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熊猫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78|回复: 0
 灰叶猴 发表于: 2021-12-27 09:39:00|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21年] 2021年,新能源巨头们选择跨界造氢

 [复制链接]
源自:创事记
c020-9bc714b206175327f4988ca9b1920e0f.jpg
  欢迎关注“△科技栏目”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作者:邱晓芬

源自:36氪

  今年以来,光伏巨头们股价一路狂奔之余,接连涉足氢能领域的决心,又给浮躁的二级市场添了把火。
  光伏巨头隆基在氢能布局上节奏飞快。不久前,“西安隆基氢能”在江苏无锡首台碱性水电解槽正式下线。电解槽是水制绿氢最关键的设备,首台机器量产的下线,隆基在光伏之外的氢能领域迈出了量产的关键一步。
  这家新公司确实倾注了隆基很大的心血──今年3月份才刚注册,不仅拉来了隆基创始人李振国直接担任董事长,还拉来了百亿私募上海朱雀基金做资金背书。
  在隆基前后脚,国内又一大光伏巨头阳光能源也公布首款大功率PEM电解槽的落地。
  从光伏向氢能扩张,能源公司的跨界很难不让市场振奋。隆基3月底宣布进军氢能后,当日氢能源板块狂涨5%左右,截至目前,氢能源指数(861268)年内涨幅超80%,今年上市公司股价几乎“沾氢”即涨。
  隆基、阳光打了头阵后,各大光伏公司的野心昭然若揭:5月份,晶科科技紧跟着公布布局光伏制氢的消息;7月份,协鑫新能源拿出了100亿元的氢能产业投资基金;8月,光伏老兵林洋能源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正式进军氢能。
  氢能不止是光伏巨头公司的游戏。风电巨头金风科技6月份公告称,和三峡新能源、阳光新能源成立合资平台公司进入氢能领域,这家新公司凑齐了风电、光伏、储能领域的三家龙头公司,建设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另一边,11月底,中石化在国内落地了最大的光伏制氢项目、生产氢气的量将以万吨计……
  风电、光伏、油气等等能源大公司在今年纷纷扩张羽翼,剑指绿氢,及氢能背后的一切。

从造电到造氢,一笔经济账
  各大光伏巨头切入氢能的路线略有不同。一类以隆基、阳光为代表,直接从电解槽这一水电解制氢关键设备切入。制氢设备技术门槛不低,一直以来是探索低碳转型的石化企业、气体公司的主要研发方向,而这次,转向的头部光伏厂商们相继站在了他们的竞争面。
  晶科科技、协鑫能源和天合光能等在内的光伏公司,切入氢能的方式相对简单,同样还是用光伏产绿电,去处不是电网,而是为制氢提供清洁电力。
  追赶氢能需求缺口,是新能源企业纷纷跨界造氢的重要原因。双碳之后,氢能产业到了一个快步奔跑的阶段,中国氢能联盟此前预计,2050年氢能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到10%,对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而去年的年产量只有2500万吨。
  氢从结构上也有需要调整的余地。相比于传统的用煤/甲烷制灰氢、蓝氢,用清洁能源水电解制绿氢,是一种真正实现零碳的能源,而目前,绿氢的占比只有1%。用光伏、风电制氢还属于起步阶段。
  可以粗略算一笔账:清洁能源的电价一千瓦时的大概价格是0.5-0.7元。而同样的一度清洁能源电力,如果直接制氢,理想状态下最多可以制造出0.25方(即0.025公斤)的氢气。按照目前70元/kg的氢价计算,产生的经济效应就扩大到了1.3元──出售绿氢的经济效益,几乎是清洁电力的两倍更多。
  当然,最后能不能靠卖绿氢赚到钱,关键还是要看用清洁能源电解水造氢的硬性成本如何。
  水电解制绿氢中,电价和设备是主要的成本来源。电价方面,经过这么多年的补贴和发展,清洁电力已经到了平价的前夜,绿电的价格未来会越来越低;“PEM电解槽”是未来最有前景的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但目前成本偏高,还没有到广泛使用的阶段。有行业研究数据也表明,当光伏电价降到现在的一半以下,光伏制氢就会有大规模复制的经济性。
  对于光伏能源巨头们来说,造绿电、卖绿电的利润空间在变薄,补贴不可能永远持续,而绿氢的市场空间还方兴未艾。不管是从核心设备切入,还是其他更轻的方式,各大光伏企业们还在为“光伏+氢能”的模式投石问路。

氢=能源+储能+X
  新能源公司们的考虑不止是经济效益那么简单。氢能除了是一种收益颇高的能源之外,进一步还可以作为光伏、风电电力的储能方式,而且比传统的化学方式更强大。
  光伏板只在有阳光的时候才产电,风叶也只在刮风的时候才产电力,大量频率不稳定的新能源电力对于电网而言一种冲击,因此在并网之前,一般需要经过一个储能的环节,最终才能够上高压线和特高压线对外输送。
  发电不够稳定、电站分散、并网能力差一直是光伏和风电最大的问题。氢能起到的作用是,在电力冗余时,电解水制氢可以将多余电力转化为氢气储存起来;而到了电力不足时,氢气可以再通过电化学反应再发电。
  隆基股份产业研究专业总监白云飞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也提到了氢能作为储能介质的优势:氢比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适合当做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长时间储能手段,以解决光伏发电的日间/季度不平衡问题。
  此外,氢也解决了目前新能源电力浪费的问题。
  国内风电和光伏装机规模其实早已远超6亿千瓦,但由于种种原因,并网量一直有限,弃风弃光量不小。而这些多余的新能源电力如果能就地造氢,也可以实现就地消纳。这也是目前各地正在提倡的方向。
  另一个更重要的考虑是,氢其实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而此前这并没有被妥善得使用。在一些工业场景里,副产物氢气直接用焚烧解决,没有产生具体的作用。晶科科技创始人钱晶在一次专访中提到,未来通过光伏电力制造的氢,基于氢可以进一步合成氨、甲醇等其它有价值的合成燃料。
  “Solar-To-X,To是转换器,也是氢,X是未知数,可以是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他表示。
『 5熊猫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5熊猫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灰叶猴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灰叶猴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灰叶猴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5熊猫网 』的立场无关,灰叶猴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灰叶猴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5熊猫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灰叶猴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5熊猫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15:11,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