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583|回复: 0
 Apr 发表于: 2009-12-1 17:38:02|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 湖南芷江发现一座明末清初“跳桥”

 [复制链接]
  芷江县文物部门工作人员近日在该县岩桥乡小河口村洋溪水面上发现一座别致的桥──跳桥。附近居民称,据老一辈人说,洋溪南岸原有一株生长了几百年的大树,跳桥和它是同时期的,考古人员从红砂岩雕琢的纹路被河水冲刷的程度来看,确认该桥的修建时间应该在明末清初。
  所谓跳桥,湘西地区侗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同胞俗称其为“跳岩”, 它是针对水面不太宽、水不太深的小溪小河,利用水流缓滩处而搭建的简易岩石便桥。芷江发现的“跳岩”不同于沈从文笔下描述的“沱江跳岩”,沱江跳岩“全长100米。共有15个岩墩,依次横列在沱江河床上。岩墩均用红砂块石修砌,墩与墩之间相距 5米,上面用木板搭铺,木板再用铁链捆牢,固定在河两边的铁桩上,防洪水冲走。”芷江洋溪水面发现的“跳岩”不用木板搭铺,行人通过时可以轻松地跳着过去。
  跳桥横卧于东西流向的洋溪水面,是用数十块经过人工雕琢的规整三角形红砂岩摆放而成,有几段被水流冲乱,已经失去作为桥梁的作用。目前由于氵舞水河蓄水较深,回水使洋溪水位上升,露出水面的红砂岩还有近30厘米左右。洋溪左岸还保存有完好的、经过雕琢的红砂岩修砌的老码头,码头露出水面最宽处有20米。芷江侗乡有许多这种跳桥,可是一般都是随意搬来一些石头砌成,像这样花费精力采取人工雕琢石头修建而成的跳桥实为罕见。
  该桥连接“跳岩边”和“夕洋坪”两个村民小组,在洋溪还没有修建小河口公路桥的时候,“跳岩边”组以及岩桥乡更里面村落的数百户村民要进城就必须从这座跳桥经过,这么多的村民要经过,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花费精力来打造这么一座跳桥了。(信息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记者邓蓉、通讯员杨健、江洪 文/图)
“跳桥”不用木板搭铺,行人通过时可以轻松地跳着过去。“跳桥”不用木板搭铺,行人通过时可以轻松地跳着过去。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pr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Apr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4 17:14,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