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930|回复: 0
 Apr 发表于: 2010-3-21 03:00:51|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 “淘唱片”淘成收藏家

 [复制链接]
  ──访今起举办“黑胶唱片封套展”的沈次农
上海音乐厅为庆祝建成80周年,即将举办一系列活动。从今天起在音乐厅二楼举行的“沈次农珍藏黑胶唱片封套展”,因形式的独特和内容的丰富,引起了乐迷们的关注。昨天布展时,看到墙上挂满整整齐齐的唱片封套,沈次农高兴地说:“这些封套走出家里的橱柜,静静地挂在这里,我似乎又听到了旋律在飘荡。”

沈次农是本报的高级编辑,也是一位资深乐评人。因为从小热爱音乐,收集唱片成了他的人生一大爱好。谈起自己的收藏来历,他说:“上世纪80年代初,市场上音乐唱片开始多了。但是,每月的工资根本买不起进口唱片。所以,只好去淘15元一张的黑胶。不知不觉之中,这个爱好保持了近30年。”黑胶唱片又称LP,从上世纪初开始,经历了单面、双面、单声道、立体声以及78转、33转等各种技术阶段,到上世纪80年代由于CD技术的兴起,逐渐退出唱片市场。沈次农说:“这些年一有机会出国,我都会带上几个专门装黑胶的袋子,走街串巷淘唱片,虽然辛苦,但乐趣无穷。”

在沈次农家的客厅里,打开大大小小的橱柜,看到都塞满了黑胶唱片。随手取出一张在唱机上播放,柔和的音乐顿时弥漫四周。黑胶唱片的录音因为未使用如今通用的压缩技术,声音相对更真实,层次感更丰富,音质还原度也很高。据他介绍,现在虽然也有模拟转数字的CD,但品种很少。黑胶不但品种多、片量小,而且因为已退出市场,绝大多数成了绝版,收藏的意义当然也不言而喻。

在这个爱好领域时间一长,沈次农也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信息。沈次农如今收藏了3000多张黑胶,绝大多数是古典音乐,当然也有几张“甲壳虫”的经典绝版。为了这次展览,他从藏品中逐张挑选,还撰写了大量介绍文字。他说:“上海音乐厅是上世纪30年代建成的,当时正是黑胶唱片的时代。现在把这些封套放在这座音乐建筑的厅堂里展览,让这些出自不同年代的唱片,能被更多的人了解,这是蛮有意思的。”(信息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杨建国、郭新洋 )
沈次农(左)向观众介绍藏品沈次农(左)向观众介绍藏品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pr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Apr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20:39,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