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776|回复: 0
  
 Apr 发表于: 2009-12-9 19:42:26|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 英国建筑师170年前创作的铜版画“扬州江口”

 [复制链接]
  昨天,市民瞿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最近收藏的一张“扬州江口”的铜版画。这是英国建筑师、插画设计家托马斯·阿罗姆在1840年创作的,距今170年。

在瞿先生家记者看到,铜版画长约30厘米、宽约18厘米,描绘的是渡口风景,有山有桥有亭子,路上簇拥着一群外国人和中国清朝官员,有的还坐在轿子上,江中有四五条大船,船上有不少船员。

记者发现,这张铜版画描绘的风景不像“扬州江口”,却颇似“镇江江口”。瞿先生指着版画上的英文说明“the pass of yangzhou”说,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经过扬州或穿越扬州”,也可以理解为“扬州江口”。

瞿先生透露,根据相关标记,这幅画的模板可以肯定为英国建筑师、插画设计家托马斯·阿罗姆1840年创作的铜版画。这幅画最初发表于1843年出版发行的铜板画画册《中国:那个古代帝国的风景、建筑和社会风俗》,这本画册收集了100多幅中国风土人情的金属版画。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托马斯·阿罗姆在中国仅停留了很短一段时间,从未涉足过扬州。他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创建人,画得一手好风景,擅长把不同风格和题材的原画,再创作为自己风格的画。

瞿先生介绍,根据他的研究,托马斯·阿罗姆借用了1793年随马嘎而尼访问中国的英国使团随团画师威廉·亚历山大的画稿。“因不是亲身经历,细节处难免有‘差错’。”瞿先生举例说,比如托马斯·阿罗姆绘制的江南缫丝一图,几个缫丝女子的脸庞形态,活脱脱就是欧洲乡间女子的翻版。“扬州江口”画的像“镇江江口”也可理解了。 (信息来源:扬州晚报 高锦岭)
扬州江口.jpg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pr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Apr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00:36,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