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73|回复: 0
 沈寺 发表于: 2019-12-31 05:59:04|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19年] 也要讲讲古人的“后来”

 [复制链接]
源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阿金
  凿壁偷光的故事,大多数人都不陌生,勤奋好学的匡衡曾是多少学子的榜样。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好学少年长成后的故事呢?其实,匡衡后来官至宰相,告老还乡时还被封了安乐侯。但只过了几年,这位安乐侯就将自己的封土扩大了四万亩之多。最终,他因“专地盗土”被贬为庶人,不久便穷困潦倒而死。
  勤奋好学成就匡衡仕途,品行不善又让其走上毁灭──就此而言,长大后的情形尤其是老年不光彩的一页非常有必要讲讲,尤其对于孩子,可以明白更多道理,学会全面地、动态地看问题。
  《世说新语》的《周处》,就讲得相对全面。都知道周处最初被乡亲们列为“三害”之首,除虎斩蛟失而复回得知自己的风评,遂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文章用两句话结尾,“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其实这篇文章写到“处遂改励”为止,结构也算完整,但最后一句“终为忠臣”,进一步证明“古人贵朝闻夕死”的道理。还有“司马光砸缸”,孩子们都耳熟能详,记住了这位古代少年的勇敢机智。试想,如果让孩子们知道司马光后来的人生历程,了解到他的“为国为民”事迹,榜样的形象必然更加丰满。
  古人的“后来”,无论是其小时候的逆转,还是其小时候的顺延,都是不容回避的事实。既然是事实,全面客观真实地讲述总有益无害。假使一个孩子犯错后以周处为榜样,起码知道周处后来成了忠臣,会因为抉择的正确而愈加自豪。设若孩子学习少年司马光的勇敢机智聪明,也了解司马光在北宋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可能也会萌生出将聪明“用之大处”的积极。同理,孩子若看完了匡衡的一生,怕是也会明白,拼命好学的同时还要品行端正,才是真正的“善始善终”。
  讲讲古人的“后来”,不仅是对历史的负责,更是对读者尤其是对孩子负责。课本上没写也无所谓,老师可以学学《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也可以学学《伤仲永》的作者王安石,略加变通在课本之外顺带说上一两句,对于懵懂儿童的启发将是巨大的。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沈寺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沈寺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沈寺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沈寺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沈寺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沈寺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08:15,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