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622|回复: 0
 Apr 发表于: 2009-12-8 17:12:37|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 萧绎 赵佶 乾隆:雅好收藏的三位帝王

 [复制链接]
  文物和文献典籍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薪火传承的宝贵遗产,历代帝王中热心收集和保护的不乏其人。而皇帝中堪称集大成的收藏家,有梁元帝萧绎、宋徽宗赵佶、清高宗弘历(乾隆)。
据《梁书》记载,梁元帝萧绎“博总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性不好声色,颇有高名”。他爱书成癖、聚书宏富。作为皇子,他先后在会稽、建康、江州和荆州任职,共收罗7万卷图书。侯景之乱平息后,他下令将文德殿的藏书和在首都建康今南京市收集到的公私藏书共7万余卷运回江陵。再加上在江陵的7万卷旧藏,他的藏书达到了14万卷。公元554年11月,西魏军队攻破江陵。他命舍人高善宝把14万册图书聚集在一起烧掉;随后,便到西魏军营投降。在他被俘后曾被问到焚书的原因,回答是:“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这样一位曾经爱书成癖的皇帝,竟然将全部藏书焚烧净尽,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永远不可饶恕的罪人。据专家估计,梁元帝焚书从数量上说,毁灭了当时传世书籍的一半。
和梁元帝“性不好声色”不同,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顶尖级的风流帝王,也是一位集书法家、画家、收藏家、鉴赏家于一身的艺术家。他即位后大力搜罗历代书画,由专人鉴定真伪优劣,亲自加以品藻。在整理鉴定书画的基础上,又下令编纂了《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仅《宣和画谱》就有20卷,包括231家的6396件作品。张择端刚完成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被他在第一时间收藏起来。同时还将御府藏古铜器编为《宣和博古图》,书中著录了宋代皇室在宣和殿收藏的自商代至唐代的青铜器839件,许多现在非常著名的青铜器在上面都有著录。以其藏品的珍贵程度看来,宋徽宗可算是一位大收藏家了。然而正如俗谚所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他在位25年,痴迷书画,任用奸臣,直到金国大军压境,才急忙传位于太子,把“亡国之君”的帽子推到儿子头上。据说靖康之变时,宋徽宗听到财宝等被掳掠毫不在乎,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
乾隆也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宫书画大多是他收藏的。早在乾隆8年,弘历就决定,要将内府收藏的书画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理。第二年,包含全部书画藏品的《石渠宝笈》开始编撰。完成后的《石渠宝笈》,包括续编、三编共成书225册。这是明清两代600年宫廷收藏的总结。全盛时期的清代宫廷收藏,大约有10000件以上,其中晋唐宋元书画2000件,明代书画2000件。乾隆在位时,编纂成了我国封建时代一部空前绝后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开始编书时,他曾两次提出:对古籍该“毁弃”的应予毁弃,该“删改”的应予删改。因此,有些书往往被弄得面目全非。整个乾隆时期,共焚毁各种图书71万卷之多。
这三位皇帝,在中国收藏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的收藏,在传承文明的漫漫路途中,皆可称道。然而梁元帝和乾隆的焚书、宋徽宗的误国,也给中国文化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信息来源:华夏经纬网)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pr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Apr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03:01,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