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37|回复: 0
 天真的猫 发表于: 2019-10-4 10:07:01|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19年] 新中国美术70年| 周煉霞鄭慕康笔下的《解放上海》

 [复制链接]
源自:澎湃新闻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祖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望过去,1949年是将是历史上的鲜明的记录,象征着新时代的开始。“澎湃新闻”将以艺术作品回顾1949年至今的多个历史瞬间,“以画述史”讲述艺术作品创作台前幕后的故事。
  本期讲述的是郑慕康、董天野、周鍊霞、吴青霞、朱梅邨、汤义方、潘志云共同创作于1957年的《解放上海组画长卷》,这些从旧式书斋中走出的老画家,在创作该件作品时都几乎都年过半百,却依旧在画面上求同存异,在画面中融入现实题材的严谨性和传统文人画之风雅之气:
  新中国成立后,画家们也纷纷拿起画笔,在作品中描绘战争中和解放后方方面面的动人细节,其中1957年郑慕康、董天野、周鍊霞、吴青霞、朱梅邨、汤义方、潘志云创作的《解放上海组画长卷》再现了1949年4月至5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的历史事件。
  他们完成创作的1957年,也正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造时期,这些海上画坛的旧式文人也走出书斋、走入火热的生活。通过绘画创作,纪念新中国成立时艰苦抗争的不朽岁月。
  《解放上海组画长卷》的作者郑慕康、董天野、周鍊霞、吴青霞、朱梅邨、汤义方、潘志云均是上海中国画院筹备时期人物画组的成员,八幅作品除一件为郑慕康、汤义方、朱梅邨合作外,其余均是每人独立创作一幅,分别为:《组织起来》、《反驻军》、《送军情》、《引路》、《攻掉敌人最后碉堡》、《刘行战斗》、《扫雷》和《抢救生产》,作品生动形象,人物造型准确,虽尺幅不大(每幅高40厘米,宽53厘米),但以小见大,反映历史真实,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人物画佳作。
487d-ifmectm0438580.jpg
  汤义方、郑慕康、朱梅邨《扫雷》

汤义方、郑慕康、朱梅邨的合作与单独创作
  在汤义方、郑慕康、朱梅邨合作的《扫雷》擅长连环画的汤义方负责画面整体创稿,人物画高手郑慕康承担起画中人物部分的创作,而画中景物的处理则理所当然地交由以山水画见长的朱梅邨。
  熟悉海上画坛的人大抵知道,这些画家们来自民国时代。1901出生的郑慕康(1901-1982),曾是上海美专的函授学生,以素描中的肖像画为主攻方向。后师从冯超然,得明代曾鲸晕染法神髓,将西洋画的明暗法、透视法和传统工笔人物糅合为一,擅长娴雅清丽的仕女画。
6a1d-ifmectm0438637.jpg
  郑慕康《送军情》
  郑慕康创作的《送军情》描绘了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于战前为解放军送情报,有力说明了站在人民一边的解放军胜利之必然。在这幅作品中,郑慕康的清丽画风还在,但却多了一份坚毅。
  同为冯超然的弟子的汤义方(1914-1980),出生于上海松江,攻山水、人物。山水以王石谷人门,上溯宋元,尤爱北宗写实风格。人物由改七芗入手,取法唐六如。“七七”事变时,远离家乡,前往郑州交通银行任职,以后又辗转潼关、西安、宝鸡等地,旅居生活达九年之久,业余坚持国画创作。
  新中国建立后,投入新国画和连环画创作,1954年起供职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连环画创作并任组长。《三国演义》连环画中《白门楼》和《舌战群儒》两册就出自于汤义方之手。
d3af-ifmectm0438691.jpg
  汤义方《组织起来》
  汤义方所绘《组织起来》以群众相互传讯开会的场景描绘,从侧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解放上海、有效接管上海所做的前期发动群众、把群众组织起来等的准备工作。
  朱梅邨(1911-1993)则从师樊少云和舅父吴湖帆,曾与叶恭绰、吴湖帆、张大千、冯超然等一起组织正社画会。1930年代故宫博物院举办赴伦敦画展,经吴湖帆推荐为保管员,得以观摩名画真迹。对朱梅邨的创作多有帮助。
90e2-ifmectm0438761.jpg
  朱梅邨《反驻军》
  在《解放上海组画长卷》中,《反驻军》是朱梅邨的单独创作,这幅作品展现了解放军主力总攻前,居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动与领导下,自觉有序地抵制当地国民党驻军的场景,以示有效配合了解放军的军事行动。

