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921|回复: 0
 Apr 发表于: 2010-1-13 18:08:03|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 唐代“三乐”葵花镜

 [复制链接]
  此镜八瓣葵花形,圆钮。钮的上方有凸起的长方框,内有铭文三行九字,点明“荣启奇问孔夫子”的主题。钮的左面为孔夫子,身着宽袖长袍,右手持龙头杖,举左手伸出两指作发问状。钮的右面为荣启奇,头戴冠,披鹿裘带索,左手操琴而歌,神态自若。钮的下方有一棵垂柳,镜面锃亮,略有锈蚀。

《列子·天瑞》中有云,孔子游泰山,见荣启奇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先生所以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有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入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

荣启奇的快乐很简单,他没有追求世人向往的荣华富贵、香车美人,也没有抱定什么“朝闻道,夕死可以”的壮志雄心追求什么真理、正道,他只是活着便觉得快乐无比,忍不住要鼓琴放歌了。每个人活着最基本的状态是人,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其他的身份,只是这样一种最基本的存在,没有任何附加,就被荣启奇引以为乐,如此纯粹的快乐世间又有多少人曾意识到呢?

古代社会中女子地位卑微,行为举止有很多约束,纵然才高八斗,也只能被困于闺阁之中;身为男子,便自由多了,可供发挥的天地也比女子宽广,在当时的社会,生为男儿身,可以披鹿裘带索,鼓琴于旷野之外,放声而歌,不必顾忌旁人侧目相向,如此自然自在怎能不快乐?

纵然识得自然自在之乐,可惜人生而有寿,常有英才出师未捷、壮志未酬已被无常召唤,此等知其乐而不得其乐的憾事实为人生之大悲!荣启奇健健康康活到九十岁,且仍可独行于荒郊之野,鼓琴而歌,想必那精气神也是极好的。知其乐又可得其乐,这样的美事岂非人生之大乐!

荣启奇那不自觉散发出来的快乐一定可以感染天地,难怪孔夫子见了他都要莫名惊诧发问。想必夫子是很欣羡他的,要不怎么弟子问起他最大的乐事时,他情不自禁地说是在暮春之际,在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歌咏而归。此等悠然自得之情与荣启奇的人生“三乐”岂非异曲同工、别有灵犀?不过夫子始终是夫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还要为他的“道”而辛苦奔波,这也许正是他的快乐。

《列子》一书相传为战国时列御寇所作。《述异记》中说,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立秋日则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潇洒快意。然而现实中,列子却穷而面有饥色,不过他穷得非常有骨气,拒绝郑国暴虐的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他的弟子严恢问他:“所有闻道者为富乎?”列子说:“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亡!”他认为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不知道作此“三乐”葵花镜者为何以此题材铸镜,也许他对荣启奇之“三乐”颇为欣赏,对列子之遗风极为向往。的确,那种简单、纯粹、飘逸、潇洒的快乐谁会不向往呢?也许越是在红尘中打滚的人就越向往、越渴求。也许照镜人照的不是镜子,而是镜花水月中那个虚幻迷茫的自我,渴望着能些许沾染些荣启奇旷达疏野之气,收得浮生半日之乐。(信息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张东)
唐代“三乐”葵花镜唐代“三乐”葵花镜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pr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Apr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4 23:05,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