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73|回复: 0
 任牟 发表于: 2019-12-31 14:19:01|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19年] 钟楼背后的故事

 [复制链接]
源自:北京晚报
2c05-imkzenq1520901.jpg
  钟楼里的大钟。蒋晨明摄
  ▌蒋晨明
  转眼就要到新年了,新年祈福有一个传统习俗,那就是敲钟。敲钟去哪里?当然是钟鼓楼的钟楼。但很多人只知道敲钟,却不知道这钟背后的故事。
  先说这钟,那可是相当的厉害。它制造于明永乐年间,钟身高5.5米,下口直径有3.4米,钟壁厚12到24.5厘米,重达63吨,是目前中国现存铸造最早、重量最重的古钟,堪称中国的“古钟之王”。
  钟身如此庞大,浇铸势必复杂,何况几百年前的铸造工艺还比较原始。相传,皇帝颁旨后,大臣就召集了全国有名的铸钟匠人,并命最著名的工匠为工头,带领大家铸钟。这可是件大工程。于是,就在今天钟鼓楼的西边,组建了一个临时的铸钟厂。但奇怪的是,这钟无论怎样铸,要么是声音不对,要么就是颜色或钟形不对。眼看到了期限的最后一天,再铸不好钟,匠人们都要人头落地了。老工头愁眉苦脸不知如何是好。就在太阳快落山时,老工头的女儿突然纵身一跃跳进了熔炉。结果,这次铸出的大钟不仅铜色正,声音又大又好听,皇上也很满意。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
  如今,“铸钟厂”这个地名在公交站报站时还能听到,并且在钟楼西边留下了一个铸钟胡同。今天前往钟楼敲钟祈福的人们,一定要记住这背后感人的故事。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任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任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任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任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任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任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17:34,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