周錬霞、吴青霞等描绘解放上海的动静之间
  这组长卷中,周錬霞、吴青霞这两位女画家颇为引人关注,她俩与汪德祖、陆小曼并称,书画诗词均佳。
  其中吴青霞的《攻掉敌人最后碉堡》,以国画小品描绘枪林弹雨、炮声轰鸣的宏大战争场面,展示了中共中央为保护上海,使其少受损失而决定主要战斗在城市的郊外进行,部队攻进市区之后宁可多付出一些伤亡也不使用重炮的作战方针。
5b32-ifmectm0438823.jpg
  吴青霞的《攻掉敌人最后碉堡》
  吴青霞(1910-2008)为江南收藏家、鉴赏家吴仲熙先生之女。师从其父临摹宋、元、明、清各派各家工笔画。12岁就在家乡常州参加赈灾义卖画展,20多岁参加日本、法国、瑞典、意大利等多国画展;1934年与李秋君、周錬霞、陆小曼等组成中国女子书画会。人物、山水、花鸟、走兽均挥洒自如,以“鲤鱼吴”蜚声海上。耄耋之年将自己的绘画精品及丈夫吴蕴瑞共同珍藏的名家书画120余幅无偿捐赠给家乡常州。、
  潘志云的《刘行战斗》也同样表达了战争场面。潘志云(1913-1973)1939年起师从吴湖帆,临摹明清名迹甚多。他们的作品均已以传统山水的技法为基础,融入解放军战斗的场景,远处的炮火依稀可见山水画皴法的影子。
6d24-ifmectm0438882.jpg
  潘志云《刘行战斗》
  与吴青霞、潘志云描绘宏大战争场面相反,周錬霞的作品带着一丝诗意,她创作的《引路》刻画的是月黑风高之夜,老百姓划着小船为解放军战士引路的场景,反映了人民群众与解放军的鱼水之情。
1fdc-ifmectm0438995.jpg
  周錬霞《引路》
  周錬霞(1908-2000),14岁学画,17岁学诗学词。画风格清新,设色明净,诗词多佳句,“画如其人”,她“本身就是一幅仕女图”,迟暮之年依旧大家风范。她生性机敏诙谐,幽默风趣,来楚生为她篆刻“一目了然”印反映她洒脱自如的个性。
  董天野的《军民一家 抢救生产》将视角定格田间地头,描绘解放军战士与农民群众齐心协力抢救生产的画面。众多不同的视角共同连缀出一幅生动、立体的解放上海图景。
0437-ifmectm0439069.jpg
  董天野的《军民一家 抢救生产》
  董天野(1910~1968)早年就读于新华艺专,初从方涛学习国画,1945年投张大千为师。擅长连环画。40年代初,他的作品就常见诸上海大小报刊上,建国后为《新民晚报》美术编辑。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解放上海》长卷绘制于1950年代后期,其时正是在“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这些画家们也大多年过五十,这组作品折射出老一辈画家在进入新中国之后思想、情感上发生的变化,仿佛是对所处时代的积极回应。从诗书画印俱绝的画界好手到描绘这样的革命现实题材,笔精墨妙、生动活泼,既有现实题材的严谨性,又有传统文人画之风雅之气。整组长卷虽非一人所绘,然整体风格又能趋于一致,妙不可言。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真的猫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真的猫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真的猫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天真的猫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真的猫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真的猫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1 21:02,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