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275|回复: 0
 哗哗 发表于: 2019-3-4 16:27:00|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19年] 探访“望郡吉安” 围观体量最大青铜虎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新闻网
  古老的双面神人青铜头像、造型别致的伏鸟双尾铜卧虎……近日,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实地探访了正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望郡吉安”展览,其中呈现的近300件(套)文物展品,无一不以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向观众诉说着背后的故事。
6np9-htwhfzr7892542.jpg
展览现场。上官云 摄

280件(套)文物展品亮相
  “望郡吉安”展览位于首都博物馆三层。在宽敞的展厅内,整齐有序地陈列着一件件文物,还有观众拿出纸笔,记录下感兴趣的文物知识。
  据了解,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周青铜器、井冈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等一系列颇有代表性的吉安著名文化符号在这次展览中现身。工作人员介绍,“望郡吉安”展汇集15家文博单位,共280件(套)文物展品,其中一级品数量过半。
  依据历史线索,整场展览分为“南国厚土”、“汇通南北”、“窑变千年”、“光耀庐陵”和“红色摇篮”五个部分,展示了新干大洋洲商代文化遗存、各色吉州窑瓷品等等。
  工作人员表示,这场展览将持续到6月23日,对观众免费开放。
idB8-htwhfzr7892610.jpg
造型精致奇特的文物展品。上官云 摄

精致奇特的“双尾”铜卧虎
  一走进展厅,许多观众便被左手边的几件青铜器吸引了。其中一件“伏鸟双尾铜卧虎”形制十分独特。据介绍,它于1989年在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出土,也是目前所见青铜虎体量最大者。
  当年,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乡农民在程永村涝背沙丘取土时,偶然发现了新干商代大墓。这座大墓所在沙丘,实为赣江古河道,现西濒赣江仅1公里,其东五公里处为牛头城商代遗址,西越赣江约20公里处为著名的吴城商代遗址。
  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了很多带有虎形装饰的器物,风格基本一致,共同构成了新干青铜文化的猛虎特色。有学者推测,虎可能是墓主人家族的崇拜对象或玉器家族历史及传说有一定的关系。
  也有学者认为,虎与当地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有关。虎与鸟的结合器虽南北方均有发现,比如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妇好觥也是“前为虎后为鸟”,但此虎的双尾造型确实前所未见的。可能是标志本地吴城文化圈的“国器”。
  另外一件“双面神人青铜头像”,很容易令人想起三星堆遗址那款赫赫有名的青铜头像。它呈中空扁体的样貌,前后对称,上部圆管可插羽毛等配件,下部方銎能固定木柄,面容透露着一股神秘与威严。
VUhj-htwhfzr7892710.jpg
上官云 摄
  据推测,这一形象可能与商周时期出土的其他青铜面具有相似的功能与性质,是一种用于神灵崇拜的偶像或“神器”,是人与神沟通的媒介。

精致的“水晶套环”和“侧身羽人配饰”
  除了青铜虎外,现场展示的一组水晶套环和各种玉器也颇受关注。
  乍一看,这组水晶套环并不十分起眼,形状还有点儿像一些玻璃杯的“底座”。但仔细观察便能看出,它们的圈、弧、棱琢磨细致,做工考究,可见商代的水晶制作水平已经相当高超。
  奇特的是,两件水晶环成套而出,分为一大一小,可叠加使用。水晶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十分珍贵的物品,佩戴水晶饰品亦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5Ogv-htwhfzr7892837.jpg
上官云 摄
  在中华文化中,玉石始终有着特殊的含义。资料显示,早在青铜时代之前,礼器便以玉石为材,成为人们彰显地位与沟通神灵的媒介。
  比如一件侧身羽人配饰,它的链环与羽人为同一块玉料直接雕刻而成,而且羽人环链采用“掏雕”工艺,技术水平要求极高,令人啧啧称奇。
  更为小巧精致的则是一个“绿松石蛙”,想要仔细观看还得借助放大镜。该器腹底部平齐,底腹上横刻有款2毫米的凹槽,以做镶嵌装饰。
  有学者认为,新干出土的蛙形饰与蛙崇拜有关,体现了先民一种古老的原始崇拜,反映了从事稻作农业的民族祈雨祷水,以期盼丰收的美好愿望,是远古神话的具体展现。

珍贵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
  青铜器也好、玉石美器、陶瓷器也罢,在这场展览中,每一部分的展品都极富特色和代表性,各有亮点存在。
tEF_-htwhfzr7893644.jpg
部分展品。上官云 摄
  很多精美文物的背后,饱含古代人民的高超技艺和过人智慧。比如,呈现着南土之美的新干商代文物精品,既传承了殷墟也展现了自身的特色,刷新了学界以往对于“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认识。
  它们也在某一个角度印证着历史。吉安古称“庐陵”,自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灭楚而设庐陵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文风颇盛,庐陵县学、白鹭洲书院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学肆。
  一位观众则表示,展品们勾勒出不同时期吉安地区历史文化的特点,其中一些珍贵文物,如青铜乐器等,还能帮助人们了解古代“礼乐制度”,开拓眼界,“这才是展览举办的重要意义之一吧”。 ●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哗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哗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哗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哗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哗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哗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2 20:02,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