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石榴,欢迎助农支农,收获阳光自然果的您!

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70|回复: 0
 斑林狸 发表于: 2022-5-1 13:39:00|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22年] 疫情下的餐饮业,没饭吃!

 [复制链接]
源自:创业邦
  艰难,拧巴,纠结,迷茫,餐饮业的日子,越来越难了。
fe67-0ae5ff7e793bfacdb7da46eae6666165.jpg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市值观察,作者文雨,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艰难,拧巴,纠结,迷茫。
  餐饮业的日子,越来越难了。
  【新人旧人一起“哭”】
  2020年,国内疫情在很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给人以胜利在望的既视感,当时所有餐饮人是这样想的:
  疫情之下,门店租金中枢下调,此时入手相当于低成本抄底。另外,待疫情彻底结束后,社会必然会迎来报复性消费,让自己大赚一笔。
  于是,餐饮业迎来一波大扩军。
  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注册的餐饮企业数量达到334万家,同比增长34.7%,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超40%。
c50e-6b2045295d57e2e5e4c04efa0b96ca48.jpg
  图片截取自国金证券
  新人入局的同时,业内“老鸟”们也在积极备战,并大肆扩张。
  2020年,海底捞新开门店530家,而截止到2019年底,其在全球总共才有768家门店;呷哺呷哺净开179家门店,新增近20%;百盛中国净开门店1306家,相较2019年大幅增加590家。
  然而,疫情的阴霾始终挥之不去,餐饮业等来的也不是报复性消费,而是报复性存款。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去年底,中国居民存款总金额为102.5万亿元,今年一季度迅速增长到110万亿,而在2019年,这一数据只有82万亿。
  与之相反的是社零数据持续低迷,到今年三月,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同比增长率已降至负值,为-3.53%。
3989-ad097644bf4be2591bc493ce1b86cccc.jpg
  于是,餐饮业一片肃杀。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累计注销了超100万家餐饮相关店铺,其中不乏一些曾经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例如,甜品老字号许留山、网红轻食品牌新元素、中西餐厅金牛角王等先后破产。
  龙头企业也是一边亏损一边退守。
  海底捞、呷哺呷哺分别宣布关店300家和200家,其中乔乔的粉、捞派有面儿、佰麸私房面等海底捞副牌全部关闭,茶颜悦色、文和友等也纷纷关店减员。此外,德克士、吉野家关闭的门店数量也达到百家左右。
  2020年,海底捞净利率同比下降7.74个百分点,为1.08%,2021年则直接巨亏41.63亿元,之前三年全部白干;呷哺呷哺2020年尚且还有183.7万的归母净利润,去年则亏损2.93亿元。2021年,奈雪的茶成功登陆港交所,但交出的第一份答卷便是巨亏45.25亿,是2020年净亏损的20倍还多。
  2021年,餐饮业入行和倒闭的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壮志未酬,新人旧人一起“哭”,没有赢家。
  【梦想输给现实】
  企业之所以敢于入局和扩张,本质还是觊觎中国餐饮业这块肥肉。
  根据《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疫情之前,国内餐饮市场始终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2019年,市场规模从2.9万亿增长到4.7万亿,CAGR超10%。
  此外,国内人均外出就餐支出还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餐饮连锁率只有约10%,相比美国高达50%的连锁化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近几年头部企业不断向三四线市场下沉,未来整个市场基本盘有望被进一步打开。
  但现实的残酷让这一切变得遥不可及。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12月,国内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总计收入4841.1亿元,占社零总额的比重为11.73%,依然未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开年以来,从最初的大湾区到后来的上海,再到如今的北京,全国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地区先后受到疫情反复的袭扰,这些地区频繁的商业交流和往来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疫情的外溢,使得抗疫工作愈发艰难,并进一步影响到经济整体的运行,餐饮业首当其冲。
  奈雪的茶在公告中指出,今年一季度,公司约有5-15%的茶饮店暂时无法营业,单日最多约有25%的茶饮店仅能提供自提。
  推此及彼,大多数餐饮企业或许都面临相同的困境。
  只要疫情一天不解决,餐饮业的梦想就是空想,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距离彻底结束仍遥遥无期。卖方分析师一直以疫情终将会过去为说辞,为市场打气,但问题在于,企业还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即便能,代价恐怕也是巨大的。
  如果一个行业的成本主要由可变成本构成,那么在疫情面前不会太过脆弱,收入下降的同时成本也会同比例下调,无非少赚一些。但餐饮却是一个高刚性成本的行业,租金、水电、人工等固定费用支出在成本中占到很大的比重。
  以奈雪的茶为例,其门店平均面积为180-350平方米,且多选在各个城市最核心的地段,单店初始投资额将近185万元,每年租金成本在15%~18%左右,此外还要加上30%+的人工成本支出。
  再比如做连锁餐饮的捞王,物业、水电、折旧等支出加起来占总营收的比重逐年攀升,目前已达到20%+,同期员工成本占总营收的比重更是逼近30%。
  即便没有客户,这部分成本也要照付。
  屋漏偏逢连夜雨。
  2020年之后,全球量化宽松使得通胀高居不下,作为餐饮上游的粮食产品也纷纷涨价。Wind数据显示,疫情至今,玉米、小麦、大豆的价格分别上涨了约50%、40%、50%,且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仍有继续上行的趋势。
8dda-e6d332d639d5cae789dc28352dd78486.jpg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部分成本很难通过涨价全部向下转嫁给给消费者,海底捞的教训就是前车之鉴。
  【渐行渐远地救世主】
  很多餐饮企业能活到今天,首先要感谢资本。
  根据毕马威的数据,2021年,餐饮业全年投资笔数突破100笔,相较于2019年大幅增长了近三分之一,融资金额更是超过了2019年和2020年的融资总和。
4444-f1fb964745af042ea8ecad084df84bf7.jpg
  图片截取自毕马威
  作为现金流较为充足的行业,餐饮企业之前对上市的渴望并没有那么强烈,但疫情彻底打破了这一传统。
  2020年,九毛九在港交所上市,同庆楼、巴比食品则先后登陆A股。
  2021年,未知香、奈雪的茶、千味央厨、海伦司等相继上市。此外,紫燕百味鸡、和府捞面、五芳斋、老乡鸡、老娘舅等餐饮品牌也纷纷开启上市进程。
  今年以来,餐饮企业的上市热情丝毫没有退潮的意思。杨国福、七欣天、捞王、乡村基等4家连锁餐饮公司已先后递表港交所,文和友、巴奴、西贝、喜茶等也透露出上市意愿。
  很显然,资金链紧张是这些餐饮企业投奔资本市场的最根本原因,但现在的问题是,资本还愿意买账吗?
  2021年至今,海底捞和呷哺呷哺的股价均跌掉了八成有余,九毛九大幅下跌超60%,A股市场上的同庆楼、巴比食品也分别下跌了超30%。
  在此之前,资本大举进入餐饮业也是抱着抄底的想法来的,但事实证明,这完全是主观上的一厢情愿。在疫情的阴霾彻底驱散之前,一味地投入可能都是“烧钱”赚吆喝,而这不得不引发资本对餐饮业的重新审视。
  因此,后续企业还能否得到资本的支持,或者在二级市场表现如此糟糕的情况下还能得到多大的支持,恐怕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不能,必然还会有一批企业看不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了。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斑林狸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斑林狸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斑林狸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斑林狸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斑林狸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斑林狸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3,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3-9-28 18:10,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