欺骗。”在与王小丫谈到艺术市场存在的问题时,郭庆祥话锋直指艺术品拍卖、收藏中的怪现象,并称其为“艺术怪胎”。
  郭庆祥在节目中讲起一个真实的故事:“2008年春,我突然接到北京荣宝拍卖行打来的电话,称荣宝斋拟退回我在1997年作价50万元送拍的白雪石、亚明的两幅大画,并让我退回50万元费用。理由是一些专家一直认为这两幅画是假画。我听了非常高兴,那两幅大画现在远不止当年那个价格了,但当我去取画时,荣宝斋又说什么也不给,说继续上拍了。原来,这期间他们拿着画去找白雪石,白雪石当即确认‘这幅画是我1995年给郭庆祥画的唯一一幅新体裁的山水画,画上还画有几匹小马和羊’。”
  郭庆祥说,有的所谓收藏家,连齐白石、张大千等大师基本情况都不太了解,却号称专收大师作品。“前些日子,一个有三五年玩书画历史的北方藏家,居然花了数十万元买了一张很不‘严谨’的齐白石《花卉》,明眼人一看就知有问题。熟识他的人既为他惋惜,也很直白地说这是早晚的事。原来这位藏家一向买画都靠专家来掌眼,至于作品好坏,连最基本的判断都没有。”
  郭庆祥认为,乍一听你会帮他骂那位专家不地道,可细细想来,这样的人能称为收藏者吗?明摆着这不是在收藏书画而是在赌。“据说,这位收藏者这些年买画前很少自己亲眼看一看,只要专家说好,他就会斥资买。说他是在赌博并不为过。与赌场不同的是,他把赌注全放在那位专家身上,自己一点辨别能力都没有。这样把宝押在别人身上,买到假画也是在所难免的了。”郭庆祥感慨道:“像这样喜好冒险的收藏者在现实生活中还真不少。”
  媒体介入,有望净化艺术市场
  通过央视经济频道的节目,郭庆祥说出了很多收藏者的心声,也揭露了绘画界的一些丑恶现象。节目播出后,在艺术界和收藏界反响强烈。有人表示,王小丫与郭庆祥的对话虽然内容沉重,也令人感到很痛心,但是如果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却是令人欣喜的── 因为央视财经频道这样的主流媒体已经开始关注当代中国绘画界和艺术品市场的核心问题,相信会对艺术品市场的净化起到一定作用。
  ■延伸阅读
  收藏界传奇人物郭庆祥
  1992年,酷爱书画的郭庆祥开始涉足艺术品收藏,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他在收藏界接连创造神话:1997年,他用48万元买入傅抱石的《二湘图》,2002年在广州嘉德拍卖行以500万元卖出;1998年,他以180万元买入一幅李可染画作,2002年在瀚海拍卖行以1000万元卖出;1997年,他在瀚海拍卖行买入徐悲鸿《立马》,2003年在广州嘉德拍卖行以380万元左右卖出;2005年,吴冠中的《鲁迅乡土组画》和《龙须岛社之家》均拍出639.2万港元,成为那次拍卖会的“双冠王”;2006年,吴冠中的《长江万里图》以3795万元的成交价,刷新了中国内地油画最高纪录;2007年,吴冠中的《交河故城》以4070万元的价钱落槌,创造了内地当代艺术家国画拍卖的最新纪录。有报道称,他卖画所得收益相当可观,大约在8000万元。当别人拥有一张吴冠中的画就如获至宝时,他已经默默收藏了100多幅吴冠中的作品,随便卖出一幅就能赚10倍左右,被称为“吴冠中作品的幕后推手”。
1.jpg
2.jpg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pr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Apr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4 01:22,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