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新浪收藏 二十世纪的北京画坛,既有宫廷艺术的传承,又有文人艺术的延续,同时在西方艺术的强势冲击下,京派的硕彦名宿们在传统艺术精髓和优长基础上进行继承与创新,用自己富有个性的画作为当时画坛带来缕缕新风。本文精选此次秋拍中五位北京画坛名家作品,请各位细赏。
相较于20世纪初期北京画坛的相对传统,齐白石笔下的蔬果题材无疑是时代的另类,寓居北平后的齐白石画了大量蔬果题材,赋予乡间生活以文人的审美趣味,以清新的时代新风成为20世纪京津画坛的一道绮丽景观。
 Lot 175
齐白石(1864-1957)多利双喜
立轴 设色纸本
戊辰(1928年)作
题签:(唐云题)白石老人《荔枝初熟图》真迹,□□□珍之,杭人唐云题。
题识:荔枝初熟影垂垂,寄语园丁好护持。灵鹊(雀)却非贪果实,偶来飞上最低枝。耀先仁弟之属,戊辰冬,齐璜。
钤印:木人、白石翁
出版:《散珍集成·二·齐白石卷》第7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
《银座风韵·银座美术馆馆藏作品集》第209页,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年12月
尺寸:133×46.3 cm。约5.6平尺
估价(人民币):1,200,000-1,600,000
是幅作于1928年,为齐白石衰年变法最后一年,呈现出齐氏成熟的绘画面貌。
齐白石曾云:“果实之味,唯荔枝最美”,且“如图第一”。齐白石的家乡没有荔枝,他对荔枝的印象,始自第五次远游广东钦州。齐白石曾在自传里记1907年事说:“回到钦州,正值荔枝上市,沿路我看了田里的荔枝树,结着累累的荔枝,倒也非常好看,从此我把荔枝也入了我的画了……”
是作延续了齐白石作荔枝取折枝构图的常用画法,以淡墨画枝干,枝上荔枝果实硕大饱满,色彩鲜艳,作者以汁绿染叶子、淡墨勾叶脉,栖息枝头的两只喜鹊相互对视,羽毛以重墨绘出,突显画面的重量感。
 拍品出版
 Lot 171
齐白石(1864-1957)葡萄蚱蜢
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杏子坞老民齐璜白石老人制。
钤印:白石翁、大匠之门
尺寸:103×34.4 cm。约3.2平尺
估价(人民币):300,000-400,000
是幅当属齐白石晚年作品,极富生命气息。左上角一只蚱蜢伏于葡萄叶上,蚱蜢刻画工细,腿部、躯干均充满了微妙的色彩变化。以湿墨大笔绘成的葡萄叶酣畅淋漓,似是一气呵成。成熟饱满的紫色葡萄自藤叶间垂出,以没骨法圈画,极富立体感,晶莹如生,鲜嫩欲滴。藤蔓蜿蜒曲折,穿插其间,如龙蛇游走。整幅作品墨彩淋漓,深得自然真趣。
齐白石晚年喜钤“大匠之门”印章,最早见用于三十年代的画作中,本幅所钤者常加盖于四十年代中期作品上。
 Lot 172
齐白石、陈半丁合作
鼠子恋葡萄
立轴 设色纸本
1945年作
题识:1。白石画松鼠。2。半丁补葡萄。
钤印:木人、年八十五矣、陈年之印、半丁合作之印、下笔知所从
出版:《怀瑾握瑜·齐白石精品集》图版43,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5年1月
尺寸:101×34.2 cm。约3.1平尺
估价(人民币):480,000-580,000
齐白石与陈半丁合璧之作,既多且精,形式多样,各臻其妙。是幅由陈半丁写葡萄、齐白石绘五鼠。葡萄叶子以陈氏擅长的小写意笔法绘出,复以墨线勾脉络,葡萄以淡色点染,透明欲滴,藤条纷披错落,向下低垂,笔法宛如草书般灵动,洋溢着郁勃的生命力。画面下方四只松鼠正怀抱葡萄大啖不止,另一只似乎晚来一步,方飞奔而至,憨态可掬,逗人喜爱。松鼠与葡萄动静相宜,妙趣天成。
 Lot 315
齐白石、陈半丁合作
荷花蚱蜢
成扇 设色发笺
题识:1。山阴陈年写于闲清居。2。白石著虫无地矣。
钤印:山阴陈年、半丁父、自然、木人
尺寸:20.5×53.5 cm。约0.99平尺
估价(人民币):5,000-7,000
金城精于摹古,功力深厚。这一时期,因为参与筹建“古物陈列所”,得到直接观摩宫内宋元名迹的机会,而对于个性画家他更是投入了高度兴趣,这一时期属金氏创作高产期,创作了大量习古佳作。
 Lot 185
金城(1878-1926)苍崖倚天
立轴 设色纸本
丙辰(1916年)作
题识:1。地迥别群山,苍崖半倚天。猿啼青嶂外,虎啸白云边。帝马留仙迹,星坛隐旧仙。瀑泉长曳练,谷涧暖生烟。古洞排虚险,高岩列碧藓。灵峰遥可望,异境到无缘。晓雾开还翳,晴岚断复连。樵歌音响亮,谷鸟镇翩翾。兽露孤峰侧,松欹怪石前。钓船溪外去,幽兴自年年。庚子秋仲于大歇堂中作此,天壤石溪残道人。2。丙辰十一月,北楼金城临。
钤印:北楼摹本、金绍城私印、一字拱北、吴兴
收藏印:许世英印
尺寸:261.5×40 cm。约9.4平尺
估价(人民币):220,000-300,000
