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647|回复: 0
  
 Apr 发表于: 2009-12-8 17:29:30|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 燕都邀马末都谈收藏 受市民高度关注

 [复制链接]
  生逢盛世,收藏日渐成为都市人经济、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12月19日,著名收藏家马末都先生将莅临燕都紫阁(论坛新闻)的消息一经见报,立刻引燃了省会收藏爱好者的热情,在省会的寒冬里掀起一股收藏文化的热潮。
“我们每天都能收到数十个电话,许多藏友都希望能够有机会与马末都一同领略收藏文化的魅力”。燕都集团营销策划负责人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省城市民对收藏文化的关注,也从侧面反映出省会的收藏经济发展已初露端倪。
“对于石家庄这样一个经济不发展的城市来说,收藏最早只是一个小圈子里的事情”,收藏爱好者、燕都春江花月(论坛新闻视频)业主杨先生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在省会某机关上班的杨先生十多年前开始涉足收藏,他说,那时候,省会涉足收藏的只是少数年龄较大的人,有闲有钱,有文化底子,比如画家、机关工作人员等。
“现在这个圈子可是大不相同了”,杨先生说,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加入到了收藏的队伍,这其中既有生意人、上班一族,也有大学老师和政府公务员。分析其原因,杨先生说,首先是人们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具备了收藏的物质条件,还有就是媒体的影响,以央视的“鉴宝”为代表,媒体对收藏的关注也是其从庙堂走向民间的主要推动力。
“另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商品经济背景下,人们对古典文化的向往,此为收藏的文化动力”,杨先生说,就像马末都说的,“与古人对话,和文化同行”。杨先生自己的收藏范围是明清瓷器、木器和字画,他说,从藏品中可以清晰感受到作者的人品、字品和画品,那种平和冲淡的格调,是商品大潮冲击下的现代艺术所不具备的,即使是市场如日中天的一些现代艺术作品,细品起来,往往也是“烟火气”太重。
收藏圈子的不断扩大,收藏文化的渐次风行,一个直接的市场表现是出现了以收藏为生计的职业藏家,“他们利用的是不同区域藏品的差价,低买高卖”,杨先生介绍,比如海派画家的作品,北方人不认,价格就低,他们就在北方买来到上海去卖,杨先生说,这样的职业藏家在圈子里是少数。
古玩市场的兴起可以说是收藏经济活跃的另一市场表现,“但真正的藏家是不到古玩市场买东西的,因为那里虽然有古旧的东西,但往往文化内涵不够,收藏价值不大”,杨先生说,真正的藏家都是在圈子里互相交流藏品,大家都识货,价格相对合理。他说,马末都就曾多次来石家庄买木器,相信他对石家庄的市场会有自己的见地。
“就收藏这个圈子而言,已成形成一个全国范围的大市场”,杨先生说。但就区域而言,省会收藏文化的发展较发达城市相对滞后,主要表现是对藏品价值的理解存在偏差,重材质和年代,不重其文化价值,花钱不一定少,但藏品的文化价值往往不足。“收藏本身是一种文化,藏品的价值就是其文化价值”,杨先生说,此次马末都做客燕都紫阁,关于收藏文化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省会藏友收藏观念的进步,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信息来源:燕赵都市报)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pr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Apr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02:17, Processed in 0.2964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