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826|回复: 0
 Apr 发表于: 2010-1-28 18:04:17|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字画] 复原“格言”重刻西山格言碑 本土经典红全国

 [复制链接]
  “做官是苦事,不是乐事;是利人事,不是便己事;是立名事,不是求利事。要明白这个道理才许做官。”这是一则在万州传箴言活动中传递频率极高的箴言,摘自万州的西山格言碑。
  碑文中的句句经典,原本已散失民间,只剩零星口耳相传。在上世纪60年代的特殊时期,西山格言碑被毁。77岁的万州老人陶梅岑,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致力于发掘、校勘和重刻西山格言碑。
  陶梅岑的个人行动,得到了万州人的响应,成了万州人的集体行动,区委书记、区长也亲自参与。
  在万州的读经典、传箴言活动中,西山格言碑的内容大热,被广为传颂,甚至不少80后,也把西山格言碑的内容用作自己的QQ签名。
  宝贝面世:重刻西山格言
  万州文化名人陶梅岑介绍,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万州西山碑和晚清拔贡谢献庄万州西山格言碑统称“万州双璧”。后者原位于万州西山公园钟楼底层大厅一座高约5米、四面各宽1.3米的巨大石碑上,曾镌刻着28则处事格言共961字,堪作做人处世的道德行为规范。
  这些格言一度广为流传,海内外闻名。虽然此碑于上世纪60年代初被毁,但一些老万州人至今仍念念不忘,心口相传,用碑文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教育子女。西山格言碑是三峡人心头的一座人文丰碑。
  “经典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万州的西山格言碑碑文就是值得一读的‘本土经典’。”万州区文广新局局长谭光龙告诉记者,2004年春天,时任万州区长吴政隆从来信中获悉万州这一瑰宝,即要求有关部门认真校核,重刻面世。
  吴政隆为此撰写的《重刻西山格言碑记》:“世有睿智,凝成格言,镌之于石,以冀流传。今有万州西山格言碑,重新刻石面世,此举堪赞。……斯格言碑通俗易懂,明白晓畅,无时不可读之。一读心警,二读思慎,三读憬悟,教诲将伴终生,受益不可估量。”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寻找优质石材,即将重刻西山格言碑。
  本土经典:教诲代代人
  自1984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西山格言碑发掘、校勘和重书的,要算77岁高龄的陶梅岑先生。这位土生土长的万州文化追梦人说:“几经校订,如今终于有了一个公认准确可靠的格言碑文本,自己已完成了西山格言碑颜楷重书,只待择石镌刻面世。这便了却了我对万州文化追梦一辈子最大的心愿。”
  陶梅岑说,格言的大部分内容,系作者披沙沥金,从历代经典中得来,但绝非原文照搬,而是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与剖析社会百态所做的二度创作,在内容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上都有所扩展与升华。
  更难能可贵的是,撰刻于68年之前的此碑,无半点歧视妇女、宣扬三纲五常之类的封建糟粕和迷信色彩。在这一点上,此碑更比历代许多格言名著高出一筹,足以跻身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林。所以,它不仅仅是万州的经典,也是重庆市和全国的经典,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陶梅岑称,西山格言与其他经典一样,都具有穿越时空、常读常新、激励人们前进的永久魅力。在部分人身上传统道德有所消减的时候,学习西山格言,对于警顽立廉、劝善除恶,提升公民道德,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定将起到积极作用。他希望充满睿智和哲理的西山格言,成为代代万州人的良师益友和人生旅途上永远的指南针!
  复原格言:全靠集体回忆
  西山格言碑的复原,靠的是万州人的集体记忆。
  据悉,包括陶梅岑在内,不少人不断做着碑文的访求、搜集与整理工作,想弄出一个准确的文本,供重刻此碑之用。但因为没有保存下此碑的照片和拓片,只能访求到少量手抄本或一些老人记忆的口碑资料。老人的记忆难以完全准确,而各个手抄本也难免有少量错讹。因而虽彼此大致相同,却存在若干小的差异。
  万州文史、方志工作者陆续整理发表和出版过几个格言碑文本,一次虽比一次更好,但仍存在一些分歧。
  2008年8月以来,区政协文联委和区文广新局、区文联先后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士反复讨论研究,字斟句酌,集思广益,终于集体校订出了一个公认比较准确可靠的格言碑文本,并经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吴政隆亲自审定,于2009年6月18日在《三峡都市报》上全文公布。
  这不仅为重刻格言碑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蓝本,也为“读经典”、“传箴言”活动增添了新的内容。
  格言签名:80后的新个性
