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591|回复: 0
 哗哗 发表于: 2019-1-4 14:07:01|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19年] 西藏阿里发现青藏高原首个史前洞穴遗址

 [复制链接]
源自:新华网
VjZP-hqzxptp5726089.png
梅龙达普洞穴遗址发掘出土的部分遗物(2018年8月24日摄)。新华社发(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供图)
  新华社拉萨1月3日电(记者:春拉)记者近日获悉,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西藏阿里发现了青藏高原科学考古迄今为止发掘的首个史前洞穴遗址──梅龙达普洞穴遗址。
  梅龙达普洞穴遗址位于阿里地区革吉县,海拔约4600米,由一字排开的两个独立洞穴组成,其中一处洞穴面积1000余平方米,另一处约250平方米,保留有丰富古人类文化遗存。碳样测年结果显示,梅龙达普洞穴遗址距今至少4000年,是高原腹地目前有明确地层信息的细石器遗址。
  据了解,当地牧民曾在两处洞穴内圈羊,洞内文化层不同程度受损。为进一步查明洞内文化层堆积的性质,加强对洞穴遗址的保护,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联合考古队于2018年对其中一处洞穴进行了小规模发掘。
  本次发掘出土有典型的细石核、细石叶和其他加工精致的石器;细石核的类型以锥形和半锥形石核为主;细石叶窄而长,十分规整;石器包括加工细致的边刮器和端刮器;石料以优质的燧石、玛瑙和黑曜石为主。同时伴随有红褐色夹砂陶片和黑色泥质陶片出土,不见完整器物。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考古工作人员何伟说,发掘发现的细石叶和陶片共存的地层,应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石片组合的原生层位尚未揭露。上部地层的碳样测年结果显示,该洞穴遗址距今4000年以上。从技术角度看,石片组合时间可能更早。
  “该洞穴遗址属于典型的细石叶文化,历经了古人类长时间的使用和生活。由于洞穴面积巨大,具有寻找更早文化堆积的潜力。”何伟说,“除丰富的文化遗物和动物骨骼外,洞穴内还发现有以红色赭石绘制的岩画。岩画图像以几何纹为主,包括排列有序的竖条纹、人形轮廓、手掌以及太阳等纹饰。联合考古队今年将继续对梅龙达普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据介绍,该遗址的发现对于探讨青藏高原西部地区古人类生存活动、迁徙演变、人群互动交流等意义重大,将为研究掌握细石器技术人群在高原腹地活动的时间和生业方式提供强有力证据,还将为研究史前人地互动、环境变迁以及西藏本土农业、畜牧业起源和传播及史前艺术等方面提供珍贵材料。
H5v1-hqzxptp5726301.png
联合考古队队员在梅龙达普洞穴遗址开展科学考古发掘工作(2018年8月16日摄)
zK5D-hqzxptp5726469.png
在梅龙达普洞穴遗址发现的岩画(2018年8月3日摄)
k-zq-hqzxptp5726730.png
梅龙达普洞穴遗址远景(2018年8月20日摄)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哗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哗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哗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哗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哗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哗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0 15:11,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