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280|回复: 0
 落花 发表于: 2016-12-7 09:06:07|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16年] 三个问题看清买香港保险是不是好的海外投资

 [复制链接]


  普通人如何为自己做保障?学习过的小伙伴都会有答案。目前,国内的保险产品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保障需要了。
  就拿我自己来说,一年的保障保险花费在4000元左右。除了常规的意外(保额100万)+重疾(75万保额)+医疗(100万)的保障,根据需要会再配一些旅行险、账户安全险等,都不贵。
  但是还有不少小伙想通过保险去海外投资,到底合不合适呢?人民币贬值小分队,今天就来说说海外保险。
  P.S.本文主要从海外投资的角度进行科普,尽可能陈述事实。希望大家在更多了解香港保险的情况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判断。
  其实我们常说香港保险,并不是“投资在香港的保险”,而是世界上各大保险公司在香港境内发行的、受到香港法律保护(不受国内法律保护)的保险产品。
  所以,专业人士会称它为海外(境外)保险,而不是香港保险。不过大家一般都会以“香港保险”提问,不特别区分啦。

01.人民币贬值,海外保险更划算啊
  说实话,第一次科普香港保险的时候,人民币还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呢。
  13年开始做简七理财的时候,去香港买保险已经开始盛行了。那时人民币兑美元还在升值,所以那个时候我会提醒大家:
  去香港买的大部分保险,都是以美元计价的,大家要注意美元贬值的风险。
  结果风水轮流转,现在人民币贬值了,用美元计价的海外保险保单就变得有优势了。
  但是,等等,不少人计划着买海外保险,好像是个长期投入?
  如果你计划买长期的海外保险,人民币汇率因素当然是值得考虑的因素。人民币在未来有可能继续贬值,但更长期的走势很难现在做出判断。
  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的,人民币长期按目前一年这个速度贬值,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啦。

02.有钱人都在疯狂买香港保险,总有原因吧?
  过去几年,大陆人在抢香港保险算是个热门话题了。
  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地位类似咱们的保监会)的数据,光是今年上半年,大陆人在香港花的保费就高达301亿港元。
  香港上半年全部保费也才800多亿港币,咱直接贡献了36.9%。而三年前(2013年),这个比例还只有16%左右。
  很多人都会说,好多有钱人都去买香港保险了啊,我也不想落后!但是,这部分土豪的需求:转移资产、遗产规划、避税等需要,很可能我们没法参考……
  举个例子,有朋友告诉我,他亲眼看到一个要缴纳上百万美元保费的客户被安排在了贵宾室,由三个工作人员轮流刷卡,一共刷了几百次,打出来的单据就厚厚一叠。听代理人说,还有更大金额的保单,足足从开门到打烊,刷卡就刷了一整天。
  所以,土豪的操作是带上几张银联卡,来到香港刷卡买投资型的保险,花了几十上百万,也同时避开了每人每年5万美元的结售汇限制,把钱转移到了境外。
  注意哦,他们最主要看重的是海外保险这个出海通道,其次才是收益问题。
  不过,前一阵我们的周报也介绍了,银联已经把这条路堵上了。最近政府堵截人民币非法外流的行动很坚决噢。
  嗯,总之特别严~

03.看懂现金价值,再看香港保险值不值得投
  看到这里,我们再更客观地看一看去海外保险,适不适合作为海外投资配置。
  先说个小前提。咨询了一位专业的香港保险代理人,如果你计划每年投入的保费少于2万元人民币的话,她也觉得资产配置的意义不大。
  “其实,如果你的可投资资产还没到100万人民币,海外资产配置的意义也不是太大。”顺便分享一位有多年金融市场从业经验的朋友的私下建议。
  也是,想想买香港的保险必须本人亲自前往香港一趟,如果投资金额不多,这车马费都不划算。
  投资怎么看?还是回到四维:收益、风险、流动性和投入的精力。

