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58|回复: 0
 天真的猫 发表于: 2019-9-14 21:27:00|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19年] “中国式再起步:蒋文辉的藏地视觉志”将亮相伦敦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收藏
3dab-iepyyhi6438351.jpg
Wendy Jiang Exhibition_Digital_Landscape-展览海报
  英国伦敦亚洲中心
  Asia House
  63 New Cavendish Street London W1G 7LP 2019年 10月 15日~19日
  主旨论坛|当今中国语境下的业余画家|2019年 10月 17日 4-5 PM
  嘉宾招待|2019年 10月 17日 6-9 PM
  媒体专场|2019年 10月 17日 3-4 PM RSVP | lang.xiao@artouchconsulting.com
7483-iepyyhi6440331.jpg
阳光下的寺院墙之一,布面油画,2019,600×800mm
  “而所谓的业余性就是,不为利益或奖赏所动,只是为了喜爱和不可抹煞的兴趣”
  [业余]“这类行为的动力来自关切和喜爱,而不是利益和自私、狭隘的专业化。”
  ──爱德华 W。萨义德(1935 – 2003),《知识分子论》[译:单德兴]
  英国艺触咨询很荣幸于 2019年 10月 15日~19日在伦敦亚洲中心(Asia House)呈献来自中国上海的业余画家蒋文辉的首场个人作品展──“中国式再起步:蒋文辉的藏地视觉志”,展现艺术家眼中的藏地景观与人文风貌。
  蒋文辉 1970年出生于中国新疆,目前生活于上海,是一位全职非专业画家。自幼受到父亲业余爱好──家具制作的影响,她对物体的空间感知、审美与色彩十分敏锐。在父母的鼓励下,蒋文辉孩童时期的美术天赋得到激发。然而,本一心想报考美术院校的她却在 1988年高考填报志愿时,以“画画不能当饭吃”为由被家长劝阻。蒋文辉最终考入大学中文系,并自然而然地进入职场。她先后就职于联合利华(Unilever)、阿姆斯壮(Armstrong)、圣戈班(SAINT-
  GOBAIN)和通用电气(GE),从普通的初级销售员成长为外企的高管。2014年,蒋文辉偶然本能地重拾画笔,曾经的美术热情被点燃。她随即购置绘画装备、改造画室、临摹大师佳作并前往北京和伦敦拜师学艺。2015年底,蒋文辉正式辞职,专心画画,成了一位全职非专业画家。
b172-iepyyhi6439579.jpg
石阶上的僧人,布面油画,2019,500×600mm
  蒋文辉在伦敦的个展──“中国式再起步:蒋文辉的藏地视觉志”中即将呈献的三十余幅“藏地见闻系列”油画作品皆创作于 2018-2019年,灵感源于她在西藏和不丹旅途中的见闻。本次展览上,观众不仅有机会看到蒋文辉坦率而恳诚的绘画,更可以借此重新审视“业余”和“专业”两个二元对立的概念,进行一场深度思考。

肖朗,策展人
  “尽管某些以专业人士自居者可能对来自业余者的作品不屑一顾,但这个展览就是要宣扬业余者精神,肯定蒋文辉‘建构艺术的原初 努力’和她创作时难能可贵的‘兴奋感和发现感’。尤其在当今体制 森严又高度商业化的中国艺术界,能够在艺术家协会、美院、画 院、双年展和西方画廊、艺博会与拍卖行的丛林中冲出‘专业知识’
  与‘合格专家’的桎梏,实在勇气可嘉、令人敬佩。(爱德华 W。萨义德)”
4e08-iepyyhi6440016.jpg
阳光下的经幡,布面油画,2019,1220×610mm
3152-iepyyhi6441278.jpg
坐在街边的老奶奶,布面油画,2019,600×500mm

安德鲁·卡尔曼,英国民俗艺术与稚拙绘画专家
  “从红袍僧侣,到饱经风霜的长者,再到虔诚的教徒,蒋文辉给予了笔下人物最真诚的描绘,这让我们不难感到蒋文辉的同情心和敏感性。”
  蒋文辉从跨国企业高级经理人转型为全职非专业画家,正是中国社会里伴随着中产阶层迅速崛起的美学复兴的最佳佐证。和蒋文辉一样,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生并在改革开放初期阶段长大的一代,有许多人不得不出于经济原因压制他们的曾经的艺术梦想。如今,得益于改革开放的红利,越来越多的中国社会个体通过头几十年的努力争得了财务自由,从而有能力追逐与生计无关的梦想。蒋文辉首次画展的主题即是“藏地视觉志”,其远离喧嚣、自然虔诚的乌托邦意象亦是在职场打拼多年的她挥别商业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贴切写照。

蒋文辉,业余画家
  “社会发展的整体环境与个体的经济状况让我有机会重新追求我挚爱的绘画,实属我的幸运。对绘画不灭的热情,是我不断创作的动力。挑战自己,永不言迟。”

