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664|回复: 0
 Apr 发表于: 2009-10-13 17:23:45|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 走近金陵刻经人:申遗成功后刻经处仍没学徒

 [复制链接]
  新街口东侧的淮海路整日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古朴肃穆的金陵刻经处,就静静地隐藏在这喧嚣闹市的一角。和南京另一项入围“世遗”的云锦技艺相比,“深居简出”的金陵刻经多少有些神秘。

马萌青在潜心刻经.jpg


  在刻经处的一间厢房,记者见到了省级非遗传承人马萌青。高高的个子,清瘦的面庞,看上去比想象中要年轻许多。在这个激光照排、复印机当道的印刷时代,马萌青和他的女徒弟邓清之手握拳刀,借着昏黄灯光,在木板上刻出一个个标准的宋体反字。
  经他手刻补的经版
  可以塞满一个小仓库
  和马萌青交流费了些周折。3岁时,因注射青霉素过敏,马萌青右耳失聪,左耳只能听到80分贝以上的声音。因此,他基本上靠观察口型来“读”别人的话,说话也有些含糊不清。很多时候,只能由与他共事十多年的徒弟邓清之转述。
  1981年,金陵刻经处恢复运作,招了十几名学徒工,刚刚高中毕业的马萌青是其中之一。那一年,他18岁。听力不好,马萌青如何学会刻版的手艺呢?邓清之的话解开了记者心中的疑问,“他做事很用心,悟性也高,听不清楚,就用眼睛观察。做学徒的时候,他的眼睛一刻也不离开师傅的手,最后学得反而比其他人还快。”
  两套油漆斑驳的木桌椅,两盏桔黄色的台灯,一个放置杂物的大木柜……这座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20多年来一直保持原有模样。光阴荏苒,当年的同事只剩马萌青一人还在坚守最初的选择。这些年雕刻修补了多少块经版,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或许,可以塞满一个小仓库了。”
  外人眼中的枯燥活
  对他有着无法代替的乐趣
  马萌青说,刻版靠的不仅是手上功夫,更要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一块经版正反两面能刻800个字,换作在电脑上敲字,三五分钟就能完成;而用拳刀在木板上刻的话,一名刻工要花半个月时间。一旦有错别字,还要挖掉重新补版。
  金陵刻经处自创办以来,所刻经版上一律为标准的宋体字,而且字体笔画也大有讲究:撇如鼠尾、钩若鹅头、点似瓜子、横细竖粗……做学徒时,马萌青每日的功课,就是握着拳刀在木板上刻方格子,直到把每个格子都刻成一样大小,才能开始练习刻字。
  2006年,金陵刻经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从那时起,刻经处便开始对外招募刻工,但直到现z也没收到一名学徒。“刻版太枯燥,长期伏案对视力也有影响,再加上待遇不高,年轻人没人肯学。”邓清之说,外人眼中的“枯燥活”,对于马萌青来说却有着无法替代的乐趣,“我们每年都有假期,不过这么多年,他从没休过假。用他的话说,一天不来就觉得难受。”
  谈话间,记者注意到,马萌青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拇指居然一般长短。问及原委,马萌青从抽屉里拿出一尺多长的大把刀,在手上比划了一下。原来,这是马萌青当年补版时左手不慎碰到了刀刃,结果无名指被切掉了一小截。“还好,只是不太好看,不影响刻经。”马萌青笑笑说。(信息来源:龙虎网-南京日报)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pr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Apr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20:23,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