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94|回复: 0
 巨蜥 发表于: 2021-12-30 13:39:00|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21年] 天问一号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首个成果发布

 [复制链接]
源自:媒体滚动

原文标题:天问一号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首个成果发布

源自:中国科学报

  记者从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日前“天问一号”环绕器有效载荷之一──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Mars Ion and Neutral Particle Analyzer,MINPA)首个科学研究成果发布。该成果对MINPA的首批科学数据进行了校准和比对分析,确认了仪器功能与性能符合设计预期,数据质量可靠。相关成果发表于《地球与行星物理》杂志。
  MINPA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研制,用于探测行星际及火星空间环境中的离子和能量中性粒子。在地火转移阶段,MINPA于2020年10月31日正式开始探测,获得了至2021年1月26日期间的太阳风离子探测数据,为行星际多点太阳风观测、太阳风径向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天问一号”进入环火轨道后,MINPA于2021年11月13日进入科学探测模式,正式开始对火星空间离子和中性粒子环境开展连续性的探测。
  在地火转移期间,MINPA捕捉到了多个流相互作用区(stream interaction region)事件,利用天问一号和地球卫星项目对同一个流相互作用区的探测数据,科研团组对比分析了MINPA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OMNI太阳风数据集(OMNI数据集收录了从1963年至今多个地球轨道卫星的近地太阳风磁场和离子数据),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张爱兵告诉《中国科学报》,太阳风是从太阳吹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其速度有快有慢。当快速太阳风追上慢速太阳风时,快速太阳风会挤压慢速太阳风而形成流相互作用区。在流相互作用区,太阳风离子的信号会比较强。
  “之所以选择研究流相互作用区事件,是因为‘天问一号’着陆器分离前,着陆器对MINPA的视场形成了一定的遮挡。流相互作用区的信号较强,仪器受遮挡的影响效应较小。另一方面可认为流相互作用区内太阳风来自于太阳同一区域,天问一号的探测数据与地球附近OMNI数据理论上应基本一致。”张爱兵说。
  张爱兵表示,与OMNI数据集的高度一致性说明仪器的性能良好,这为后续环火星探测数据的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此外,对于着陆器在分离前对MINPA视场的遮挡效应,科研人员也进行了定量分析,“我们研究出了数据处理方法,并证明这些处理方法是有效的,可以据此开展转移轨道期间太阳风径向演化研究。”张爱兵说。
  他表示,由于地火转移阶段只探测了太阳风离子,因此科研人员暂时只能对太阳风离子数据进行校准,此后研究团队还将利用环火科学探测任务阶段的首批数据对火星离子和能量中性粒子探测数据进行校准,为研究人员开展火星空间环境的深入研究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数据。
ca54-0cf8c1853b4da42a75ea3fbffdc5663a.gif
天问一号地火转移轨道及MINPA视场图(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供图)
  相关论文信息:http://doi.org/10.26464/epp2022014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巨蜥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巨蜥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巨蜥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巨蜥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巨蜥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巨蜥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23:42,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