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文标题:品牌、产品持续向上:起亚开启在华发展第二阶段元年
日前,随着东风公司持有的东风悦达起亚25%股权挂牌转股的完成,深耕中国汽车市场20年的起亚,即将在2022年迎来其在华发展第二阶段的元年。
在过去20年里,起亚与快速成长的中国汽车市场同频共振,完成了从产品到技术、从渠道到品牌等全体系的搭建,成为引领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而今,中国汽车市场不仅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更成为球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变革浪潮中心。面对新的趋势,起亚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再次出发。
“这是起亚基于全球Turn-around战略迈出的关键一步,也是起亚反哺中国市场的重要举措。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新格局,起亚将以新势力创业公司的新姿态,在中国市场再出发,以更中国的态度和行动,加大对技术、产品等方面的投入,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谈及起亚在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思路,12月15日,东风悦达起亚总经理柳昌昇对外公开表示,将参考全球起亚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方式,结合中国实情,由内部开始进行新的变革。
总体来看,面对当下中国汽车市场消费升级和智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现状,柳昌昇对起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4个明确的改革方向──
首先,作为江苏盐城最大的投资企业之一,起亚将将盐城作为生产和出口的重要枢纽,助力盐城乃至长三角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次,通过引进大量全球品质的优质车型以及内部管理体系优化,改变起亚在中国的发展面貌;
第三,顺应中国市场消费升级趋势,携手经销商,为中国用户提供更高端的产品;
最后,在中国加大技术研发方面的投资,更加重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谋定而后动,作为全球汽车产业巨头的起亚,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中国汽车市场的挑战。
变革从内而外,促进全球化与本土化相互融合
在一系列的梳理和调整背后,柳昌昇认为提升效率将是起亚变革的关键。
“当前,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也是汽车产业革新的重要阵地,对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起亚不会以全球化的标准去要求中国市场,中国市场有可能借鉴美国或者借鉴中国其他品牌的方式,把好的管理模式融入到中国起亚管理中。”
面对快速变化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环境下,以柳昌昇为代表的起亚高管明白,决策方面要有更迅速的反应能力。
因此,在开启在华发展第二阶段的元年,起亚的变革从内向外,期望用全球高品质的产品快速打通中国市场,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选择。
在人才方面,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起亚将推动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建立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包括引入本土更懂中国市场的优秀人才,同时,提拔内部高素质人才。
“在中国市场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们将会新增一些部门,比如专项负责新能源的销售部、品牌部等。”市场部部长邵凤明透露,悦达和起亚新合资公司将会引入本土人才,同时,提拔内部高素质人才,从而建立起能对市场变化快速反应的销售体系。
在市场层面,起亚将建立能对市场变化快速反应的销售体系,按照“以零售为中心”的经营方式,实现与经销商的共赢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3年之前起亚将有进口车型进入中国,不排除通过4S店,代理商、城市店、商圈店的方式去推进,明年下半年开始,销售网络会慢慢铺开。
在用户层面,起亚将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品牌理念指导下,通过全方位的改变提升品牌形象,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产品和价值体验,强化以MZ世代为对象的线上、线下整合营销,吸引用户参与品牌活动,增强用户参与感,通过有温度、情感化的互动和对话,增强用户归属感,与用户产生共情共鸣,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此外,江苏盐城将成为起亚全球生产和出口的重要枢纽。同时,起亚将会注重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并将在中国加大技术研发方面的投资,比如设立烟台技术研发中心,以及上海数字技术研发中心。
“全球化运营,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参考全球的成功经验,像中国的新势力创业公司一样,抱着真诚的态度去运营起亚在中国的市场。所以我们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去尽快完成。”柳昌昇指出,“围绕中国消费者,我们在上海刚刚建立了新的未来新型商品研究所先行数字研发中心,就是想把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融入到产品中,去适应中国市场。我们需要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后再去生产,同时我们也会做非常多的努力,希望重新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摆脱“性价比”标签,推动产品品牌持续向上
从2016年销量65万辆的顶峰滑落到到2020年24.9万辆,以柳昌昇为核心的起亚高层明白,近年来,起亚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但与挑战共生的往往还有机遇──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随着消费升级的来临,起亚也迎来提升产品力和品牌力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起亚将以”更中国“的态度,发布全新品牌战略、导入起亚全球领先的新技术、新产品,进一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用车需求,重建消费者对起亚品牌的认知。
“恢复到东风悦达起亚销量鼎盛时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达成的。”柳昌昇指出,“我们要避免进入不切实际的销量陷阱中,会致力于精品化的产品路线,新车和电动车会逐步投入到中国市场,同时重新完善我们的网络,按照实际的产品力、经销商的能力、公司的能力去销售。”
按照规划,起亚会尽快停产售价10万元以下的车型,寻求高质量发展。
“就是让起亚在消费者的认知和对中国市场的贡献有全新的改变。我们会把在全球销量最好的高品质车型引入中国,目的并不是为了提升销量,而是为了尽快摆脱以往性价比的标签,不再走低价竞争的方式,而是通过产品的竞争力去赢得消费者的认可。”柳昌昇表示。
今年,起亚上市了智跑Ace和起亚全球旗舰MPV第四代嘉华;明年计划推出全新旗舰SUV Sportage和K3的中期改款车型;此外,起亚还计划引入新车型的HEV混动版本,以高价值的产品和多元选择,不断提升品牌形象。
事实上,作为世界十大汽车制造商之一,起亚堪称技术实力派代表,不管是在传统的内燃机、底盘、变速器,还是油电混动、插电混动、纯电动、氢能等新能源技术,亦或是智能化领域,都有深厚的技术积淀。
同时,起亚是全球为数不多在多动力能源全面布局的车企,在混合动力车HEV、纯电动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燃料电池等四大技术领域有深厚积累,并且掌握了电动车全球模块型平台E-GMP等核心技术。2020年,起亚在全球售出260万辆,韩国之外的海外销量约为205万辆,全球市占率达3.7%。
在面向碳中和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起亚致力于向“电动汽车和环保移动出行”两大未来核心方向转型,计划到2026年,推出11款电动车,其中7款E-GMP专用电动车;到2030年,实现纯电动、混合动力、插电混动等环保车型年销量160万台、纯电动汽车销量88万台,占总销量的55%,跻身为全球一流电动汽车品牌;力争于2045年在整个企业价值链中实现碳中和的长远目标。
“到2030年,现代起亚集团新能源车全球销量目标350万辆,其中,起亚新能源产品销售目标160万辆。在中国市场混动与纯电销量占比计划达到50:50。起亚每年会上市一款新的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型会进行强化,也会一直对混合动力车型进行开发。”柳昌昇表示,在中国市场,起亚会持续地去投入新能源车辆,推进电动化战略。
身处百年之汽车行业大变革中,这样一场由内而外,触及灵魂的改革正在塑造全新的起亚。我们有理由相信,高质量发展的起亚也必将以“重塑者”的新姿态,在中国这个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市场上焕新生长、领潮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