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539|回复: 0
 阿宝 发表于: 2016-12-13 07:59:07|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16年] 评论:监管不能总被信息裸奔甩在身后

 [复制链接]
源自:京华时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刘雪松
  个人信息实名制已接近完成,但监管的秩序还远远地跟在后面磕磕绊绊,法治的、机制的、责任的要素还上气不接下气。
  多达11项内容的个人隐私,只需700元就有人帮你分分钟搞定,且有第三方软件提供担保。更甚的是,对方不仅能为你提供7天×24小时的服务,而且能帮你半小时查完经纬席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的手机定位,以及精确到秒的开房记录数据。媒体记者的调查起底,再次突破了人们对信息裸奔的认识底线。
  诸如开房记录、四大银行存款、手机通话、乘坐航班、上网记录等隐私,在普通老百姓看来,几乎条条都属于警方侦办案件需要时、走完正规流程才能查询到的信息。个人隐私这么廉价就“被裸奔”了,不禁让人惊出冷汗。这倒不是真怕自己做了什么亏心事,而是为不法分子的“毒到”手法感到震惊。一个手机号码的失控,就能被不法分子“骗死”,如此私密的信息一旦被不法者利用,个体的安全又如何得到保障?

综观这些被不法分子轻易获
  取的隐私信息,人们不难发现,条条信息都与一个关键词有着必然联系──实名。这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个人信息实名制之前,信息化时代的不安全因素日益剧增;而实名制之后,只要任何一个掌控信息的关口出现漏洞,个人隐私安全就变得十分脆弱──你以为自己衣冠楚楚,但别人只要花费700块钱,瞬间就能把你看得一丝不挂。
  虽然不能因为实名制有漏洞和隐患,就把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但实名制这把双刃剑,的确向社会亮出了其可怕的一面。实名制的好处可以罗列千万条,比如可以建立追溯和责任机制,方便职能部门信息联网与查询等等,然而只要这些信息中属于个人隐私的任何一点管理失控,它就完全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置人一败涂地、甚至置人死地的武器。

遗憾的是,类似于“证明你妈是你妈”的低级循环还没彻底废
  除,实名制下的个人信息还没整合到完全便民利民的时候,实名制下属于个人隐私的信息,反而轻易被不法分子玩转开来了。不得不说,这是一场智商的对决、效率的对决、法治的对决。
  更令人遗憾的是,记者的这次体验式报道,在采访过程中曾向包括警方在内的多个职能部门报案,并且向网络平台反映,都没有收到具体的处理结果。
  在一个个人隐私可以被精准、快速收集并疯狂交易的时代,首先暴露的,就是实名制信息系统的把控漏洞。这些漏洞,不论是技术的,还是人为的,它客观造成的后果就是给社会群体带来了巨大的安全威胁。其次暴露的,是职能部门的监管漏洞。个人信息实名制已接近完成,但监管的秩序还远远地跟在后面磕磕绊绊,法治的、机制的、责任的要素还上气不接下气。这些问题,必须与每一起个案一起面对,一并解决。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阿宝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阿宝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阿宝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阿宝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阿宝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阿宝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07:24, Processed in 0.0624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