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556|回复: 0
 Apr 发表于: 2009-12-15 18:51:28|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 中国收藏界的三大“弊病” 收藏家避谈“真伪”问题

 [复制链接]
弊病之一:三五天的收藏家?

现在,一幅所谓的天价油画被拍下,没几个月又被以更高的天价拍出,这样的转手游戏,显然已经被当下不少藏家玩得很熟练了。这也难怪世界著名藏家、80岁的张宗宪老先生要感叹,现在较多的是“三五天的收藏家”。

收藏者马未都肯定不是这类藏家,他几十年收来的宝贝,都藏在他自己的观复博物馆里供人赏玩,但他显然也对收藏界正盛行的那些“三五天的买卖”痛心疾首。关于收藏,马未都有个概念──“在库”和“在途”,前者指的是藏而不卖,后者就是处于交易状态。“西方人的‘在库’概念占90%,‘在途’的只有10%。而我们呢,99%的人都‘在途’,没有人‘在库’!”

在马未都眼里,根本原因是,真正从内心热爱艺术的藏家并不多。艺术正在成为一件买卖,当收藏变成了投资的代名词的时候,各种卑鄙行径的出现也就不可避免了。

弊病之二:官职越大眼力越好?

台湾著名藏家洪三雄尽管眼力非凡,但他也上过当,收过赝品,而且是上一位名家的当,这让他到现在还耿耿于怀。“官越大,学问就越大?肯定不是这么回事!在收藏方面,没有尊卑,只有对错,你必须相信自己的眼睛。”洪三雄说。

然而当今的收藏鉴定界,对“官越大,知名度越高,眼力就越好”的迷信依然盛行得很。一位资深藏家告诉记者,按照规律,鉴定家一般超过55岁,其眼力对鉴别瓷器的真伪已经力不从心了。但是现在还很活跃的许多鉴定家很多都是年逾古稀的所谓“资深”鉴定家,“他们大多拥有职务,而且富有经验,于是即便眼力不行了,还是被推到鉴定的最前沿,对真伪发表自己的看法。鉴定界有个不太好的规矩,老一辈鉴定家如果还健在,他的弟子就不能对其鉴定结果提出质疑,这直接导致了以假为真,市场混乱”。

弊病之三:一些藏家避谈真伪问题

藏品的真伪在私人藏家那里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自然被广泛讨论,但是到了公共藏家那里,一切都变得有些羞涩起来,以至于给了许多赝品以栖息之地,这让85岁高龄的当代书画大师陈佩秋痛心疾首。

“博物馆藏品的真伪一定要谈,绝对不能含糊!”陈老对记者说。受了著名书画鉴定大师谢稚柳的影响,陈老在近几十年也投身书画鉴定。在一次探访中,她就亲眼见到,某一知名博物馆的一批新收的藏品,有一些是赝品。“不能认为博物馆艺术馆的东西都是真的,如果真伪问题说不出来,那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然而至今,这个问题还很含糊。

不过真的要说真伪是需要勇气的。陈老回忆了她曾鉴定出三幅名画为假,结果反倒闹得不愉快的往事,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老人家说真话的决心。(信息来源:南国早报 郦亮)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pr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Apr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19:25,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