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242|回复: 0
 哗哗 发表于: 2019-3-5 21:27:00|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19年] PRADA将在上海Prada荣宅举办GOSHKA MACUGA展览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收藏
PRADA将在上海Prada荣宅举办GOSHKA MACUGA展览:“我曾为何物?”
  在Prada基金会的支持下,Prada将在上海百年宅邸Prada荣宅举办由艺术家Goshka Macuga策划的展览“我曾为何物?”(What Was I?)。展览将于2019年3月23日开幕,展至6月2日。荣宅是上海1918年建造的历史名邸,由Prada修缮并于2017年10月重新对外开放。
-NBK-htwhfzr9351448.jpg
Goshka Macuga 我曾为何物?海报
  “我曾为何物?”是一次万花筒之旅,发生在因技术过度发展而导致人类崩溃的“后人类世”时代。这次意外之旅的主人公是一个由Macuga设计、并由A Lab在日本制作的机器人,2016年曾在Prada基金会米兰展馆的展览中展出。机器人背诵/排练着从众多重要演讲中摘录的独白,声称自己是人类演讲的存储库。在这个未来风格的场景中,人类视角已经不再重要,机器人成为Prada荣宅的唯一居住者,亦是住宅中的独立存在。“我曾为何物?”这个关键而又戏剧化的问题,来源于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818年所著哥特式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科学怪人的独白,作为机器人演讲的结束语,亦呼应了Macuga的霓虹作品和其新展览的主题。
  在Macuga虚构的后世界末日的宇宙中,机器人占据了这座历史建筑的房间,展示着他的私人艺术收藏和物品:26件从Prada藏品中精选的艺术作品,包括1958年至1993年间数件意大利艺术杰作,以及Macuga近期的三件“离散模型”系列拼贴作品。
nSgg-htwhfzr9351354.jpg
Goshka Macuga,离散模型006号,2018
  德国零派、意大利与法国的程序艺术和动态艺术运动艺术家──如Jan Schoonhoven、Luis Tomasello、Grazia Varisco和Nanda Vigo等人的一系列作品,探索了计算机图案和几何形状的复杂性,并自创了一套形式自由的字母表。机器人被一系列意大利艺术家的作品围绕:Enrico Castellani和Piero Manzoni试图实现一种零图画语言;Alberto Burri、Lucio Fontana、Francesco Lo Savio、Salvatore Scarpitta、Turi Simeti和Giuseppe Uncini的作品见证了画布的物理性和象征性的极限如何被突破。Walter De Maria和Llyn Foulkes两幅不同寻常的肖像画提醒人们关注身体及其缺失,而Vincenzo Agnetti的一幅画作则唤起一种“超越语言的语言”意识。
  Richard Artschwager、Peter Fischli & David Weiss、Mario Merz、Salvatore Scarpitta和Rachel Whiteread等创作的一系列装置艺术作品和小型雕塑,结合了日常之物和功能性元素,暗示了一种后人类日常生活的可能。
1cxn-htwhfzr9351663.jpg
Goshka Macuga,致吃掉书卷之人子,2016
  与此同时,这些作品塑造了一种家庭环境和私密住所,机器人得以在此创造自己未来的“存在”。
  在展览期间,每周两场的书法家现场表演将与机器人的演讲同时进行,通过将英文翻译成中文,为机器人的独白带来不同诠释。
QkMJ-htwhfzr9351499.jpg
Salvatore Scarpitta,运石雪橇,1974

关于Goshka Macuga
  Goshka Macuga于1967年生于波兰华沙,现居伦敦。她的工作涉及雕塑、装置、摄影、建筑和设计等多个领域。她在艺术实践中经常扮演艺术家、策展人、收藏家、研究员和展览设计师的角色。Macuga称这些与她的实践息息相关的类别“预测了她在艺术史分类学中的地位,并使她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她近期的个展和群展包括:“什么是启蒙:华沙大学图书馆版画收藏200年”(What Is Enlightenment:200 Years of the University of Warsaw Library Print Collection),华沙现代艺术博物馆(2018年);“你好世界。修缮藏品”(Hello World。Revising a Collection),柏林Hamburger Bahnhof– Museum für Gegenwart(2018年);“像生活一样:雕塑、色彩和形体(1300年至今)”(Like Life:Sculpture,Colour and the Body(1300-Now),纽约Met Breuer(2018年);“Goshka Macuga:知识合作”(Goshka Macuga:Intellectual Co-Operation),纽伦堡Neues博物馆(2017年);“Goshka Macuga&Ahmet?güt第1和第2集”(Goshka Macuga & Ahmet·güt Episode 1 and 2),鹿特丹Witte de With当代艺术中心(2017年);“现在,这是结束……是开始的结束还是结束的开始?”(Now this,is this the end……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or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第1部分),柏林Schinkel Pavilion(2016年);“时间如面料”(Time as Fabric),纽约新美术馆(2016年);“致吃掉书卷之人子”(To the Son of Man Who Ate the Scroll),Prada米兰基金会(2016年);“公共地址:Goshka Macuga挂毯“(Public Address:Goshka Macuga Tapestries),瑞典Lunds konsthall(2014年);“展览,A”(Exhibit,A),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2012年);“无题”(Untitled),华沙Zach·ta国家美术馆(2011年);“从内部破裂”(It Broke from Within),明尼阿波利斯沃克艺术中心(2011年);“野兽的天性”(The Nature of the Beast),伦敦白教堂画廊(2009年);“我变成了死亡”(I am Become Death),巴塞尔艺术馆(2009年);“相关的物品,现在的艺术”(Objects in Relation,Art Now),伦敦泰特不列颠美术馆(2007年)。
  她曾受众多国际重要展览委约创作新作,如科钦双年展(2018年),卡塞尔文献展(13)(2012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2009年),利物浦双年展(2008年),柏林双年展(2008年和2014年)和圣保罗双年展(2006年)。2008年她获得了特纳奖(Turner Prize)提名。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哗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哗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哗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哗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哗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哗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2 20:06, Processed in 0.0624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