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原文标题:全球经济步入弱复苏 看好A股配置价值
⊙ 广发基金 曹世宇
回顾2016,全球经济特征可以用“流动性泥潭”和“黑天鹅频发”来概括;而资本市场则表现为“低利率”和“高波动”,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低风险高收益的资产逐步被消灭,投资单一资产很难回避资产价格高波动带来的风险。
展望2017,笔者认为全球宏观经济会进入“弱复苏”周期,全球流动性或出现边际拐点,“黑天鹅”事件发生的频率提升,资本市场“低利率”和“高波动”的特征将会延续。基于对2017年宏观经济和流动性的判断,笔者相对看好新兴市场权益资产以及大宗商品中的工业金属和能源。
全球流动性边际拐点或来临
放眼海外,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以欧、日为代表的主要经济体为了刺激经济而不断加码货币宽松,通过增加央行的资产购买量和下调利率来释放流动性,一度开启前所未见的“负利率时代”。与发达国家陷入流动性泥潭相对应的是今年全球范围内黑天鹅事件频发:英国脱欧、特朗普爆冷当选美国总统、土耳其政变未遂、韩国总统朴槿惠引咎辞职。因而,全球陷入流动性泥潭和黑天鹅事件频发成为2016年全球经济的主要特征。
展望2017年,笔者认为可以总结为两个特点:全球经济弱复苏以及流动性边际出现拐点。从经济复苏来看,今年三季度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呈现弱复苏迹象,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扩大财政刺激、减税等政策主张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在流动性方面,美联储12月加息成为大概率事件,虽然加息进程缓慢,但流动性再宽松的概率大幅降低。欧洲和日本经济复苏并不乐观,但它们的长期国债利率水平自三季度以来都有明显抬升,长端利率已经脱离负利率区间。这些表明全球流动性的边际拐点可能正在到来。
国内方面,虽然2016年第四季度经济呈现企稳迹象,但笔者认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中长期探底的趋势仍未改变,2017年GDP增速相比2016年仍有小幅下行压力。判断的依据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出口面临压力,而投资方面地产投资又受调控政策影响。消费方面,10月以来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地产销售降温会导致建材、家电、家具等地产相关消费受到负面影响;购置税减免政策促使2016年汽车消费高增长,但2017年在高基数的影响下,汽车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效果边际减弱。因此,2017年消费整体面临减速的压力。
出口方面,虽然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行,但受累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出口的改善空间有限。特朗普主张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趋势下全球贸易规模存在收缩的风险。因此国内出口要脱离负增长区间仍有较大难度。在投资方面,构成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大块中制造业投资短期复苏乏力,地产投资受调控政策影响有较大的下行压力,保增长更多的需要依靠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增长。
看好新兴市场权益资产
基于对2017年全球宏观经济弱复苏以及流动性边际拐点的判断,笔者认为“低利率、高波动”的资本市场环境不会改变。在此背景下,投资单一类别资产很难实现理想的风险收益比。只有做好大类资产的配置,才能有效抵御市场的高波动并分享各类资产的合理回报。而在大类资产中,笔者综合经济基本面、估值等方面的考虑,相对看好新兴市场权益类资产的投资价值。
作为新兴市场中的一部分,笔者看好A股在2017年的配置价值。首先,从估值水平来看,经历2015年下半年和2016年的调整后,A股目前整体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中低位置。横向对比全球市场,其估值水平也明显低于欧、美等主要股指。其次,从市场环境看,改革预期的上行有望推升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有利于风险资产的表现。低估值提供的安全性以及风险偏好改善带来的潜在收益使得A股的“性价比”凸显。
笔者对发达国家的利率债和投资级债券持谨慎态度,看好新兴市场国家的权益市场,如具有改革预期支撑的印度股市以及低估值且受益深港通影响的香港股市。
2017年,大宗商品中的工业金属价格仍有向上的空间。而贵金属中的黄金由于负利率时代的结束,趋势性的投资机会有限。不过,全球不确定性仍然在上升,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可能更多展现出博弈的价值。
国内债券方面,经济短期企稳暂时无法证伪,监管层去杠杆态度明确。在“抑制资产泡沫”的基调下,交易过于拥挤的利率债短期存在调整的风险,但从中期来看,宏观经济仍然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利率债在调整过后仍然具有配置价值。信用债风险并没有完全释放,因此笔者对信用债品种整体持谨慎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