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19|回复: 0
 王亦 发表于: 2019-12-31 10:39:04|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19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强信号

 [复制链接]
源自:企业观察报
原文标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强信号

  2019年12月10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自1994年以来每年举行一次。
  会议指出,中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事实上,“三期叠加”最早提出于2013年:含义是“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此次中央再提“三期叠加”,被外界解读为,中央对于经济增速下降的必然性已经有所预期。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预计,2020年GDP增速可能小幅放缓到6%左右,顺利完成翻两番目标。同时,他提醒,2020年经济运行存在三方面问题和风险趋势:一是中小型房企和部分民企经营风险可能增加。二是区域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三是旧动能失速加重经济下行压力。
  提“稳”29次
  2019年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6.4%、6.2%和6.0%,这引发了外界对于四季度“破6”的担心。以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中国经济要守住增速不低于“6”的底线,必须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重点依然是基础设施投资。上述保“6”的观点,在12月引来了大批反对之声。反对者表示,“6%”并非是神圣的界限,过度刺激会带来过高成本,增加风险。
  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宏观政策的要求,不再是“强化逆周期调节”,其表述调整为“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要求“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由此看出,决策层对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仍相对谨慎。
  综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文,2018年4900多字22次共提到“稳”字,2019年4500多字共29次提到“稳”字,频率明显提高。例如,2019年提到了“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稳定就业总量”“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等。
  东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沈新凤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的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2020年经济形势的认识偏谨慎,强化了小康目标,且对“稳”诉求较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2020年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因此稳中求进总基调不变,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要求不变,‘六个稳’的具体要求不变。”
  沈新凤分析,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具体内容看,民生保障得到了高度重视,聚力就业、养老、住房三大环节,同时在科创、改革、开放等方面多箭齐发,后续政策留有很大想象空间。展望2020年,增量提质相关政策有望继续出台和落实,为经济托底,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完满收官。
  减税降费重在巩固成效
  与2018年“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不同,2019年的会议强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和“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事实上,自2019年下半年起,中央关于减税降费的表述就已改为“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
  “在2018年减税1.3万亿元、2019年超过两万亿元的基础上,地方政府的日子非常紧。”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静文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预计,2020年再加码减税降费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向东则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减税降费政策是否加码还要看经济运行情况,相机决策:“目前看,首要的是落实好已有的减税降费政策,促使这些政策落到实处发挥效力,重点在于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增强企业对市场风险的应对能力,扩大投资再生产的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力工具,2015年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新增限额逐年扩大,从最初的1000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1.35万亿元,2019年达到2.15万亿元,此前市场普遍预计2020年专项债将超过3万亿元,但本次会议对专项债只字未提。多位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或会控制专项债增量,规模可能小于此前的市场预期。
  “去杠杆”悄然淡出
  与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不同,2019年这一表述调整为“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语气不像2018年那么严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三大攻坚战中的位置也由此前的第一变成第三。
  王静文认为,作出上述调整,一是由于“我国金融体系总体健康,具备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二是因为如果要实现稳增长的目标,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容忍杠杆率上升。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晓晶此前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下一步要把更多工作放到调整杠杆内部结构上去。具体看,企业去杠杆要更有针对性,更加精准,主要是僵尸国企和融资平台;居民杠杆率仍需保持适度稳定;中央政府要加杠杆,置换地方政府的隐性杠杆,但需要相应的制度约束。
  “去杠杆”悄然转变为“稳杠杆”后,“补短板”成为202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2020年哪些领域需要“补短板”?相比于2019年12月初政治局会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表述,此次会议更加具体,既有重大设施建设,也有补短板工程。
  不过,以基建领域为代表的“补短板”还存在一些掣肘。“扩基建最大的难度应该还是资金来源问题。”王静文分析,基建项目较难产生现金流,对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就更为依赖。在地方政府债务收紧和金融监管加强的背景下,旧的融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如何保证资金来源,进而实现项目高效运行和财务可持续,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
  (编辑:王星)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文中图片除非有标注外,均来源于网络。如若发现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qygcbs@163.com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亦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亦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亦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王亦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亦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亦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01:12,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