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976|回复: 0
 Apr 发表于: 2009-9-1 14:08:51|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陶磁] 以圆鼎为例 看看古代青铜器铸造工艺的演变

 [复制链接]
在中国的铸造史上,最早出现的就是土陶范铸造。由两块土陶范对扣起来,浇铸出实心的、造型比较简单的小型工具,发展到由多块外范加一块芯范的铸造技术,就铸造出了有空腔的容器,空腔容器的铸造成功,是在铸造技术上完成了一次关键性的飞跃。从简单的小工具到大型容器,经历了400年左右的时间。我们还是以圆鼎为例,看一下它的铸造工艺变化。
青铜缶的范线.jpg

初期的三足圆鼎为什么要铸成锥形足呢?这是因为在脱范时,只有将三足制成尖锥形,才能脱下三块外范的缘故。这一时期鼎的外底都留有“Y”形的范线,三条线之间的夹角均为120°。后来工匠们发明了增加一块底外范,再加三块腹外范的方法之后,就由锥形足变成了柱形足。柱形足可以加高,鼎的造型就更加雄伟和美观了。大多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圆鼎,就是这一技术的产物。特点就是在鼎底的外侧有“△”的范线。

另一种进步就是由浑铸发展到分铸,所谓浑铸,就是整器一次浇铸而成,对技术操作要求很高,制范、脱范比较困难,费时费力、效率低,适用于铸造结构较简单的器物。而分铸是将所铸之器的某一部分先铸出来,然后再将先铸出的部件固定在外范的某一部位,二次浇铸,将其铸为一体。或是两件以上部分,分别单铸后,再用铆接、套接或焊接的方法连成一器。效率提高,更便于铸造结构较复杂的器物和批量生产。分铸法虽在商周就有,但真正广泛使用是在春秋开始,春秋及以后铸鼎已经基本不再用浑铸法。鼎的两耳由原来的直耳变为附耳,柱形足变成了造型更富力度与美感的兽蹄足。

另外,春秋开始,铸鼎时大量使用垫片,器壁厚度控制得更加熟练,造出很多壁薄而均匀的铜器。这种现象不仅在鼎上,在很多容器上均可见到垫片使用的痕迹。战国时期普遍流行的错金、错银、鎏金、錾刻等新工艺,都反映了青铜铸造工艺与加工技术的进步。鎏金工艺的出现,说明了人类对汞的制取技术的完成,因为鎏金过程必须有汞做载体。错金、错银工艺与钢制工具的出现有着直接的关系,钢制工具实现了可以在青铜器上刻槽,这种钢制小工具制品的大量使用,正是广泛发生在战国时期。各种工艺和范铸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在铸成的青铜器上留下痕迹,与所对应的时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必然一致。我们所说的范线、垫片等都是使用土陶范铸造时留在青铜器上的痕迹。后来使用蜡模铸造后,不再使用多块范,也不需要垫片了,所以,范线、垫片的痕迹也就自然消失了。

那么是不是有范线就一定是真品呢?一个朋友曾带着一件西周青铜圆鼎来鉴定,鼎口径约25厘米,纹饰也丰富。从造型和纹饰上看,找不出明显的毛病,尽管我对表面的红斑绿锈看着不顺眼,但缺少说服力。这时他提醒我,“你看这范线多清楚,多开门”,我一看,问题就出在范线上,在鼎底的外侧有“△”的范线。这个三角形的范线不但清晰,而且宽窄不变,平直均匀,这恰恰说明造伪者是用蜡模铸造,有意做出了“△”的范线来,冒充土陶范所铸。“△”范线是几块外范合范时对接不严所致,宽窄不一、线条不齐,用蜡模法有意铸出范线,反而成了有说服力的仿古证据。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仿古器的作者有意留一点破绽,一旦遇到查扣出土文物时,可以立即举证是仿古铜工艺品,而免受处罚。
青铜器上的垫片(局部).jpg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pr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pr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Apr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pr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08:31,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