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92|回复: 0
 何旦 发表于: 2019-12-31 14:19:01|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19年] 鲜为人知的清末大理院

 [复制链接]
源自:北京晚报
0ccf-imkzenq1518060.jpg


大理院大楼整体呈“日”字形
dac1-imkzenq1518053.jpg
  首博展出的大理院复原模型。地图为宣统元年千步廊一带示意图冯晨清制图
  ▌姜宝君
  近日,首博举办了“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的展览,其中颇受关注的是清末大理院的复原模型。这座西洋风格十足的建筑,在“中国风”浓郁的展厅里格外显眼。
  大理院首先是一个机构,它是清代末年成立的“最高审判机构”。首博复原的建筑,正是当时大理院新修建的衙署(主体建筑为法庭与看守所)。尽管这栋建筑存在的时间并不算长,从它修建完成到被拆除,总共不到五十年的时间。但是,它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非常重要。大理院大楼开工修建后不到一年,清朝便灭亡了。此后,这栋建筑最终得以修完。民国初年,大理院依然是北洋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所在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仍然作为法院在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大理院大楼被略加改造,又成为新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办公地,直至1958年才被拆除。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西方势力的不断冲击下,清政府不得不进行改革,实施一系列“新政”。
  清政府在政治体制上作出了巨大尝试: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实行“丙午改制”,对中央官制作出大规模调整。清廷当年颁布的一系列官制改革的上谕中,有一条对后世带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刑部著改为法部,专任司法;大理寺著改为大理院,专掌审判。”
  随着这条上谕的颁布,诞生了当时的“最高审判机构”:大理院。这也被看做近代中国全新司法体系的建立。从名称上说,大理院是从大理寺延续而来。但是从实质来讲,大理院与大理寺有着极大区别。
  在清代,大理寺是审查重大案件的“三法司”之一(另两个是刑部、都察院),“刑部受天下刑名,督查院纠察,大理寺驳正,而刑部之权特重。”到了清末,大理寺变得可有可无,在戊戌变法中,大理寺甚至还被裁撤,归入了刑部(不久后,又复设大理寺)。
  在颁布这项谕旨后的第二天,清廷任命法部左侍郎沈家本(1840-1913,中国近代法学奠基人,其故居位于西城区金井胡同)为首任大理院正卿,并把大理寺卿正三品的秩品,改成正二品,还任命原来的太常寺卿刘若曾(在这次改革中太常寺归为礼部)为大理院少卿,正三品。这一系列措施表明,大理院远非大理寺的简单“改名”,而是实实在在的升级。
  作为新成立的官署,寻找合适的办公场所成为头等大事。地位尴尬的旧大理寺署衙(刑部衙署的南侧,靠近西交民巷东口)显然不能再作为大理院的办公地。因此,颁布成立大理院的上谕公布一周后,大理院便会同法部尚书戴鸿慈,向皇帝启奏,“赏给衙署及公所”。
  当时,因为工部也做了调整,被裁归为新成立的农工商部,大理院请求将工部衙署拨给大理院使用。在奏折尚未批复前,大理院暂借法部(“丙午改制”中将刑部改为法部)衙署办公。
  有趣的是,因为当时是官制改革初期,很多官署的办公地点悬而未决,旧的工部衙署被好几个官署盯上,农工商部甚至还想将工部衙署改为内城工艺局。因为大理院在奏请时间上占得先机,工部衙署最终被大理院“先到先得”。第二年,大理院又奏请銮舆卫旧署拨归自己使用。
  銮舆卫,即銮仪卫,清末避宣统皇帝名溥仪名讳,改称“銮舆卫”。銮仪就是皇家銮驾仪仗之意,銮仪卫是直接负责管理帝后车驾仪仗的机构。清初,它是由明代延留下来的机构锦衣卫和旗手卫(类似军乐队)合并而成。
  由于工部衙署本身空间并不大,无法为大理院提供法庭等建筑,于是,沈家本提出了新建衙署的建议,其中占最“大宗”的是修建法庭和男女看守所。
  宣统元年,经过估算后,大理院会同度支部(户部)奏拨银二十八万两(法庭二十万两,看守所八万两),修建新衙署。这在国库吃紧的清末,实非易事。因为清政府对于大理院的重视,大理院新办公场所的建设非常慎重。大理院“饬令曾经游学外国之司员周览地势,绘具图式”,并详细调查搜集东西各国大理院法庭规制和建筑式样的资料。另外,大理院还在官署中专门设立了工程处,奏调民科推丞(大理院下属官职,分为刑科推丞与民科推丞,分别类似于刑事法庭庭长和民事法庭庭长)周绍昌统领该项工程。周绍昌“精明廉干,前曾督造法律学堂,于工程素有经验”,同时还遴派熟悉工程的司员一同负责。工程处对各方面事宜进行了周密详尽的研究,最终确定了建设规划。此后,大楼正式交由通和洋行设计,公易洋行建造,并于宣统三年(1911年)正月十九日举行了开工典礼。
  整整七个月后的农历八月十九(阳历10月10日),武昌爆发革命起义,几个月后,清朝宣告灭亡。但是这栋建筑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最终建成了。
  建成后的大理院大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风格完全为西洋式。主入口在建筑中央,上有五层钟楼,两端转角处各有高五层的塔楼。这也是大楼的标志性建筑。建筑学家梁思成,这样评价它:“政府近代从事营建之始”。
  这栋大楼分布着大理院的职能部门,地下室为候审处,一楼为办公室,比如法官办公室、律师办公室等。二层中央为大厅,后为大法庭。首席法官、检查总长、法官及其秘书用房等都在二楼。三楼主要为办公室、评议室。
  大理院这个新式机构与它建造中的西式办公楼,与皇城脚下其他衙署有着明显区别,这对于当时处于风雨飘摇的清政府来说,显得意味深长。不过,没来得及看见它建成,清政府便走向末路。这座西洋建筑,在此后以另一种方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何旦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何旦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何旦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何旦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何旦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何旦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22:44, Processed in 0.1092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