是幅《苍崖倚天》绘于1916年,摹石溪本,为长幅巨制,堪称金城盛年临古代表作。此作以墨赭为基调,皴点繁密,极得石溪韵致,呈现出山川雄伟浑厚的气象。烟云、瀑布、溪水以圆劲流畅的线条勾画,山中茂郁的林木则笔法丰富,故密而不滞,尽展草木华滋之态。较之于石溪“粗服乱头”的渴笔、秃笔,此作笔墨之清润融入个人诠释,带有明显的金城特色。

 拍品局部
许世英旧藏。许世英(1873-1964),字静仁,安徽至德人,近代政坛要人,曾任北洋政府总长、国务总理,抗战前任国民政府驻日大使等要职,1950年赴台。
 Lot 180
金城(1878-1926)小姑山
立轴 设色纸本
甲子(1924年)作
题识:上方楼阁拟蓬莱,螺髻凌波一镜开。记得江行多韵事,推窗偷看小姑来。甲子冬日,吴兴拱北金城。
钤印:金城之印、藕庐
出版:《湖社月刊·第95册》第7页,湖社画会,1935年10月
《史物丛刊·56·领略古法生新奇:金城绘画艺术研究》图版50,并著录于第90页、第209页,(台北)历史博物馆,2007年10月
《中国近现代画家·金城画集》第128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5月
著录:《中国名画家全集·金城》第22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尺寸:99.5×48.5 cm。约4.3平尺
估价(人民币):150,000-200,000
是幅作于1924年,由拍品题跋可知,此幅为作者外出游历时的写生之作。这一时期金城已渐渐脱离临摹古人样板格式化的图形,开始对景写生,画面开始切合现实自然界真实的面貌。
 约1890年由中国海关税务司拍摄的小姑山照片
作品构图奇特,画绘一峰独立于画面中央,山石以小斧劈皴笔法刻画,山亭刻画工谨细致,山间树木以大笔苔点为之,极富葱郁之感。复以淡墨勾出四周碧波万顷,全图水天一片,有空灵、仙逸之感。
 拍品出版
清帝逊位后,一些王室贵胄、清廷遗老、宫廷画家依然活跃于北京画坛,他们成立松风画会,旨在延续清逸典雅的宫廷艺术。
请横置屏幕欣赏
 Lot 41
溥僩(1901-1966)百骏图卷
手卷 设色纸本
题签:清代贝子溥僩《百骏图》。市文物店藏。
画心:毅斋溥僩写。
钤印:秘华堂主人、贝子溥僩、毅斋、溥僩印信长寿
尺寸:45.3×230.5 cm。约9.4平尺
估价(人民币):300,000-400,000
拍品为国营文物商店旧藏。
清王室子弟多对鞍马题材情有独钟,这与其精骑善射的家族背景脱离不开。溥僴之父载瀛,曾于清宫中统领“上驷院”,日以御马为伴,以擅长画马名扬一时,开清宫皇室后人画马之风先河。溥僴、溥佐诸兄弟自幼受其父载瀛的熏陶和影响,均擅画马。
《百骏图》由溥僴绘制,画百匹骏马游憩于青山绿水之间,场面宏阔。构图繁复,虚实处理讲究。溥僴深谙李公麟白描造型,以稳健细劲的线条勾勒马匹形体,又借鉴郎世宁明暗法表现马匹的体积感,彰显骏马骨力风神。作者刻画精细,无论是马匹的皮毛质感,抑或远处的山林树石,无不刻画精细,经营得当色彩古朴典雅,清逸脱俗。
 拍品局部
 Lot 40
启功(1912-2005)云牵楚思横渔艇
立轴 水墨纸本
题识:云牵楚思横鱼艇,柳送乡心入酒楼。赵善长有此本,偶拟之,苑北启功。
钤印:元白、启功之印
尺寸:132×38.8 cm。约4.6平尺
估价(人民币):100,000-120,000
拍品为国营文物商店旧藏。
启功早年加入松风画会,后来进入故宫博物院博览历代名画真迹,从而带来画艺上的升华。启功常自言:“我的绘画老师都是文人教授的。”因此他的作品亦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画”的延续,笔性高,无甜俗气。
是幅题拟元代画家赵原,绘一江两岸,渔人垂钓,纯以水墨出之,多用渴笔淡墨,深得元人幽隐旷怀之逸气。
请横置屏幕欣赏
 Lot 79
王雪涛(1903-1982)花气袭人卷
手卷 水墨纸本
乙酉(1945年)作
题识:1。王武戏墨。
2。乙酉浴佛日,迟园晴窗,雪涛临。
钤印:王雪涛印、无陋山庄、王雪涛印、婆娑盦、雪涛四十以后所作
尺寸:33.5×267 cm。约8.1平尺
估价(人民币):5,000-7,000
是卷作于1945年农历四月初八浴佛日,临清初画家王武本,纯以水墨写就,此时的王雪涛处在深入取益研究传统绘画的阶段,他开始大量仿古,遍临名家墨迹。据他的学生萧朗回忆,在王雪涛家中张挂的古画中,便有林良、陈淳、王武等人的作品。
是卷依次绘绣球、牡丹、兰花、芍药、月季、荷花、菊、竹、灵芝、水仙、梅花等十一种花草,花朵之间位置经营错落有致,淋漓披纷,虽不着一色,却甚是儒雅。用墨温润淋漓,笔触随性,点画晕染生动洒脱,神韵俱足。
预展时间
中国书画 11月13日至15日 上午9:00至晚6:00
拍卖时间
中国书画(一)11月16日 上午9:30
中国书画(二)11月16日 下午2:00
地点
北京昆仑饭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