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889|回复: 0
 Apr 发表于: 2009-7-31 12:54:15|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 古玩收藏投资有道 明清漆器传世较多

 [复制链接]
  漆器向来都是富贵之家的奢侈品,近几年也日渐受到藏家的关注。结合化学及艺术的漆器,利用生漆涂敷在器物表面作保护,经过反复多次的髹涂后,不仅坚固耐用,多样的装饰使器物色泽华丽。
漆器工艺经历数千年的演变,在宋、元时期发展至高峰,据《髹饰录》记载,约有180余种制作装饰手法。不同时代漆器的款式,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内容。年代久远的漆器漆表有润光,漆色发暗,如宋代的漆色多像木炭,黑色无光;明代剔红色红发紫;清代漆色较前鲜亮,红色也不再发紫。
漆器制作完成后,都需要阴干,脱去多余的水分。经过长年的使用和摆放,漆器会变得越来越干燥而出现冰裂纹,是中国传统艺术极典型的残缺之美。年代久远的漆器由于经过历代的把玩,其细微突出部分多少会出现磨损。
传世的漆器几乎都是明清以来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有款式,有一色漆器、罩漆、描漆、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钿、犀皮、剔红、剔犀、款彩、炝金、百宝嵌等品种。
香港苏富比2006年曾以606.3万元拍出一件清代乾隆剔红御制诗笔筒,去年12月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明永乐乾隆御题诗剔红双凤莲花盏托(图)以3,314万港币的高价拍出,创下此类收藏品的最高纪录,让人看到了漆器的升值潜质。(信息来源:文汇报)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pr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Apr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22:40,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