柳昕博士,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高级讲师
  “出生于 70、80年代的中国人绝大多数在成长阶段就被教导不要去干不切实际的事情以耽误生计。这些‘不切实际’的事情里就包括了唱歌、写诗和画画。在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之后,追求‘不切实际’的务虚阶层逐渐在中国社会复苏。他们的小情调,注解了石破天惊的大时代。”
  与展览嘉宾招待同天(10月 17日),一场名为“当今中国语境下的业余画家”主旨论坛也将在亚洲中心举行。特邀艺术家蒋文辉、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国际关系领域高级讲师、英国泰特美术馆“新艺术”赞助人委员会艺术品收购部主席、英国民俗艺术与稚拙绘画专家安德鲁·卡尔曼,共同探讨中国当今社会业余艺术家涌现的社会现象、原因与意义。
2055-iepyyhi6439197.jpg
神气的多吉,布面油画,2019,800×600mm
5860-iepyyhi6440612.jpg
在工作的僧侣,布面油画,2019,600×800mm
7ae8-iepyyhi6438853.jpg
辩经之五,布面油画,2019,600×500mm

蒋文辉
  蒋文辉 1970年出生于中国新疆,目前生活于上海,是一位全职非专业画家。自幼受到父亲业余爱好──家具制作的影响,她对物体的空间感知、审美与色彩 十分敏锐。在父母的鼓励下,蒋文辉孩童时期的美术天赋得到激发。然而,本 一心想报考美术院校的她却在 1988年高考填报志愿时,以“画画不能当饭吃”为由被家长劝阻。蒋文辉最终考入大学中文系,并自然而然地进入职场。她先后就职于联合利华(Unilever)、阿姆斯壮(Armstrong)、圣戈班(SAINT-GOBAIN)和通用电气(GE),从普通的初级销售员成长为外企的高管。2014年,蒋文辉偶然本能地重拾画笔,曾经的美术热情被点燃。她随即购置绘画装备、改造画室、临摹大师佳作并前往北京和伦敦拜师学艺。2015年底,蒋文辉正式辞职,专心画画,成了一位全职非专业画家。2019年,蒋文辉在伦敦亚洲中心(Asia House)首次呈献个人作品展──“中国式再起步:蒋文辉的藏地视觉志”,通过三十余幅“藏地见闻系列”油画作品,展现她眼中的藏地风景与人文。

柳昕博士
  柳昕博士是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历史系国际关系专业的高级讲师。作为国际历史和国际理论学者,他热衷观察社会公共文化事务。他的研究基于历史知识和国际理论之间的联系,探索前者如何普及后者的批判价值观。他发表的期刊文章从世界历史中挖掘前现代亚洲国际秩序的多样化模式和假设,并且他还致力于全球海外华人社区如何帮助塑造现代中国革命的专题研究。他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获得英国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国际关系与历史社会学博士学位。

安德鲁·卡尔曼
  安德鲁·卡尔曼先生(Andrew Kalman)是资深艺术收藏及艺术项目顾问。他是始建于 1949年的英国克瑞恩·卡尔曼画廊(Crane Kalman Gallery)的继承人。他曾是英国泰特美术馆“新艺术”赞助人委员会成员,并于 1993年担任该委员会艺术品收购部主席。其就职期间,曾协助泰特美术馆购买艺术家比利·维奥拉(Bill Viola)的作品《南特三联影像》。2011-2013年,他担任伦敦艺术经销商委员会(SLAD)执行理事。他亦是英国民俗艺术和稚拙艺术的专家。其家族曾收藏涵盖油画、家具、纺织品、玻璃器具、商店标牌类的民俗艺术,并曾在英国巴斯市郊区成立了英国民俗艺术私人博物馆。如今,该收藏在英格兰沃里克郡的Compton Verney 庄园美术馆陈列并向公众开放。2013年,泰特不列颠美术馆推出的“英国民俗艺术”特展中涵盖了其家族曾收藏的近 40 余幅作品。

肖朗
  肖朗是艺术公关、艺术营销以及艺术咨询方面的顾问;亦是致力于中英两国文化和艺术交 流和发展的英国艺触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她曾多次成功组织国际艺术展览和项目,包括英 国现代艺术家 L.S。Lowry 在中国的首个海外个展、在伦敦致力于向西方推广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品牌 China Now,以及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和伦敦艺术大学为数位中国艺术家举办的个展。她服务及合作的国际艺术机构包括: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亨利摩尔基金会、曼彻斯特洛瑞美术馆、英国文化协会、扎哈·哈迪 德设计艺廊、伦敦艺术大学、皇家艺术学院、南岸中心等。此外,她自 2013年起为普华永道(PWC)撰写关于中国媒体以及娱乐市场的年度报告,为包括《VOGUE 服饰与美容》、
  《北京青年报》等媒体撰写文章,并被半岛电视台(Al Jazeera)邀请评论中国艺术市场。她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并先后就职于宝马(中国)和 Informa Plc 等公司。

亚洲中心(Asia House)
  英国亚洲中心(Asia House)是由英国外交官彼得·维克菲尔德爵士(Sir Peter Wakefield)于 1996年成立的非盈利泛亚洲文化、艺术、商业交流机构。现任总监是英国外交官约翰·博伊德爵士(Sir John Boyd)。他曾出任享誉盛名的大英博物馆主席。英国亚洲中心每年定期向英国主流社会推出与亚洲相关的文化艺术活动,包括展览、电影、表演、讲座、学术讨论等,比如深受英国公众欢迎的亚洲文学节和亚洲电影节。亚洲中心已成为把亚洲文化艺术和经济成就推向英国主流社会的重要平台。asiahouse.org
  媒体垂询
  肖朗 lang.xiao@artouchconsulting.com | +44 7591 877 185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真的猫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真的猫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真的猫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天真的猫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真的猫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真的猫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1 01:30,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