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662|回复: 0
 Apr 发表于: 2009-10-9 17:38:31|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 几多古民居在消亡 经费匮乏保护乏力

 [复制链接]
  旌德县一处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民居日前轰然坍塌。而这处古民居就位于曾有“九井十三桥”美景妙韵的蔡家桥镇朱旺村。去过朱旺村的游客都说,那恬静宜人的小桥流水并不逊于西递宏村。
  古民居还住着人
  据旌德县文保部门的人员称,倒塌的这个古民居叫垂裕堂,居住着一户人家。按照房主的说法,房屋损毁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尽管文保人员做了心理准备,但现场一看,坍毁破败的惨状还是令人震惊。现在老夫妇俩龟缩在一间尚未倒塌的小屋子里,周围全是断壁残垣,家中一贫如洗。出于安全考虑,镇里动员老两口搬出这个危房。老大妈说,我们家穷得这个样,搬走了,儿子打工回家没一个歇息的地方。
  据了解,旌德县像这样的古民居里至今还住着人家的还有不少。
  当地政府也没钱
  蔡家桥镇政府领导也道出了他们的难处。镇里虽然每年都安排了一笔较可观的资金用于文物保护维修,但对于古迹众多的乡镇政府来说,这样的支出对他们来说已经十分吃力。
  按照文物法规定,古民居的维修应本着谁使用、谁维修的原则,然而住在古民居里的人家都很穷,有的还是低保户,“修旧如旧”维修所花的钱是天文数字,他们做梦都不敢想。像垂裕堂这次坍毁损失近120万元,乡镇干部就是勒紧腰带省下钱用于维修,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但如果不解决像垂裕堂这样的古民居问题,这些古民居随时会倾坍灭失,不仅对住在古民居里的人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还会累及周边群众。
  古民居如何保护
  旌德县位于皖南,古民居不少,但究竟旌德县有多少古民居,地理位置、人口分布、产权关系等情况都不明确。文保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旌德县古民居保护缺少统一规划,群众甚至一些乡镇干部文物意识淡薄,对文保工作重视不够。此外,当地维修资金短缺,即使被命名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除对控制地带严明要求外,没有享受到区别于非保单位的其他一些补助金,因而村民保护古民居积极性不高。像县级文保单位“仕川农民暴动旧址纪念馆”受风灾损失逾十万元,屋内残破不堪,村干部多次奔走呼吁,资金仍无下落。
  同时,由于管理缺位,古民居受损、灭失情况严重。记者在采访中还得知,一些富有艺术价值但对于村民来说毫无意义的可移动文化遗产还由于多种因素流落他乡,甚至被不法分子走私贩卖。(信息来源:中安在线-江淮晨报 慕继平、李军)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pr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Apr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23:34,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