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证券时报
原文标题:中间价十连跌,之后呢?
⊙ 记者:罗克关
虽然美国大选结束至今只有短短一周,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情绪起伏却像过了整整一年。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昨日迎来第十个下跌日,不淡定的人越来越多了。
今年10月份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跳出了此前约3个月的平台整理区间,开始一路走贬。究其原因,是阶段性的政策目标实现后,中美两国利率周期将在未来分道扬镳:一方面美元加息预期强烈,另一方面,人民币境内利率却要维持低位,以满足稳增长和去产能同步进行。从理论上讲,要让利率政策有效,汇率政策引入更大的弹性是必要的,否则难以内外兼顾。
但这种平衡关系目前来看并不稳定。市场曾经以为,特朗普的胜出意味着美联储加息步伐将被打乱,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当日,境内外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确实出现了大幅回升,但局面只维持了一个交易日。大选结果确定次日,美元指数就开始继续走强。这毫无疑问地显示出,市场当下强烈偏好美元资产。好在美元走强并不只是我们一方面临的问题,各方都在密切关注。
因此目前来看,最近一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快速走贬,更多是美元指数走强的真实映射,其中未必有什么特别的政策含义。直白地讲,尽管从中期来看中美两国利差分化是真实存在的背景,但最近一周以来人民币快速连续贬值的状况可能难以持续。特朗普的当选可谓一个黑天鹅事件,这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概率。而当不确定性上升的时候,资金选择美元资产是一种避险行为,这与长期趋势是两个概念。
展望未来,特别是年关将至,明年人民币汇率的趋势又会如何呢?如前所述,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直接取决于中短期的内外政策环境如何交叉。
从内部来看,明年我们在稳增长和去产能之间如何权衡,将决定利率中枢如何确定,进而直接影响汇率。目前来看,出于抑制资产泡沫、管控市场整体杠杆率考虑,央行已经在近期引导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走向紧平衡。监管政策上,当下无论是房地产还是整个大资管市场,整体趋势也都转向趋严。只是这种状况能否在明年开年后仍然持续,目前还不得而知。
从外部环境看,美联储的政策选择将在中短期直接影响汇率走向。从长期来看,美联储率先走出低利率周期将是确定的,但短期的政策反复仍可能存在。以今年上半年为例,美联储在完成首次加息动作之后数次按下“暂停键”,导致整个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整体稳中微升。这种格局直到下半年美国国内相关经济指标出现显著好转之后,才被逐渐打破。
不管怎么样,有一个基本判断是不变的,那就是汇改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已经在汇率工具上引入了更大的波动容忍度,接下来就看其他方面的动作能不能跟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