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42|回复: 0
 天真的猫 发表于: 2019-7-19 11:27:00|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19年] 古玩圈子的葫芦里卖的都是什么药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收藏
源自:大肉庄

  葫芦娃~ 葫芦娃~ 一根藤上七朵花~
a1f4-hzxsvnp8138218.jpg
  这句洗脑式的歌词非常贴切的描绘出了葫芦的生长环境。后来《葫芦娃》也成了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一部动画片(不妙,暴露年龄了!),在我还不知道真正的“葫芦”究竟为何物之前,对于它最深刻的认知就来自这部动画片。
  其实不止是80、90后对“葫芦”有着特别的记忆,“葫芦”这土生土长的植物,在我们的历史中就一直备受喜爱,其应用以及影响范围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植物,今天我们就来瞧一瞧这“葫芦”里到底都卖过哪些药?

盛水容器
  我国可追溯种植葫芦的历史已有七千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存中就发现过葫芦子,葫芦的果肉可以烹食,在古代文化中它又有壶、瓠[hu]、匏[pao]的昵称,凡是历代经典文学作品文献中出现葫芦或葫芦的昵称,总与盛水、盛酒有关联,揭示了它作为储水容器的功能。如:
  惠子谓庄子日:“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百,以盛水浆,其坚不自举也。”──东周 庄子《逍遥游》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唐 韦应物《简卢陟》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宋 苏轼《前赤壁赋》
  不难发现,葫芦的优点很早的时候就被聪明智慧的古人利用。其造型巧妙,小口,束颈,水在里面不易倾洒,束颈处还能系绳固定,设计之巧妙,只能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且,葫芦晾干后质地轻盈,十分便于携带,为文人骚客外出云游的不二之选。
03b1-hzxsvnp8138364.jpg
唐 越窑秘色瓷葫芦瓶(618-907年)
  浙江省慈溪市桥头镇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
7ac8-hzxsvnp8138494.jpg
唐 巩县窑白釉葫芦瓶
  大肉庄藏
505d-hzxsvnp8138578.jpg
五代 耀州窑青釉剔刻花卉莲瓣口葫芦执壶
  2019北京保利 成交价3047.5万人民币
cd63-hzxsvnp8138688.jpg
北宋 影青葫芦形执壶
  大英博物馆
1dfc-hzxsvnp8139171.jpg
北宋 影青葫芦形连盖执壶
  玫茵堂
6925-hzxsvnp8139270.jpg
北宋/金 定窑或井陉窑葫芦形金彩花纹连盖执壶
  玫茵堂
46a4-hzxsvnp8139358.jpg
辽代 三彩葫芦形圈式柄执壶
  玫茵堂
bcf3-hzxsvnp8139779.jpg
元 龙泉窑葫芦瓶
  玫茵堂
  大自然的馈赠岂可辜负?古人信奉“拿来主义”,“葫芦”这一大自然的产物,早早就被运用在了瓷器造型中。从唐代开始,一直到明清,陶瓷葫芦瓶、葫芦执壶一直延续,功能上也与天然葫芦无异,主要还是储水存酒。既有天然葫芦可作容器,为何还需要做成陶瓷呢?我想,这与“葫芦”在历史中,与宗教文化和文人文化,逐渐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联系密切相关。

道家宝物
  唐宋时期,道教日益兴盛,不少贵族、文士都笃信道教。政权治理上直至有“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说法。
9697-hzxsvnp8139868.jpg
《听琴图》中身着道袍的宋徽宗
  李白在《下途归石门旧居》一诗中写道:“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自有日月天。”描述的就是他的修道经历,此处的“壶中”也有指代葫芦的意思,壶中日月天常指代仙境。
  宋代陆游更是有诗名为《刘道士赠小葫芦》:“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山万里身,收起鬼神窥不见,用时能与物为春。”葫芦为道家法器的意思就非常明显了。
78ab-hzxsvnp8139952.jpg
4e60-hzxsvnp8140138.jpg
西游记剧照
  西游记里面的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就是葫芦形的,具有法力的葫芦瓶也在剧中多次出现,可见此物真是法力无边啊!
0879-hzxsvnp8140250.jpg
暗八仙纹样
  (图片来自网络)
  至明清,陶瓷上还出现了“暗八仙”的纹饰。道教宫观常将这八件法器画成图案作为装饰。“暗八仙”也叫“道家八宝”,指道教的八种法器,分别为:扇子、鱼鼓、莲花、葫芦、宝剑、花篮、横笛、阴阳板。与佛教中的八宝有相似的意义。葫芦为八仙中铁拐李所持宝物,“葫芦岂只存五福”,可救济众生。葫芦还取“福禄”之意。谐音梗还是古人玩得6。

文玩奇珍
  近代著名学者、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出身上层社会,身世显赫,被赞誉为“京城第一玩家”。他对葫芦器的制作与收藏颇有研究。王世襄先生有冬养鸣虫的爱好,养虫需用葫芦器,所以又对葫芦产生了浓厚兴趣。不仅藏葫芦、玩葫芦,他还自己种葫芦,制作葫芦器。
2b80-hzxsvnp8140400.jpg
图片来自雅昌官网
  清 王世襄旧藏绾结葫芦成对
  2018中贸圣佳 成交价69万人民币
  王世襄读《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十卷》,里面记载“绾结葫芦”,十分绝妙,小葫芦又嫩又脆,很容易断,是如何做到回环绾结的呢,这其中的方法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0e2f-hzxsvnp8140507.jpg
图片来自雅昌官网
  民国“祥”字王世襄火绘草虫葫芦
  2013中国嘉德 成交价36.8万人民币
  南宋 影青小葫芦瓶 与“真葫芦”
  这种小葫芦瓶在宋代的陶瓷中亦有制作,尺寸迷你,或为文法把玩件,也可盛放丹药丸,总的来讲,意趣十足。
  “葫芦”这一自然之物,在历史中,从最初的盛水容器,到道家宝物,再到文玩奇珍;是由自然物质向精神玩物演化的过程,为何与人类结缘?靠的还是那两个字──“有趣”。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真的猫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真的猫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真的猫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天真的猫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真的猫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真的猫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2 17:25,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