  “少不勤学老时悔,闲不预备忙时悔,有不省用无时悔,醉发狂言醒时悔,安不将息病时悔……”在2009年万州闽天会展中心举行的经典诵读活动上,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吴政隆率领机关干部诵读西山格言,场上激情与掌声相伴,本土经典西山格言碑文牵引观众沉浸在哲理的思索和悠远的美学意境中。
  吴政隆在全区“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专题会议上指出,活动要融入万州元素,展示万州文化,“西山格言碑”就是身边的经典。
  “如欲成一个人,先要吃得苦,耐得劳;凡是做一件事,总要慎于始,奋于终。”“施恩于人而不望报,是大丈夫盛德事;受恩于人而必报之,是大丈夫快心事。”这是三峡学院两位大学生的QQ个性签名,万州区委宣传部一位干部说,碑文格言受到80后、90后青年广泛青睐,许多人还用作QQ个性签名。
  方本良:用影像为百年万州立传  “江河、峻岭、古宅、小巷……谁能留住奔腾的川江?谁能拥有壮丽的三峡?是你,用镜头在记录,用心灵在抢救。所有的流逝与成长,因你而清澈,因你而清新,一卷卷波澜壮阔的三峡影像史,为子孙、为人类留下最珍贵的记忆!”这是方本良获得“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时的颁奖词。2009年底,在他77岁时,他的摄影集《图说·百年万州》与读者见面了,现在主城的各大新华书店都能买到这部精美的图志典籍。
  方本良是万州老新闻工作者,曾担任过《万县日报》副社长。1991年,方本良退出了新闻一线,潜心研究新闻摄影。1993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他带上相机就出发了。15年来,他走遍了三峡库区山山水水,走过了库区将要淹没的11个县城,系统拍摄了600里库区重点历史文化遗存。“我拍摄万州、拍摄三峡已经有50多年了,也收集了近百年来记录万州的一大批老照片。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三峡工程启动以来,万州的变化是最大的!我都用镜头记录了下来!”方老朴实的回答着实让人感动。
  采访中,年近八旬的方老捧出一本《图说·百年万州》画册说:“我做了一本真实记录万州近百年变化的画册,算是对我半个世纪新闻摄影工作和图片收集工作的一个小结。”
  记者翻开这部以图片为主,图文并茂的表现万州近百年城市发展的画册,万州百年发展历史上弥足珍贵的照片映入眼帘。书中收录的约160幅新老图片和数千字的文字,都是抢救三峡城市文化遗产的见证。
  当记者问及方老的家乡情结时,方本良说:“我身为万州人,对自己的家乡更是有着满腔的热爱。在拍摄三峡的同时,也记录下了万州的历史文化遗存。目的就是用镜头记录的影像为百年万州立传。”
  方本良告诉记者,他对万州的系统拍摄,始于城市移民迁建开始,老城淹没前的大街小巷,古宅民居,古桥古树,名牌古店,名胜古迹,全都收进他的镜头。
  卫之祥:以赋为媒走进荣宝斋
  卫之祥不仅是万州的文化名人,而且他的书法以赋为媒走进荣宝斋,举办个人书法展。
  北京荣宝斋有“民间故宫”之盛誉,是荟萃精品、极品、绝品的国家最高级的书画艺术殿堂。自1672年成立300多年来,能走进这座艺术殿堂的都是全国出类拔萃的名流。2006年金秋10月,75岁的卫之祥受荣宝斋精品画廊邀请,在北京荣宝斋举办个人书法展并收藏其作品。
  2009年11月9日,他向记者透露了三年前以赋为媒走进荣宝斋的机缘。著名书法家马文光在北京卫之祥姨妹家里,看到卫之祥的作品,顿时眼前一亮,便同著名画家唐华一起极力向荣宝斋推荐,画廊经理胡鹏立即追踪到万州。
  卫之祥在荣宝斋展出了行书、楷书、篆书作品共计49幅。胡鹏经理说,“卫老的书法不仅给荣宝斋送来了一缕清风,而且也给当今浮躁的书法界带来了一缕清风!”
  据介绍,近年来,卫之祥以万州巨大的变化和自然人文景观为题材,先后创作了《万州赋》、《三峡赋》、《移民赋》、《太白岩赋》、《飞天赋》、《汉马赋》等19篇赋,是短小精美的大赋,可谓篇篇皆美文。
  本报记者 赵君辉 实习生 钟延
  三张名片:打造全国先进文化区
  记者从万州区文广新局获悉,该区以三张城市文化名片为依托,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发展,创建国家级先进文化区。在文化体制改革中,万州区采取“在呵护中成长,在成长中走向市场”的策略,让各个专业文艺团体得到了很好发展。目前,万州拥有三峡歌舞剧团、三峡杂技艺术团、三峡川剧团、三峡曲艺团、三峡京剧团、三峡艺术馆等专业文艺团体,一个区县拥有如此完整的文艺团体体系,重庆仅有,全国罕见。
  大型方言话剧《三峡人家》“惊艳”亮相,好评如潮。该剧剧本荣获文化部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现实题材话剧类十佳优秀剧本。
  《移民金大花》获得全国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大型现代川剧《鸣凤》正在成为万州区文艺界精心打造的又一力作。
  据悉,近年来万州荣获国家级、市级的优秀文艺作品达80余件。(信息来源:重庆晨报 赵君辉、记者李斌/摄)
陶梅岑展示自己书写的万州西山公园钟楼碑文陶梅岑展示自己书写的万州西山公园钟楼碑文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pr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Apr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16:33,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