* 收益性
  保险公司其实就是帮我们进行投资的中间机构,所以买保险是一种间接投资。
  境外保险公司,在全球化投资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毕竟限制少很多。比如香港三大保险公司之一的保诚(香港),既有自己的子公司瀚亚投资专做投资,也有自己各洲子公司的独立投资部门研究投资组合,共同配合完成全球化的资产配置。
  当然,具体产品还要具体分析。
  小Tip──快速查看保单收益情况
  香港带储蓄投资性质的保险往往都会有“现金价值”这个内容,一般就是某个保单当前可收回的价值。
  现金价值一般会有两列:
  一列是保证价值,简单来说就是承诺保底的部分;
  另一列是非保证价值,是机构根据自己的投资能力和经济形势,预计可以达到的收益水平。
  关于非保证收益(预期投资回报),一些保单还会给出一个偏差值。
  这个挺有意义的。简单来说,如果你的实际收益,老是和非保证收益偏差超过这个值,是要受到监管部门处罚的。所以可不能瞎吹牛。
  举个例子,香港友邦某款分红险的演示的预期投资回报为7%,偏差值为2%,如果老是回报率低于5%,就会被处罚。
  再举几个实际的香港保险收益率,给大家做参考:
  - 小A买了某款重疾险,过去两年分红率在4%~5%之间;
  - 小B购买的投资性保险,去年的收益在7%左右;
  - 香港本地的朋友小C,表示家中购买的保险并不理想,好几年2%都不到。
  还有一个最新信息供参考,11月14日晚,英国保诚(香港)发出通知:决定下调旗下具有储蓄成分的分红保单计划新生意之说明摘要内的预期现金价值。
  以保诚旗下比较著名的隽升计划为例,保证现金价值对应收益率下调到1%,非保证部分从7.09%调整到了6.34%。
  客观来说,和内地绝大部分3%左右的分红险收益水平相比,还是有优势的。不过目前全球投资收益率都在下降,这个调整也可见一斑。

* 风险性
  在之前的科普中,我就提到海外投资的风险/收益都来自于两个部分:汇率波动和投资品本身的波动。
  长期汇率怎么波动?我们需要单独判断。
  而保险投资本身的风险,建议主要查看前面提到的现金价值部分,比如是否有保证现金价值。

* 流动性
  说到保险的流动性,海外保险肯定就比不上买卖很方便的基金股票什么的了。
  海外保险,要么就是正常取得分红和返还,要么通过退保的方式收回资金。这些都依旧可以通过查看现金价值部分获得。
  这里顺便多说一句,国内部分储蓄型、投资性还可以通过用保单进行质押,进行贷款。

* 投入精力
  关于去香港买保险,主要地精力有两块:一块是了解正规渠道,且第一次必须本人亲自去香港面签,要做相应的准备工作;另一块就是了解境外保险这个新领域,也不是很简单的事。

04.再多说一句
  本来想花2小时搞定的内容,结果光收集资料和与相关人士确认信息,就花了近2个小时,修修改改又到这个点了……
  我也总想,这些科普能不能写得更短点?大家看得更轻松不是更好?
  可是再想想,哎……万一忽略了这个,大家会不会判断失误?算了算了,还是希望大家能多花两分钟提前了解了解吧。  所以,我可以再插两句吗?;P 估计还是有小伙伴会问香港保险的保障是不是比内地好很多?
  文章开头也说了,单纯买保障的话,差别越来越小了。比如前几年常常宣传的,香港保险保障的疾病数量更多,还能保障原位癌,还有多次赔付等,现在看也不算什么了:
  1,这些项目内地现在也都能够保障;
  2,这些其实并没有你想得那么重要,比如25种最常见的重疾早已涵盖99%以上的重疾发病人群;原位癌基本都可以用10万左右的费用治愈;内地也有多次赔付的产品出现……
源自:微信公众号简七理财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落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落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落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落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落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落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18:12,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6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