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148|回复: 0
 Apr 发表于: 2009-11-18 17:27:21|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雕刻] 唐大禧雕塑:兼蓄南北风格

 [复制链接]
  唐大禧是当今国内颇有成就的雕塑家,他的雕塑作品以融坚实的写实造型功力与富有诗意的浪漫情趣于一身而著称。他既擅长于大型纪念碑,又在情节性雕塑领域成就卓越。他的雕塑艺术之所以享誉国内外,我以为有下面几个原因:首先,他十分重视雕塑的手艺。在美术创作中,雕塑尤其是个手艺活,雕塑家没有千锤百炼的手工技巧,用恰当的造型来表达思想感情,纵有再巧妙的观念和意图,也很难有所作为。青年时期,唐大禧靠自己扎实的手艺技巧脱颖而出,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成名之后,他对手艺技巧从不懈怠,使他的雕塑艺术始终保持严谨的特点。其次,唐大禧善于学习,他反复研究中外历代雕塑大师名作和民间雕塑艺术作品,从中吸收营养,为我所用。他意识到雕塑造型必须形神兼备,必须有生动的表现力才能感染观众。他是一位很讲究形式美感的艺术家。再有,唐大禧兼蓄南北两种风格的元素。他生活在南方,南方的风水和艺术传统滋养了他,他的雕塑作品具有南方艺术秀丽的特色,但同时他也以开阔的胸怀关注北方雕塑的风格特征。他的作品秀美而不失大气,温文而不失雄健。还有,唐大禧重视雕塑的装饰效果,即使塑造英雄人物形象,也不会忘记在传达人物精神气质的同时,赋予作品以装饰美感。正因如此,他的雕塑与周围环境较为融洽。

  唐大禧的一件件杰作可圈可点,值得评论。作家沈平女士在《塑说:唐大禧雕塑回望》一书中,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向大众介绍和评述这位雕塑家的作品。她从唐大禧作品中塑造的人物着手,介绍其生活的历史文化背景、生平及其成就以及雕塑家酝酿创作和构思的过程,并用简洁的文字评述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我想,沈平女士采用这种方式大概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她想摆脱一般美术评论的模式,探讨有些新意的写作方式;二、她用较多文字介绍作品中的人物,是考虑到这些人物对一般大众来说,往往是陌生的,而这会影响艺术作品在大众中的有效传播。举国学大师陈寅恪为例,读了沈平的文字,人们不仅获得文化知识,而且有助于理解唐大禧的作品《陈寅恪》。(信息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塑说:唐大禧雕塑回望》沈平著 羊城晚报出版社 2009年9月《塑说:唐大禧雕塑回望》沈平著 羊城晚报出版社 2009年9月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pr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Apr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21:25,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