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805|回复: 0
 Apr 发表于: 2009-10-21 18:32:43|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 周旋翰墨间 清竹贴黄云龙纹长方盒亮相翰海

 [复制链接]
在大清王朝异彩纷呈的工艺美术品中,清代中期出现了一种具有浓浓的文人书卷气的工艺品──贴黄,受到皇家的推崇和喜爱,成为琳琅满目文玩中的一枝独秀。
清竹贴黄云龙纹长方盒.jpg

贴黄又称“文竹”、“翻簧”,是取大型的楠竹为材料,将新鲜的竹筒分节截开,劈去竹青和竹肌,仅留下薄薄的一层竹黄片,经过水煮、晾干、压平等工序,粘贴到各种形状的器物上。贴黄器色泽光润,清淡幽雅,表面毫无接痕,被誉为“天衣无缝”、“宛若天成”的艺术品。

这对“清乾隆竹贴黄刻云龙御题诗文长方盒”,高11.6厘米,长34.5厘米,宽18厘米。盒面雕刻两条竖龙脚踏海水江崖,在云海中搏击翻腾,体态舒展,苍劲雄浑。龙是封建社会皇权和皇帝的象征,它是乾隆时期各种器物中经常使用的装饰纹样,具有典型的皇家风采。两条龙中间留有长方形空白“题签”,我们发现在清宫藏品中也有类似情况的书匣。

盒四壁装饰的云海中点缀有十二章纹饰,“十二章”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是封建帝王服饰上经常使用的纹饰,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盒盖内戗金隶书御制五言诗四首,分别刻在两匣盖内,经查阅《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这四首诗最早作于乾隆二十二年(1756),因同名的御制诗乾隆曾作过几次,而匣盖内刻“乾隆丁未”,丁未为乾隆五十二年(1787)。推断丁未年是此匣的制作年代,而不是御制诗的写作年代。

盒内置一屉,采用戗金工艺分别装饰二幅董邦达山水小景,寥寥数笔,清晰地勾勒出山石、树木、人物,画面静谧而空旷,左下角书“臣董邦达恭绘”。董邦达具有双重身份──官员和画家,作为官员,他仕途通达,光宗耀祖;作为画家,工山水画,远师“元四家”,近学“清初四王”,其作品水墨疏淡,用色淡雅,具有文人气。画的意境与御制诗文内容大致吻合。

本品采用传统的浅浮雕工艺和漆器中的戗金工艺,图纹雕刻精致,特别是海水江崖纹,细致流畅,颇显工匠雕刻功力;戗金工艺从全新角度再现董邦达山水画的魅力。贴黄盒的金属饰件采用錾刻、鎏金工艺。此盒既有皇家色彩浓厚的龙纹图案,又有皇帝本人的御制诗文,加之董邦达绘画,可谓完美无缺。“清乾隆竹贴黄刻云龙御题诗文长方盒”可谓非常难得的宝物,我们有缘亲见,已属三生有幸。

据悉,此对精美珍罕的“清乾隆竹贴黄刻云龙御题诗文长方盒”,将亮相翰海15周年庆典拍卖会“宫廷御用”专场。(信息来源:北京晨报)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pr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Apr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12:49,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