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一次报告,全线畅通”沪苏海事试行船舶“一次性船位报告”
 中新网上海12月28日电(周卓傲)28日,上海海事局、江苏海事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自2022年3月1日起沪苏海事试行船舶“一次性船位报告”,届时沪苏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覆盖水域将实现“一次报告,全线畅通”。
“一次性船位报告”实施后,上行进江船舶仅需在上海辖区L1/L2/L3报告线向吴淞或洋山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中心报告一次船位,下行船舶仅需在江苏上界(长江#158浮)报告一次船位,除必要的核对点和动态报告外,中间航行时无需重复报告。
江苏海事局副局长王士明指出,“一次性船位报告”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船舶驾引人员的工作量,驾引人员可以更好地关注通航环境和航行操作。同时将释放更多的VHF(甚高频无线电话,海上通信联系信息交互的主要手段)通信资源,VTS中心对船舶的安全信息提醒,船舶与船舶之间的避让沟通、水上搜救应急通讯将会更加顺畅。
据了解,长江口处于长江与沿海南北大通道交汇“十字路口”,具有航道航路多、码头泊位多、过境船舶多、船舶种类多、敏感区域多的“五多”特点和潮汐影响大、恶劣天气影响大、通航密度大、污染风险大、船舶交叉会遇概率大的“五大”特点,通航环境极其复杂。长江江苏段沿江亿吨大港高达9个(占全国亿吨大港总数的三分之一多),货运量超23亿吨(占长江干线的70%以上),是典型的通航密集水域。
上海海事局副局长吴红兵介绍,推出了“一次报告,全线畅通”的便民服务举措,每年直接受益船舶将达到20余万艘次,间接受益船舶将达到200余万艘次。
据海事部门工作人员透露,上海海事局和江苏海事局将在船舶“一次性船位报告”基础上,开展“一程式进港”的实船试点工作,逐步实现长江干线或主要港区大型海轮“直进直靠,直离直出”的高效模式,进一步释放长江12.5米深水航道黄金效能。
下一步,上海海事局和江苏海事局将按照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工作部署,推行交通管制协同、搜救指挥协同、执法监管互助、执法结果互认,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和动态管控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化水上交通动态管控新格局,进一步推进“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和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