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28|回复: 0
 黄腹角雉 发表于: 2025-4-18 00:49:00|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25年] 复旦团队研制“破晓”皮秒闪存

 [复制链接]
  : 滚动播报
  (见习记者:张菲垭)人工智能时代,存储速度的最新极限在哪里?北京时间4月16日晚,复旦大学周鹏、刘春森团队在《自然》发表最新成果。团队花费10年时间研制的“破晓(PoX)”皮秒闪存器件,擦写速度达到亚1纳秒(400皮秒),是人类目前掌握的最快半导体电荷存储器件,这将重新定义现有存储技术的边界。
  “相当于一眨眼的时间,超级闪存已经工作了10亿次,也就是在光走了12厘米的时间内,几千个电子已经储存完毕。”周鹏说。
  文明的跃迁势必产生海量数据,从远古时代结绳记事到如今先进的电子存储技术,人类对信息存储速度的追求从未止步。
  目前,速度最快的存储器均为易失性存储器,它们虽然速度快,但断电后数据丢失,难以在低功耗场景下应用。相比之下,以闪存为代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具备极低功耗优势,但却无法满足AI计算对数据极高速存取的需求。
  破局之法在于一个关键的基础科学问题:信息的非易失存取速度极限。
  自2015年起,周鹏、刘春森团队就开始尝试用二维材料去做闪存,提升其存取速度。十年后的今天,他们给出了“破晓”皮秒闪存器件这个超越极限的答案。
  通过对原有理论框架的突破,团队构建了准二维高斯模型,从理论上预测了电荷超注入现象,这是“破晓”皮秒闪存器件的理论基础。超注入有什么特殊之处?它突破了传统注入规律的注入极值点,实现无限注入。“拿爬楼梯打比方,传统注入用脚走路,受总体力限制存在速度极限,而超注入则是坐上火箭飞上楼,不存在限制,速度也就提升上去了。”刘春森解释。
  闪存作为性价比最高、应用最广泛的存储器,一直是国际科技巨头技术布局的基石。团队研制出的“破晓”皮秒闪存器件,触摸信息存储速度极限,助力AI大模型极速运行。而二维超注入机制也将非易失存储速度提升至理论极限。这一高速非易失闪存技术,有望改变全球存储技术格局,推动产业升级并催生全新应用场景,还为我国在相关领域实现技术引领提供强有力支撑。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黄腹角雉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黄腹角雉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黄腹角雉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黄腹角雉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黄腹角雉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黄腹角雉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4-30 23:00,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